刘姥姥乞讨的辛酸:如果王熙凤不给她钱,回去之后晚年不堪设想

刘姥姥因为家贫“冬事”未办。无可奈何替女婿狗儿想办法,要来贾家“打抽丰”要钱度日。狗儿没脸来贾府,刘姥姥不得已亲自走一趟,才有一进荣国府拿到二十两银子回家救急的前因后果。
(第六回)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曹雪芹写刘姥姥全是直叙,并不委婉。刘姥姥的形象很是不堪,皆因“嗟来之食”并非曹雪芹所愿。刘姥姥张口要钱空手套白狼不可取。
但不管如何,刘姥姥要钱不是为她一人口粮。她偌大年纪卑躬屈膝上门乞讨,还是可怜可叹的。
可怜在刘姥姥的遭遇,让人感慨“人生莫受老来贫”。
可叹在刘姥姥寄人篱下在女婿家中,处境最难过。
刘姥姥会来贾家一趟全是不得已。必须拿到钱才能善始善终。所以,一听王熙凤说“艰难”,她的心马上“突突的”,是紧张没有拿到钱的后果。
刘姥姥只有一个女儿,嫁给王狗儿为妻。她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也没有人照顾,只能将几间房、几亩地交由女婿,投靠女儿赡养。
王狗儿还不错,继承了丈母娘的家产,也愿意奉养岳母。但他本不是个庄稼人,从小家里又有钱,过过好日子,哪里受得了农活的辛苦!家里日渐穷了下去。
王狗儿夫妻生了一儿一女,却养着老娘和岳母两个老人。一家六口人四个吃白饭的。刘姥姥是最不踏实的那一个。
刘姥姥最初仗着身子骨还硬朗,“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可她一个老婆子,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穷的命运。直到这一年家里出现危机,冬事未办,日子艰难到了极致。
要说清楚一点,王狗儿家穷并不是那种吃不上饭的意思,只是手里没有余钱,办不了“冬事”的意思。
所谓“冬事”,是指古人忙了一年需要筹备的过冬物事。古代冬天极为可怕。不但生机断绝,寒冷难熬,稍一不慎就有冻死、饿死的风险。
“冬事”不止是储备粮食,还有修缮房屋,置办棉衣、铺盖、炭火、柴禾以及过年物资的准备。
狗儿家吃的不愁,但没钱准备其他,冬天也是难熬。这种情况往往会恶性循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万一生个病就可能家破人亡。如何搞到钱是当务之急。
刘姥姥的“急”要比女婿更甚。她在女婿家吃饭,靠女婿赡养。一旦女婿家败,首当其冲要先断了她的后路。所以,她积极谋划不惜亲自跑一趟荣国府,也是为自己打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只有女儿就心里不踏实。李纨之所以守寡之后云淡风轻的过日子,就在于她有儿子贾兰心里有底。王熙凤之所以“机关算尽太聪明”,每日汲汲营营的费心劳力,心狠手辣的对付所有对她产生威胁的女人,就在于她没有儿子。
没有儿子的刘姥姥,求到没有儿子的王熙凤,本就是曹雪芹故意设计的一个精彩环节。
王熙凤一说没钱,刘姥姥就心“突突”,如果这次拿不回钱,王狗儿一家势必难以为继。甚至不排除被女婿迁怒,嫌弃刘姥姥无能。兴冲冲的去,却惶惶而归一无所获。刘姥姥在女婿家的最后一点尊严也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拿到钱,她没脸,女儿也没脸,还会失去家庭地位。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是孤注一掷要给自己晚年求一个“护身符”。能拿到钱她是有用的,女婿就要好好赡养她。拿不到钱一切也就两说了。
好在刘姥姥进城一趟过程有惊,结果无险,拿到了钱可以放心让女儿养老。对比王熙凤为了“儿子”不顾一切的折腾,实在大可不必。
王熙凤如果接受自己没有儿子,好好保养身体,善待贾琏,为他纳妾生子,她的结局不至于那么惨。就算贾家抄家以她的本事,也有能力好好生存。那时候有女儿巧姐在身边,未尝不是幸福。
可惜,刘姥姥的榜样,王熙凤终究看不透。奈何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