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的由来
战国时期,齐国丞相邹忌是个大帅哥,有天早上起床照镜子问自己妻子,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帅。妻子说:徐公跟你没法比。走到屋子碰到自己的小妾,又问:我跟徐公谁更帅。小妾说:你比徐公帅多了。第二天有客人来访,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说:徐公就是个普通人,怎么能跟你比。后来有天上朝的路上,邹忌偶遇了徐公,一眼看过去这徐公比自己帅多了,路人也纷纷评论说徐公更帅。晚上回家,邹忌琢磨了一下这个事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妻子爱他,小妾畏惧他,客人有求于他,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第二天,邹忌将这个故事说给了齐威王,又说道,现在整个后宫莫不爱慕君上,所有的大臣都畏惧君上,全天下的百姓都有求于君上,这种情况下,您怎么能听到真心话么?齐王听了不停点头说是。
这番谏言实在是太过有名,有名到被编进了初中课本,还是必背课文,小编对此印象深刻。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番对话的前因后果?
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君主,纵观整个齐国历史,人才之繁,国力之强无出其右,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是出自他的身上。当时在他的左右亲信口中,有两位官员的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提到阿地市长,左右亲信都交口称赞,夸他政务出众,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一说到即墨市长,满满的都是差评。为了整顿吏治,齐王计划重赏阿地市长,严惩即墨市长。征询丞相邹忌的意见,没想到邹忌沉吟半晌,说,根据我亲自调查,实际情况完全相反,即墨田地开垦了,没有积压的官司,百姓也很富足。即墨市长为人正直,从来不搞歪门邪道。阿地却是田地荒芜,百姓贫苦。阿地市长将政府收入都拿来贿赂了齐王左右亲信,所以都替他说话。齐威王大吃一惊,怎么事情还能这样,跟他听到的完全相反。于是才有了上面邹忌“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的谏言。齐威王马上又分别派出去十余名特使前去两地调查情况,调查结果发现果然如邹忌所说的。为了整顿吏治,齐威王将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召集到一起,在朝堂上支起一口巨大的鼎,下面烧着柴火,里面是煮沸的开水。当场宣布重赏即墨市长,将阿地市长和收受贿赂的左右亲信都放进巨鼎中煮了。整个朝野为之震惊,官员们再也不敢胡作非为,吏治为之一清。并且,齐威王下令在各地闹市中竖起和人一样高的木柱,上面挂上木板,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在木板上抨击时政。木板当地政府不能扣押,全部都直送到齐威王处,被称为“诽谤之木”,这就是诽谤的由来,而且这个词一开始呈现的是褒义。
一时之间齐国官场大为改善,同时重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一帮能臣,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击败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魏国,魏国的精锐部队也基本在这两场战役中损失殆尽,从此每况愈下。然而,魏国的衰落,齐国并没能抓住这个时机脱颖而出,在内部斗争中,田忌被迫逃至他国,孙膑退隐。就算是诽谤之木,在齐威王之后也越立越高,人们逐渐够不着,成为了一个摆设,齐国也走回到了老路上。实在是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