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这个暑假,一起学思辨

量少,质次,结构不合理,效益也有限,这是现在学生的阅读状况。

如果读物的内容保持恰当的新鲜感与挑战性,保持略高于学生水准的长度和容量,则需要学生精神集中,摒除杂念,思维清晰,前后关联,排除干扰,且需要有一定的人生体验、背景知识和逻辑思维素养。这一点恰恰是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最稀缺的。

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看,这个阶段是理性精神和逻辑推断力、抽象思辨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思辨读本”

余党绪  编著

1
万字时文阅读

长文与短文的区别,绝不仅仅只是字数和容量上的差距,更多的是结构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不同。长文阅读,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更高的思维品质与阅读素养。曹文轩说:“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应当如此。因为,大规模的作品,在结构方式上,是与短幅作品很不一样的。短幅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与短文相比,长文就属于“规模较大的作品”。

坐不下来,读不下去,读不进去,这是长文阅读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变学生浮躁、肤浅、随性的阅读习惯,编者在选文上下足了功夫,希望借助读物本身的特质来吸引或者逼迫学生“坐下来,读下去,读进去”,形成了《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修订本)》的选文“三标准”:一是思想认知上,要高于学生;二是文化视野上,要宽于学生;三是写作艺术上,要优于学生。形象地概括,就是要接近学生阅读水准的“极限”。面对这样的选文,“一眼洞穿”“瞬间把握”“整体感悟”显然已不可能,学生必须保持聚焦的、持续的挑战与求索的心态,必须借助已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推断与论证,这样的阅读,必然走向深度思考与深度学习。

2
古典诗歌阅读

阅读古典诗歌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读的古诗,单看数量已经很可观了,但有多少转化成了自身的生命资源和文化资源呢?个中原因:第一,缺乏深切的理解,伪鉴赏盛行;第二,缺乏必要的思辨与整合。碎片化阅读的结果,必然是一地鸡毛。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缺乏分析与理解的所谓移情与顿悟,都是伪鉴赏。这样的诗歌教学,很难切入学生的认知建构,更难切入学生的精神成长。

缺乏必要的思辨与整合,则是诗歌教学低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阅读古诗,理解传统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理解传统文化的是非优劣,在现代人与古人之间,架起一座生命体验与人生经验的桥梁,汲取诗歌中的精神力量,这是比中高考拿分更有意义的事情。显然,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对比、辨析、整合和转化,而不仅是死记硬背与所谓的沉浸体验。

编者的改进之道,就是专题统领与驱动下的思辨性阅读。《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修订本)》将诗词归纳在不同的专题下:生与死、情与怨、功与名、家与国、物与我、穷与达……这些专题基本上囊括了一个传统诗人所要面对的社会命题、所要经历的生命境遇和所要解决的人生问题。孤零零的一首诗,很容易沦落为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要想牢记它,让它成为自己的“活性知识”,还须将它与其他诗歌关联起来,与真实的生活关联起来,与自我的人生体验关联起来。这样,专题的辨析与探究就构成了阅读与学习的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思辨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现代杂文阅读

杂文的思维方式,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质疑、求异、发散、联想……杂文天然不安分,不因循。好的杂文,总能在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某些悖谬之处,让我们不再习以为常,不再视若无睹,不再心安理得。它以一种直抵根基的单纯,来对抗我们自以为是的老练;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偏执,来打破我们自以为是的圆润;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反讽,来挑战我们自以为是的成熟。杂文,是愚昧、迷信和圆滑的天敌。鲁迅把杂文比作“小小的显微镜”,它“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杂文的价值,正在于它激浊扬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编者给杂文的功能定位,就是“让思想摇撼心灵”,给学生以思想的冲击与启迪。《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修订本)》按照思想专题给杂文分类,包括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公民意识、理性精神、质疑能力、悲悯情怀、回到常识、坚守良知、拒绝遗忘、审美人生等主题。一个专题之下搜罗10来篇文章,让学生在这些经典杂文的交相辉映下,开展群文阅读,以准确和明确地认识某个理念。效果之妙,堪比四两拨千斤。

4
经典名著精读

一部伟大的经典所能提供的精神与心理空间,大到足够每个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镜像,这是我们对经典的信托。其实,在经典面前,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与我们的学识无关——人性的相通,这是任何一个读者都该自信的理由。相信自己的理解力与批判力,也是基于对人性的信任,坚信另一个时空下的人,也和我们流着一样的泪。每个人都可能在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一部经典,这种自信才是理解力与批判力的源泉。

经典看起来高不可攀,读者往往处在从属的、被动的位置,作为模仿者、练习者和体悟者而存在,似乎阅读所能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作品达成共鸣。对于那些有碍于共鸣的因素,都须“反躬自问”,而反思也局限在“自我检讨”的层面。思辨性阅读则强调读者以主体的姿态切入文本,不以共鸣为目标,而以平等对话为桥梁,追求个人理解的完善与超越。这必然是一个不断质疑、论证、反思和评估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号召学生拥抱经典,鼓动学生积极思辨,不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目标、路径与方法。如何来激励、引导和驱动学生持续的阅读与深度的思考?著者以“母题”来引导和推动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修订本)》所涉及的文学母题是这样的:

1. 《鲁滨孙漂流记》:冒险与生存

2. 《红与黑》:野心与尊严

3. 《三国演义》:功名与道义

4. 《西游记》:成长与成功

5. 《悲惨世界》:苦难与罪恶

6. 《复活》:堕落与拯救

7. 《俄狄浦斯王》:命运与担当

8. 《水浒传》:反叛与规训

9. 《哈姆莱特》:使命与命运

母题是个体在成长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与选择,母题也是连接个体与社会、个体与文化的桥梁。因此,母题的思辨与探究,有助于将经典名著转化成为学生的文化成长与人格成长的资源,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深度思考与研究性学习。

5
学术文章阅读

学术的目的是求真,求真的手段是论证,以论证求真知,这是学术的精髓。《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一书是希望读者理解作者求真的宗旨,感受文章论证的魅力。

学术性文章往往感性的魅力与理性的力量并存互见,既激荡情怀又发人深思,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诗书要转化为美好的气质,也是需要条件的:一是诗书本身必须丰硕,若诗书本身是荒凉贫瘠的,拿什么涵养出不凡的气度?二是读书人自己也得有含英咀华的本事,缺乏必要的感悟与思辨能力,再好的诗书也没有意义。

“以论证求真知”的学术文,涵养的正是求真的意志与理性的精神,凡事诉诸证据与推理,诉诸知识与逻辑。这恐怕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卷气”吧?于漪老师一直倡导教师要读一点“磨脑子”的文章,学生其实也该读一些“磨脑子”的文章,让他们的阅读欲求始终处在一个新奇与开放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