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集|孙小冬:“家乡的风俗”(六下)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课前准备
向长辈、邻居、书本了解家乡的习俗,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明确要求,分享风俗
1.今天我们学习“习作1”——“家乡的风俗”。(板书课题)老师希望通过这篇习作分享各位同学家乡独特的风俗,感受迷人的民俗文化。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4页,思考: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怎样写这篇习作?
2.生默读、思考、圈画。
3.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明确习作“写什么”“怎么写”。
提示:
(1)写什么: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怎么写: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一个或几个方面,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可以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写写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
4.小结:综合习作的要求,本次写作可以从特别的风俗、特别的场景、特别的经历等三个方面入手。
5.我们班42个同学来自近20个省、市、自治区,课前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去了解家乡的风俗,现在我们来做个简单的交流。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风俗的特别之处、场景以及自己参与的感受。
习俗参考:
(1)元宵节给果树吃汤圆。把汤圆粘在果树上,然后说:“桃树桃树快来吃,快快开花结桃子。”
(2)盖房上大梁时,木匠师傅骑在大梁上,一边用斧子敲大梁一边说“鸽子”(吉祥话),然后在鞭炮声中主人给围观的人发馒头和糖果。
(3)中秋节的这天晚上,孩子们趁着夜色到人家地里摘南瓜、茄子……这天不管被“偷”了多少东西,主人都不能骂人。
板块二 作品欣赏,发现“秘诀”
一、场面描写赏析
过渡:怎样才能把家乡的习俗写好呢?《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片段,请大家品读鉴赏。
1.阅读肖江虹《百鸟朝凤》(笔者有删改)中在葬礼上吹唢呐的场面描写,画出“点”和“面”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我终于能亲眼目睹唢呐匠们正儿八经的八台大戏了。焦家班在院子里呈扇形散坐着,师傅居于正中,他的目光左右扫视了一番,众人会意,齐齐进入了状态。一声锣响,焦家班在金庄的唢呐盛宴拉开了序幕。我此时听到的唢呐声和昨天晚上听见的预演有极大的差别,师傅和他的一班弟子个个全神贯注。唢呐声在高旷的天地间奔突。先是一段宏大的齐奏,低沉而哀婉;接着是师傅的独奏,我第一次听到师傅的独奏,那些让人心碎的音符从师傅唢呐的铜碗里源源不断地淌出来,有辞世前的绝望,有逝去后看不清方向的迷惘,还有孤独的哀叹和哭泣。尤其是那哭声,惟妙惟肖。一阵风过来,撩动着悬在院子边的灵幡,也吹散了师傅吹出来的哀号,天地间陡然变得肃杀了。
2.生交流,师相机引导。
提示:这是一个典型的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作家手中的笔像摄像机的镜头一样,先是对焦家班所有的乐师进行扫视,然后定格在班主身上,让读者对当时的场景既有整体了解,也有重点关注。
二、习俗描写赏析
1.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笔者有删改),说说作家是怎样写孩子“挂鸭蛋络子”的习俗的。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2.生交流,师相机引导。
提示:作家介绍端午节“挂鸭蛋络子”的习俗时依次写了制作络子,挑选鸭蛋、挂鸭蛋、吃鸭蛋、蛋壳装萤火虫等,清楚明白。
三、亲身经历描写赏析
1.阅读申赋渔《半夏河》(笔者有删改)描写正月初一的片段,说说作家是怎样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生动的。
我的名字本来叫“鱼头”,三岁之后弟弟出生了,他叫“小鱼儿”,我就叫“大鱼儿”了。我当然不喜欢弟弟,因为我是哥哥,什么都得让着他。不让他,他就告状。他不喊我哥哥,只喊我的名字。只有大年初一了,才照规矩喊我一声。
年三十的晚上,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都已经放在床边上了。我跟弟弟睡一张床。初一一早,两个人默默起床,却彼此装着没看见,穿好衣服,立即去爷爷奶奶的房间。
“爷爷,恭喜你啊。”
“恭喜你啊,相公。”爷爷早已坐在床上,边说,边从床头柜上拿几颗糖果递到我们手上。
接着去厨房。“奶奶,恭喜你啊。”“恭喜你相公。”然后去跟父亲说、跟母亲说。都说完了,我就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站在门口。弟弟一直跟在我的后面,也把长辈们恭喜过了,这时候终于来到我面前:
“恭喜你啊,哥哥。”
“恭喜你,兄弟。”
2.生交流,师相机引导。
提示:作家按时间顺序写正月初一一大早恭喜长辈的经历。因为弟弟平时不叫他“哥哥”,所以正月初一这天,他心里特别在意弟弟叫他“哥哥”,但表面上却装作不在乎。这一过程写得生动有趣。
板块三 随堂练笔,交流点评
一、随堂练笔
1.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三个片段,大家都很有收获,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作了,下面我们就进入片段练习时间。
2.布置练习任务:再次想一想自己印象最深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从场景、具体的习俗、参与的经历中任选一个写一个片段。
3.生练笔,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点评
1.出示评价标准。(见下表)
2.选取学生的习作,当堂点评,指导修改。
3.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整篇习作。
板块四 评价例文,修改誊写
过渡:为了写好这篇习作,同学们访问长辈、查找资料、阅读经典、打磨修改,付出很多努力。通过阅读大家的习作草稿,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辛苦和进步。这节课,我们进行习作评价,希望大家的作文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出示学生例文。
王喆
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姑姑一起去给爷爷上坟。
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上坟必须在清明之前,而今天已经是4月3号了,又是周末,所以一路都是上坟的人。车一辆接着一辆缓慢地行驶着,人行道上的行人也是摩肩接踵。大家都带着工具、鲜花,个个神色黯然,这景象不由让我想起了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好,今天没有下雨。
终于,我们到了目的地。爷爷的坟墓在一个土坡上,周围到处都是金灿灿、亮闪闪的油菜花。我想:爷爷被丰收的喜悦簇拥着,又能闻到浓浓的花香,即使是在九泉之下,他可能也不会太难受吧。
大人们把爷爷的坟修成了一个标准的圆锥体,并在坟顶支了一大块长满野草的泥块。我顺手从田间拔了一些麦芒,把它们插在那块称之为“帽”的泥块上,使它变成了一顶“官帽”。后来,大人们又大把大把地烧起了纸钱,然后十分虔诚地拜了又拜,整个过程显得十分肃穆,我的心中也不由织起了一张伤感惆怅的网。
末了,我也默默地磕了几个头,嘴里喃喃地念叨:“爷爷,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但我的确是您的孙子,请您保佑我考上海人中学,好吗?”
一阵风吹来,周围的油菜花不住地摇曳着,不知道是不是爷爷在回答我。
2.生评点,师相机点拨。
提示:这篇习作写的是自己上坟的经历。作者把场面描写、风俗习惯的介绍等都巧妙地融在上坟过程之中。上坟现场的情况和感受哀而不伤,细腻感人。
3.生修改习作,誊写。
附学生优秀习作:
童年的端午节
孙骥
从苏北老家来昆山已经四年了,但童年的端午节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童年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五的一周之前,甚至是几个月之前的“打箬子”开始的——为了准备包粽子的芦苇叶,奶奶一有空就带着我钻进芦苇丛中精挑细选最好的叶子。什么才算是好叶子呢?奶奶说,不要芦苇下面发黄的,太老;也不要最顶端的,太窄;要挑刚长出来三四天的,这样的叶子又宽又新鲜,包粽子最好。我负责把芦苇拉弯,奶奶采摘叶子,不一会儿就能采满一篮子。
五月初四这天,下午放学回家,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清香——这是芦苇叶煮过之后发出的味道。进门一看,芦苇叶连同煮叶子的水被奶奶放在一个大木盆里。这时候的叶子有些发黄,也变得柔软了,正好可以包粽子,那水呢,微微有些发绿,冒着丝丝热气,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香气。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想尝一尝盆里的水——我觉得那水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喝的饮料,可奶奶总是不让。
包粽子的糯米放在大木盆旁边的洗脸盆里,它被浸泡得雪白雪白的,也大了许多。洗脸盆的旁边还放着泡好的红枣、红豆,也是留着包粽子用的。
奶奶忙了家务就来包粽子了。她在一张小矮凳上坐下,先从大木盆里捞起三四片叶子一一排好,两手一卷,这些叶子就变成了一个大漏斗。奶奶腾出一只手用勺子从洗脸盆里舀起几勺米倒在漏斗里,再放上红枣或红豆,然后三下两下把漏斗口封住,再用茅草捆结实,于是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一般只包“狗头粽”——三角形的,真的很像狗头。如果时间允许,她也会包几个“猪蹄粽”——“猪蹄粽”小巧玲珑,很费时间,奶奶不常包,所以,如果某一次奶奶包了“猪蹄粽”,我也舍不得吃,会把它当成喜爱的玩具一样,玩赏好几天。
吃过晚饭,奶奶就开始煮粽子了。粽子放在大铁锅里,灶里是熊熊燃烧的柴火——平时我家只烧玉米秆、麦秸,只有端午节煮粽子、过年煨肉才烧柴。可即使火力如此旺盛,奶奶依然说粽子要到半夜才能煮熟。为了吃上粽子,我先是准备熬到半夜,但总是坚持不住,于是就反复叮嘱奶奶:“粽子煮好叫我起来吃呀!”在奶奶一声声保证中,我才放心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上,在满屋子更加浓郁的清香中我醒来了。第一件事当然是埋怨奶奶夜里不喊我。奶奶总是说:“喊了的,但你睡得像小猪似的,不醒。”我并不计较奶奶的话是不是真的,因为美味的粽子在等着我呀。
心满意足地吃完粽子就又去上学了。每次我都会带上两个,偷偷地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这一天老师的桌子上堆满了粽子,但谁也不肯承认是自己放的。
为了防止粽子变质,奶奶总是把它们泡在水中。奶奶不喜欢放在冰箱里,我也不喜欢。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剥开一个粽子就着稍稍化开的白糖吃,软糯香甜,美味无比——端午节的粽子大概半个月后才能吃完,想要再吃就得等到下一个端午节了。
三年级的冬天,奶奶去世了,于是我就来到了昆山。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虽然每年端午节甚至平时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没有一个比得上奶奶包的粽子——童年的端午节、奶奶的粽子已经远远地离我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