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包子铺……风貌区里的“烟火”人生!

“站在这里,感觉弥漫在空气中的烟火气,把整个城市都叫醒了。”
说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你会联想到什么?梧桐树,老洋房,咖啡香味,还是时髦的潮男潮女?
过去的一年,80后海归建筑师谭若霜的工作现场都在徐汇的衡复风貌区里。在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改造项目里,建筑师遇到了在魔都上海生存打拼了多年的异乡人。街区背后传递出的浓浓人情味,也给他的设计带来了许多灵感。风貌区不是高冷的“天上宫阙”,生动又鲜活的“人间烟火”赋予了它更多的温度和魅力。
16平方的“伊丽包子铺”
只有16个平方的“伊丽包子铺”,开了17年没有搬过地方,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过5000个包子,许多周边居民都是老顾客,口碑也不错。店主表示,店铺装修后,许多人前来“打卡”,有客人说:“这家包子店,怎么做得像咖啡馆一样。”
包子还是那个包子,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可是这16个平米的生活空间,却被彻底改变了。
门打开之后是铺面,关上之后就是安静居住的空间。老建筑门窗上的铁艺造型,也为设计招牌带来了非常多的灵感。店主原先还担心之前的大招牌去掉之后,店铺还能否吸引客户。谭若霜非常巧妙地把招牌设计成摊开和闭上后都具备辨识度的样式。如此设计,兼顾了与风貌区环境的融合,亦提升了店铺的商业价值。
包子铺有了自己的气质,陈师傅受益,周边的居民也非常满意。而谭若霜,也把自己的设计,融入进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之中。
店主陈师傅说:“(吃我包子的)小姑娘小伙子现在都成家了,有时候小两口到我们这来,说自己是从高安路一小一直到现在成家了,都在我们这儿吃包子,是吃着我们的包子长大的。我听得很自豪很开心。”
2020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也是谭若霜回国后,接触历史环境介入的第一年。做完包子铺后,他又接手了高安路的另一个项目——改造高安路弄堂口的垃圾厢房。
“隔墙观景”的垃圾厢房
谭若霜和他的团队,一改以往总是把垃圾厢房放在隐蔽空间角落的做法。90度转向,把原来背对高安路的垃圾房设置在面向高安路的一个小花园中。一方面延续当年“隔墙观景的场地记忆”,另一方面也让出门倒垃圾的居民,本身成为被观看的景观。而框景的门洞、花架的样式,也都来源于这条百年马路上,老建筑的装饰元素。
周边的居民表示,“改造完后甚至经过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里是一个这样功能的区域,而且相当美观,这些设计和周边的其他建筑是融为一体的。”
谭若霜在徐汇区天平街道做了十个小项目,像街边小铺、垃圾房和弄堂围墙。好像都没那么“高大上”,但这些所谓的城市背面,实际上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投射历史与归属感的便利店
便利店老板骆师傅的店铺,去年改造时正值疫情,生意惨淡,他常常忧心忡忡。而今年,骆师傅说店铺基本稳定下来了,生意也好起来了,他们今年春节留沪不回家,店铺也不歇业,一天营业18小时,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十一点半。
“店铺从来没有那么漂亮过。”
骆师傅的这家杂货铺在高安路上开了11年,满满的货架上有近2000个品种。儿子大学毕业后也过来帮忙,孙女也在上海上幼儿园,一家人已经在风貌区里扎下了根。
便利店所在的商铺,位于一栋建造于1937年的老公寓底层。当年曾是面包房、理发店、鞋店和诊所。上世纪50年代被改造为住宅,90年代又被恢复成商业空间。
谭若霜和他的团队在档案馆里寻找印记,从原始的建筑图纸,到历史影像资料,再到对老住户的口述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发展的脉络逐渐被理清。
在这家便利店的改造方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元素来源于谭若霜在档案馆找到的1937年的原始图纸。例如店门上的斜横手,就是当时为了让商业空间更具生动性而加入的斜线。
对谭若霜而言,做历史建筑项目,常常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比如他们把糊了很多层的涂料一层层剥开后,就能看到原来这个地方在1930年代的时候是一个面包房。洗石子材料的招牌就在涂料后面显示了出来,这才让他们决定,这个立面就用洗石子。这些点状的色彩,就像印象派中的点彩派,远看色调很和谐,近看又不至于显得平淡。
'
把室外的街景和梧桐树影投射到室内,把室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又投送到街道,当橱窗里面的灯火亮起来的时候,也会给人一种归属感和温暖的感觉。
'
“修旧如旧”,是很早就被提出的历史建筑介入原则,这个“旧”的维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时间的“线”,各个时代的“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丰沛的历史信息。
谭若霜说,归根到底,他们做的,不只是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而是为了现在,和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烟火气的“生活”才有生命力,这个理念已经不只是建筑师们的认知,高安路系列项目改造的背后,其实体现的是治理的智慧。
2020年,谭若霜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一条四通八达的弄堂,他们把不同风格的水泥拉毛工艺复刻在弄堂的院墙上,在光影和树影的变幻中,仿佛可以触摸到时间的痕迹。
当夜幕降临,温柔的灯火,在街巷里弄,在千家万户的窗口点亮。过去一年的困顿迷茫终将远去,温暖和希望,是风貌区建筑之外的另一种质感。这里是他们的家园,这里藏着他们最柔软的记忆和情感,这里也有我们大家的美好期盼。而梧桐背后最动人的风景,正是这些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人生。
加油,2021!生活在“风貌”中的人们。
记者:张文菁、王卫民
来源:看看新闻网
编辑:陈思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