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 14 | 扫地僧与工匠精神

扫地僧与工匠精神

最近,北大的保安们又出名了。

在北京大学第一届“争做数一数二保安员”评选会中,20多名保安员现场汇报工作的时候,也向大众展现了他们深藏不露的“内功”。其中,保安员焦森自学了python编程,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安员许文龙单词量达到了一万五,能用英文与留学生流利对话,他还说明年本科毕业后,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

早在1995年的时候,被称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就上演了“扫地僧”传奇。他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后的他成为了山西一所中职学校的校长;另外,在北大做保安的甘相伟参加2008年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他在四年时间里,读了400多本书,他把自己的感悟写成随笔并且整理成一本书——《站着上北大》,当时北大校长周其凤还为他作序。

通过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保安员被比喻为北大的“扫地僧”,他们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在过去20多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获得深造的机会,考了大专、本科或者研究生。北大是很多人的梦想,代表着求学的最高学府。所以,在北大工作的保安员也不放过这么好的读书氛围,称为一批批通过奋斗而使得青春色彩亮丽的时代新人。

“扫地僧”是出自金庸的《天龙八部》,他的武功应该说是天下第一。试看几段描述:

“他双掌只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无形高墙,挡在萧峰和慕容复之间。萧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这堵墙上,顿时无影无踪,消于无形。”

“他这一抬头,一飘身,看似平平无奇,却是一掌挡尽天下诸般攻招,一退闪便躲避了世间任何追击。守势之严密飘逸,直可说至矣尽矣。阁中诸人个个都是武学高手,一见他使出这两招来,都暗喝一声采,即令萧远山父子,都不禁钦佩。岂知那老僧一掌轻轻拍落,波的一声响,正好击在慕容博脑门正中的“百会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没半点效用。”

从武功来看,小说《天龙八部》当中武功最高的,非“扫地僧”莫属了。为何“扫地僧”能做到天下武功均可自由地运于掌,“扫地僧”和工匠精神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问题。

第一是土壤。种子只有放在恰当的土壤才可能茁壮成长,如果种子没有放对地方,就很难发芽和成长。当然如果把土壤单纯理解为水土的话,有好的水土也不一定能够让种子得到好的成长,或者种子没有好的水土依然可以顶天立地,例如黄山的迎客松。但这里的土壤包括了水土(成长环境),也包括了时代和社会因素。在风口上的猪也能够飞,这是时势环境的作用。从广义来看,人只能是顺着时代发展的方向才能有发展的机会,逆社会的潮流注定没有好结果。不过,从小环境的角度来看,假如“扫地僧”在藏书阁工作,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经常要应对各种检查,而且还有不断提高学历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压力,我很怀疑“扫地僧”能否专心,假如用现在的末位考核制度去衡量“扫地僧”的话,估计他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不过,难得的是“扫地僧”几十年来,在藏书阁的工作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甚至少林寺的方丈都不知道“扫地僧”是谁?因为他很少露脸,他没有职称,没有职位,也没有参加集体活动的压力。少林寺能够提供这么好的土壤,是“扫地僧”成为行业第一高手的重要条件。

第二是专注。因为没有太多的干扰,所以“扫地僧”能够四十三年专注、重复做他热爱的事情。时间并不能保证“扫地僧”到达的高度,但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就不可能在专业上有如此高的修为。另外,看《天龙八部》对“扫地僧”武功的描写,可以得知,他并没有在术方面下很多功夫,他主要是站在道的高度去应对各种招式,因为大道至简。

第三是心念。“扫地僧”在训诫和教化鸠摩智时说:“为什么少林寺数百年来只有达摩祖师练成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因为每一项绝技都足以致人于死地,所以,每一项绝技都必须以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的高僧才能练习越多的绝技,否则,强行多练只会内伤越重,早晚有一天会导致走火入魔”。也就是说,想在专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除了要不断“专”之外,还要不断拓宽心念。如果一个人进了牛角尖,便难以在技术上有更大的突破。俗话说姜愈老愈辣,但人愈老应该是愈宽容,并且愈能够懂得慈悲的力量,用慈悲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和事。

第四是持续。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就是要不断地练习。任何一项技艺都没有尽头,任何一种武功都没有尽头。对于各行各业的工艺,乃至修一切法,关键还是坚持。唯有持续地修才是真修,例如了凡先生,当他明白命运是可以通过积德行善去改变的道理之后,他便终身坚持行善。“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所以,了凡先生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扫地僧”是工匠,“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工匠,了凡也是工匠,他们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坚持用“工匠精神”去指导生活与工作。因为他们能够不断舍去生命和生活当中不必要的东西,所以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人生,他们都可以到达了大多数人达不到的境界。

为理想奋斗的人都了不起,他们都可以成为“扫地僧”,都能够成为时代的“工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