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不好吃的人,都有这几个烹饪“坏习惯”

很多人说,做菜是需要天赋的。

这话没错,不仅做菜需要天赋,做什么都需要天赋。

最近的文章下面,总是会有关于“天赋”的评论,有的夸夸而谈,有的妄自菲薄,有的望洋兴叹。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跟我一样,是属于没有做菜天赋的那一批,没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没有点石成金的神技。

即便这样,又能怎样呢?

我依旧热爱烹饪,乐在其中,享受着烹饪给我带来的幸福感。

我从没奢望靠天赋成为烹饪界的顶流,我只是希望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自己享受厨房的乐趣,家里人享受美味的食物。

而且,我还开了店,给我的客人也带来了不曾有过的新鲜,或者是久未谋面味道。

若不是最近的评论,我早就把“天赋”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今天的开篇这样写,就是想告诉爱做菜的朋友们,别让某些虚幻的东西夺走了我们的热爱。

总是用“天赋”绑架的别人的人,最大的天赋是敲键盘,“手”吐芬芳,他们做菜的味道,比我们差远了。

思想上的束缚,我们可以主观地去解除。但是习惯上的“错误”,就必须要用外力了。

(哈哈,这个转折是不是有点生硬……)


学厨以后,我自学的那些东西,被我师父称作“野路子”,不过老爷子也说,不管路子野不野,能把菜做好,都是好路子。

只不过有些习惯,确实是不好的,老爷子可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我给掰回来。

有句老话说,习惯成自然,当有些习惯养成以后不用大脑发指令,手就执行了。

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又做错了。

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自己做菜难吃,明明跟着人家视频一步步做,却怎么也不行。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调料精确到克,时间精确到秒,做出来味道还是差强人意。

幕后的黑手,其实是我们烹饪的坏习惯。


01 滥用凉水

我刚学做红烧肉的时候,做出来的肉肥的腻,瘦的柴,不上色,不入味

那会儿还没有视频可以参考,是我做厨师的堂哥给我手写的一个菜谱。

做了好多次都不成功,我就去他的饭店找他,结果他照着那步骤给我做了一份。

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他的红烧肉越好吃,我的心里就越抽抽。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烧肉的时候我加凉水是不对的,应该用热水。

烹饪中,水是常用的,而滥用凉水就是我们最需要改正的习惯。

我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大部分的菜品,在制作时需要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恒定,快速的降温和升温都会对菜造成一定的影响。

温度是激发味道最有效的工具,当温度在一个合适的程度时,味道因子正在快速的释放,这时候一瓢冷水下去,可不是寒了食材的心了嘛。

我想这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问我,看视频的时候,那些厨师加水也是加的凉水,怎么人家的就没事呢?

请大家注意细节,厨师加水的时候永远是转勺让水从锅边流下去。这样做两个好处:

  • 流下去的水可以把附着在锅边的食材或者调料带下去。
  • 锅边温度较高,水先接触锅边温度会上升。

让厨师可以“任性”地加凉水的原因还有一个,饭店的灶眼热功率大,水下进去很快温度就上来。

很多食材味道的释放不像汽车一样可以即停即走,当温度突然下降后,味道释放会停止,并且不能再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完全释放。

这一点有点像我们电脑的USB接口和PS/2接口,USB接口支持热插拔,而PS/2接口只能重启生效。

做菜加凉水还有一个潜在的“隐患”,尤其是水加多的时候。

我们都知道水的比热容高于油,而且水的沸点低于油。

这样说可能会让人看不懂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

我在做西红柿鸡蛋汤的时候,喜欢先把西红柿炒一下,炒碎炒熟释放汁水后再下热水烧开,这样做可以保证西红柿的味道被全部的释放出来并且融入汤汁中。

若是不用油炒,把生西红柿放到水中煮,西红柿的味道是得不到完全释放的。

这两者的差异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也曾遇到过,原因就是上面的那句话。

换句话说,如果某种食材想要味道完全释放的温度是150度,那么用水炖是炖不出味道的,需要用油炒。

为什么高压锅炖肉,时间快味道香,原因也是如此,压强越大锅内的温度越高。

炒菜动不动就加水,还是加凉水,做出来的味道不好,原因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 做红烧肉,肉炒出油加水时加热水,温度不会下降太多,烧开后开大火炖十几分钟,这是上色的关键。
  • 炒糖色,炒到枣红色的时候加热水,颜色稳定并且不会噼里啪啦地烫咱们手。
  • 做鱼汤,鲫鱼在锅里煎透,加热水,烧开后十几分钟就能得到颜色最纯正的奶白汤汁。
  • 高压锅炖肉,在锅中我也是加热水,调好颜色和味道,把焯好的肉直接放到热的高压锅中。

既然这样,那么凉水在烹饪在是不是就没用了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下怎么善用凉水,凉水甚至冰水在烹制肉类食材时可以让肉皮紧致劲道,有很多地方做白斩鸡时,鸡肉会多次在沸水和冰水中来回切换。

凉水最大的妙用是可以给食材保持脆的口感,例如我们在家做大拌菜,生菜,苦菊,甘蓝这些菜提前在冰水中泡一会儿,可以让蔬菜保持清脆的口感。

有些蔬菜不能生食,需要熟化并保持爽脆口感,我们在焯水后立刻投入冰水中,就可以让食材迅速地恢复脆感。


02 三步并作一步走

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我目睹了让我震惊的一幕。

同学的妈妈炒西红柿鸡蛋,开火放油,把鸡蛋直接打到锅里,搅一搅鸡蛋定型以后就放切好的西红柿,炒一炒加盐出锅。

我对比了下自己的做法,鸡蛋打到碗里,加盐去腥入底味,加一丢丢水让鸡蛋更嫩。

西红柿洗干净顶上划两刀,用开水烫一下,把西红柿皮扒掉,改刀切块。

鸡蛋下锅炒熟,盛出来备用,锅里加点油放葱花爆香,下西红柿炒出汁水,加盐加糖调味,然后再放入鸡蛋,让鸡蛋把西红柿的汁吸收完全后出锅。

我开了三次火,用了一个盘子一个碗,而同学的妈妈,只开一次火,她把我分三步做成的一道菜一步就做好了。

当然了,付出的代价是,鸡蛋过火,吸收不了太多西红柿的汁,而且缺少一次炝锅,香味不足。

这种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情况,相信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的。

若是把菜仅仅当做是可以下饭的配角,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要是想把菜当做满足味蕾的美味,还是需要注重细节的。

看似普通的家常菜,最经典的那几道其实都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存留下来的精品,它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地推敲过的,每一步都有它保留的道理。

还有一道更经典的家常菜,若是做法不对,味道和口感会有天壤之别的差距。

刚刚学做菜的时候,我炒尖椒肉丝时,切好肉直接下锅炒,炒熟了再放尖椒,等尖椒炒熟,装盘上桌以后肉已经柴的咬不动了,而且尖椒呛辣味非常浓。

每次有这道菜时,我奶奶都会离它远远的,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我奶奶不爱吃肉也不能吃辣。

后来才知道,她是因为肉咬不动,辣椒呛得流泪,老太太不是不爱吃这道菜,而是不爱吃我炒的。

一直到学厨以后,我才真正把这道菜全部步骤掌握了。

尖椒切好以后,在炒锅里干煸一下,这样能去掉尖椒的呛辣味。

肉丝切好需要上浆,上浆的时候我师父恨不得用手指头把肉丝抓一万下,当然了,“后果”是肉丝嫩的跟水豆腐一样。

热锅凉油,四五成油温的时候把肉丝滑熟,然后再倒出来。

锅里边留点底油,葱花姜末炝锅,把尖椒倒进去快速翻炒几下断生,加点盐和胡椒粉,一点生抽调味。

再把滑好的肉丝下进去,翻炒几下出锅。

做菜其实每一步都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的,为了去异味,为了提口感,为了增加香味,为了释放本味,为了勾勒融合味。

美味分两种,一种是原味,一种是堆砌出来的复合味。

很多人做了很多本末倒置的事情,本是享受食材原味的时候,加入很多调料和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原味丧失。

本该需要稍复杂的步骤把味道堆砌出来的时候,又选择偷懒,最后得到一个四不像。

烹饪如此,有时候,做人也是如此。


03 不备餐

我相信大部分人做菜,都经历过手忙脚乱的经历。

不备餐,给手忙脚乱提供了出现的机会。

我一个朋友,很喜欢做菜,还很喜欢叫人去他们家做客。用他老婆的话说,每回请客厨房里就跟两军交战一定,锅碗瓢盆叮咣乱响,他在厨房上下飞窜。

有一次去他家,为了显示他的身手,他决定不用我这个厨子,只给我一个打下手的机会。

然后就有了如下的场面:

“葱花不够了,快给我切点,油都热了!”

“辣椒呢?辣椒呢?快点给我切点辣椒!”

“媳妇儿,快去楼下超市买瓶酱油,我这菜都下锅了,怎么没酱油了!”

“诶呀,忘了放糖了,老李,快把糖给我拿过来!”

……

那天伺候完他,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去他们家了,比我中午炒个午高峰都累得慌。

做菜,绝对是一件“有预谋,有组织”的事情,可以有临场发挥,但不能无剧本表演。

备餐其实是一个很简单,也最有效的习惯。

做菜前把每道菜需要的食材提前准备好,开炒前做到该切的切,该焯的焯,该炸的炸,该蒸的蒸。

提前把炒的过程做一下预演,食材什么时候下锅,需要哪几种调料,用量多少,步骤如何,做到心里有数才能手上不慌。

而且,很多菜里,某种食材或者调味料的下入是有窗口期的,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就错失了最好的味道。

关于备餐这件事,我其实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过去看看。

靠师父培养的一个习惯,我“捅破了”烹饪的窗户纸


近期打算更新的文章:

香料方面:“八角,如何毁了我肉汤?”;

技巧方面:“大多数人都不会的烹饪技巧——炝。”;

技巧方面:“我的普通铁锅,是怎么被用成不粘锅的?”

美食文化:“安徽板儿面,是怎么一步步成为石家庄美食名片的。”


我喜欢用文字分析对烹饪的感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提高厨艺。

若是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些许帮助,记得点击关注,不错过后面的更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