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慈禧太后也愤青,1900年慈禧开战
庚子年大乱之时,清廷曾于当年6月21日发布过一份“诏书”,其大意是:“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枭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
……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块雌雄。……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这份以光绪名义发布的诏书是耐人寻味的。首先,清廷以洋人强行索要大沽口炮台为由进行宣战,殊不知此时大沽口炮台早在6月17日便已失陷,只不过直隶总督隐瞒未报而已。
换句话说,联军在6月17日攻占大沽口炮台的行为,其实是构成了事实意义上的侵略,而6月21日清廷的“宣战”反落在了后面。更直白地说,庚子年的战争完全是列强一方挑起的;其次,诏书宣战的并没有具体对象,而只是使用了一个带有藐视的代称“彼等”。因此,这在国际公法上并不能算是对外宣战。事实上,后来没有任何国家宣布正式应战。退一步说,若有人认为清廷不懂国际法上的宣战形式也说不过去,因为在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都发布过正式的宣战书;其三,这个诏书向国民解释了朝廷为何要做出如此决策并呼吁共同御敌,这更像是一个对内的战争动员令。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说清廷在庚子年对十一国宣战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值得注意的是,《辛丑条约》的正式措词并不是战败后所使用的peace treaty,而用的是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而所谓Protocol,其意是“议定书”。之所以用“议定书”,就是因为这份诏书并非真正的宣战书,列强也无从宣布迎战,因此不能用peace treaty而只能用 Protocol。因此,庚子年所谓“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只能说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有意无意的误传,目的是为了证明慈禧太后和清廷的颟顸,但就历史事实和法理而言,却是不成立的。事实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论是哪朝那代,抵抗外国的侵略,无论如何都不能算错的。
要说愤青,慈禧太后是近代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号愤青,我们现在看到的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是一部大部分时候议和、割地、赔款的历史,可在1899-1900年初的中国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中国也有自信心爆棚的时候,只是最终砸了自己的脚,却意外的开启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另一个方向。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恨死了康梁一伙,而康梁一伙在逃亡路上面对西方媒体,刻意发表了一些高调的猛料,包括光绪帝的衣带诏等,实际上这是完全猪一样的队友才能干的事情,要知道当时光绪帝还在北京,还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这必然会让慈禧将康梁等围园杀后的阴谋与光绪帝联系在一起,因此,慈禧太后自再度垂帘后,就有废光绪帝,另立储君的想法,这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往事宗亲见缝插针,端郡王之子溥儁得以进宫教养,初慈禧准备立为太子,后在荣禄的建议下改为大阿哥,而围绕着光绪帝的存废问题,西方列强纷纷表示反对,而朝中则有端郡王载漪,直隶总督裕禄(此人在与八国联军交战过程中也传递了许多虚假情报,误导了清廷)以及兵部尚书刚毅,礼部尚书,大学士徐桐,启秀等形成的废帝派,与列强相颉颃,并怀恨在心,就在1899年,以反洋教为宗旨的义和团运动又兴起了,朝中的保守派利用慈禧太后对洋人的怨气,乘机欲借用义和团之手消灭洋人,袁世凯将山东的义和团主力赶到了直隶和京津一带,这下,朝中的保守派与民间的极端保守派搅和在了一起,许多王公贵族都在家里设坛做法,慈禧太后彼时也想利用义和团去震慑洋人。
之前的历次交涉让慈禧太后对洋人有一种胆怯的心理,1860年的庚申国变还历历在目。慈禧太后也不知道洋人战力当时到底有多厉害,这时候西方列强中的次等生意大利撞到了枪口上,意大利看到中国好的港口都已经被瓜分待毕,于是也想从中国占一个便宜,后来瞄准了浙江的三门湾,但在沿海陆军,海军的严密防控之下,意大利最终放弃了租界三门湾港口的要求,这也让慈禧太后认为洋人不过如此,打一下也不要紧。当八国联军形成,宣称要保护中国境内教民的时候,慈禧太后大怒,一气之下,向十一国宣战,其直接导火索是荣禄向慈禧太后提交了一份所谓十一国公使共同提出的“归政诏书”,(后来证明所谓的“归政诏书”只不过是曾经发表在《北华捷报》上的一篇普通社论,在辗转至荣禄手上时,已经被添油加醋成立洋人想要慈禧太后立即归政给光绪帝,慈禧太后和端王等亲贵大臣20余人哭成一团,慈禧愤怒的说出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豫乎?随即慈禧撕掉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勇敢地向十一国宣战,为中国历史上所未有之创举。慈禧太后在宣战诏书中霸气的号召:“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短短几个月后,慈禧太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发威的是你,逗乐的也是你。
纠正一下,慈禧太后不是向八国联军宣战,而是向十一国宣战。虽然宣战诏书里没有说明具体哪个国家,但是当时在我国有使领馆的就十二个国家,慈禧太后是一个不漏全都送到了。之所以后世说慈禧乱政就在于此,她的权谋手段是很厉害的,但是谋国就差的太远。她因为镇压戊戌变法、软禁光绪帝遭到洋人的干预,没敢在文件上废帝而耿耿于怀。这个时候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无故火烧教堂,屠杀洋人,为免官府追究,打出来扶清灭洋的旗号,遭到各国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外事部门把这个情况汇报上来,慈禧太后一看高兴了。这个好,比长毛(太平天国)好,长毛打着洋教旗号灭我大清,这个还扶清灭洋。于是授意褒扬、鼓励。
慈禧太后的小算盘是这样子打的,我亿兆国人怎么可能打不过几万洋人?如果全国百姓都起来勤王,还不用像军队那样要我掏银子养他们,就把洋人打跑了给我出口恶气,太好了。但是她就没有想过,你的八旗正规军都干不过人家,居然指望一帮子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拳匪?这个时候老外也没有闲着,由于国内已经有几百洋人被杀和教堂被烧,清国外事部门没有给说法反而朝廷还发文鼓励,他们决定不等了,一口气已经打到天津,武力威胁清廷解决问题。反正是干上了,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发出宣战诏书,但是她也不太搞得懂到底哪些洋人该打,哪些不该打,反正洋人么,都不是好东西,于是全部宣战了。
李鸿章、张之洞一看这架势,立即以伪诏的名义通电不奉诏,实行东南联保,这才使东南半壁江山未招兵祸。其实当时清朝的实力八国联军任意一国都干不过,却同时宣战十一个,这不仅仅是疯狂,纯粹的是蠢。这一战,要不是后来李鸿章去斡旋、谈判,八国联军是要求一定要慈禧太后老命的。慈禧太后老命是保住了,朝中那帮跟她起哄的臣子们被她交给老外以战犯的名义一一砍头了。
慈禧一生做过最扬眉吐气的事,无疑要属同时向11国列强宣战。可惜,愤怒情绪并不能决定战争结局,这一最豪气的举动,注定招来最疯狂的报复。其实,盲目排外乃典型的逆时代潮流而动,必败无疑。好在,还有十几位头脑清醒的地方督抚(东南互保)。通行说法是,慈禧后悔向西方宣战,并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那么,历史的真相是否如此简单呢?作为执掌大清权柄几十年的“心机婊”,真的会一时冲动?慈禧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戊戌变法引爆“仇洋”情结。
邱淑贞扮演慈禧
慈禧绝非一般女人,她为权力生,为权力死,一生追逐,逃不开这两个字。生逢乱世,又碰巧嫁给一个被后世称为“四无皇帝”的苦命天子咸丰,与生俱来的政治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咸丰早已察觉这个女人的野心,并在临终前留下“权力制衡”的锦囊妙计,终究棋差一招,不仅未能困住她,反倒让心爱大臣肃顺赔上身家性命,而这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让慈禧的权谋之术得到实战锤炼,在以后的日子里,将奕䜣等一众男人掌控于鼓掌之间。
甲午战争的爆发及之后的戊戌变法,让一切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天性软弱的光绪根本不足为惧,康梁等一介文人更从未入眼,但实力雄厚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洋人,竟然普遍支持新皇,这让慈禧感到前所未有的权力危机,毕竟光绪才最具执政合法性,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慈禧心中郁积已有的“仇洋”情结,逐渐达到临界点,只差一个导火索。(洋人帮助康梁外逃,也让老佛爷火大)
电视剧照
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即下令全国操办团练,称“民尽知兵,自足为缓急之恃”。此时,她已存了除掉光绪之心,提前为废帝可能招致的外国干涉做准备。有个美国人如是说:慈禧希望,“假如抵抗外来侵略成为必要时,已改组的团练能够证实他们是正规部队的一支有价值的辅助力量”。
于是,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光绪,在很短时间内就病到需要“颁示天下征医”的地步。时人赋诗一首:“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朝野上下,噤不敢言。熟料,不识趣的外国人联合起来聘请了法国名医为光绪诊断,结论直接打脸:“有患,然决于圣寿无虑也。”
在慈禧看来,这是洋人夺权的直接信号,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先下手为强,必须周密布局,用尽一切办法让洋人妥协,最终顺利实现“废帝”计划!一场老佛爷亲自导演的“宣战”大戏,正式在神州大地唱响。
“宣战”是为了“废帝”
国外漫画
1899年11月21日,慈禧对外公布一道措辞相当严厉的上谕,宣称:“现在时世日艰,各国虎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中国目下财力兵力而论,断无衅自我开之理。惟是事变以来,实逼处此,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亦惟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胜败情形,非所逆计也。近来各省督抚,每遇中外交涉重大事件,往往预梗一和字于胸中,遂至临事毫无准备。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兹特严行申谕,嗣后倘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致果。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于口,并且不可存于心。”
李鸿章
为何要发这份上谕?试探!试探谁的态度?地方督抚和外国大使,主要是后者。李鸿章看破其中奥秘,主动提出南下担任两广总督,并在外宾前来致贺时帮助探听他们对“废帝”一事的态度。其实中堂真正目的在于,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外国人表态说:“理无干涉,唯国书系致光绪帝,今易帝位,是否继续承认,尚须请示本国。”模棱两可的表态,让慈禧觉得可以采取进一步行动,于是就有了1900年违背祖制的“己亥立储”事件。万没想到,当邀请外国人前去祝贺时,没一个人搭理,地方上也是一片反对声音,经元善(创办第一所女学校的人)联合千余人上书请收回成命。与此同时,李鸿章上奏称,因为外国人的保护,刺杀康梁的计划破产。据说,慈禧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场摔了东西。
上述种种表现,都让慈禧对洋人要逼她归政光绪的传言深信不疑,心中的仇洋情结在一瞬间被引爆,而戊戌政变后围在她身边的皆是守旧派官员(一般称之为上层保守思想的回潮),纷纷建言利用义和团拉对抗洋人。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
其实,早在袁世凯调任山东巡抚时,慈禧就曾连发三道上谕,命令“不可一意剿击”,“总以弹压解散为第一要义”。至“己亥立储”前夕,慈禧再发上谕,称义和团属于“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自卫身家,或联村众以互保闾里,是乃守望相助之义”,实际承认了其合法性,为立储可能引来的洋人干涉提前准备武装力量。所以,同时期那些剿灭义和团的上谕,显然是用来麻痹洋人的。
尽管慈禧早已存了开战之心,但对义和团并不放心,所以派刚毅等实地考察,反馈的结果是“义民无他心,可恃”,打消了慈禧心中最大的顾虑。1900年6月15日,她与荣禄等开会商讨,做出宣战决议。当然,慈禧是政治老司机,深知此举冒极大风险,搞不好就是民族罪人,所以对外称,主战乃是朝廷的共同决定:“你们诸大臣均听见了,我为的是江山社稷,方与洋人开仗;万一开仗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尔等今日均在此,要知我的苦心,不要说是我一人送的天下。”为了打压主和派,慈禧拿出了那份伪造的“归政照会”(很可能是她自导自演),巧妙地把战和问题转移到归政问题,也就是权力归属问题。
拿国家命运来一场豪赌
围攻大使馆
以慈禧的智慧和经验,岂会不知中外之间实力的悬殊?那么,为何她执意“宣战”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她“废帝”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在她看来,洋人是阻挠她继续执掌大清权柄的最大敌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这帮“洋鬼子”在“废立”问题上妥协。
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当时,列强在华兵力有限,驻华使馆的防卫力量尤为薄弱。慈禧的设想,就是利用义和团挡住外国军队,形成时间差,全力攻打使馆,将各国大使扣押为人质,逼迫外国接受废帝一事。只要除掉光绪,即使将来列强提出一系列条件,慈禧都能接受。而且,她可以把责任推给义和团,推给守旧大臣,事实上她后来正是这么做的。对此,参加庚子御前会议的恽毓鼎曾谓:“当宣战之日,固逆计异时之必归于和,使馆朝夷,皇位夕易矣。大事既成,盲风怪雨不转瞬而月明星,虽割地以赎前愆,亦所不恤。”应该说,这段话将慈禧庚子期间的心态剖析得入木三分!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
可惜,义和团的战斗力实在不值一晒,几万人竟然打不下几个使馆,这让慈禧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加之东南各督抚纷纷来电反对,她不得不表面上做出一副“求和”的姿态。其实,慈禧的策略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她对外打着“求和”的幌子,对内却继续给义和团输送巨额军饷,期望能尽快攻下使馆。她给出的命令是:“攻克租界时,加意保护,勿致延烧,是为至要。”显而易见,慈禧只想扣押人质,并不想将事态扩大。
那么,如何来解释八国联军攻克天津后,慈禧命人给使馆送西瓜、蔬菜、白面等食物的行为呢?这也是她下的一步棋。当时,她命大臣照会各国公使,请他们“分起出馆”、“暂寓总署”,以便保护。其真实意图是,诱骗大使离开使馆,借保护之名,行扣押之实。她在谕旨中所说的什么“保护使馆”,并请法、德、美三国出面“排难解纷”等举措,不过是用来迷惑洋人的手段罢了。后来,各国公使普遍怀疑慈禧“狡设陷阱,诱骗西人离京赴津,以便途中加害”!
走向共和
换句话说,慈禧这时仍心存侥幸,奉行“主战”策略。她连下多道谕令,不断从全国各地调兵、调饷、调械,在京、津之间节节布防,并特别提醒各将军督抚不要“误会朝旨”!这四个字,足以说明一切问题。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慈禧竟然在半月之内处死五位主和大臣,以致于吓得李鸿章都不敢贸然进京!盛宣怀曾说:“许、袁被害,合肥亦不敢仓卒入都。”
最终,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城,让慈禧的一切布局化为乌有,被迫开始人生第二次出逃,而假求和也随之变成真求和。当然,也有人不觉得慈禧像八国联军宣战是愚蠢和疯狂的行为,反而是那些认为慈禧疯狂和愚蠢的人是真的有点愚蠢了。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是非常有目的性的并不是盲目自大的宣战,作为一个老辣的政治家对于宣战的结果她很明显可以预测得到。那么慈禧为什么会像八国联军宣战?实际上这是维护清政府统治的需要。
1、目的一;转移民族仇恨:这应该是慈禧宣战最大的目的。将人民对清政府的仇恨和满汉之间的仇恨转移到八国联军上。这次战争无论胜败挑衅的锅都会落在八国联军身上,八国联军杀得越狠抢得越多人民群众的仇恨值也就越高,自然而然的将民族仇恨转移到了八国联军身上。将人民了对清政府的仇恨和满汉矛盾嫁接一部分到八国联军身上。这是十分有利于缓和国内的矛盾,延续清政府的统治时间的。
2、目的二;利通八国联军消灭义和团扫清威胁:《走向共和》有一个镜头我记得不太清了大概就是有个人问慈禧信不信义和团,慈禧的意思是他根本不信鬼神刀枪不入这一套,只是这些人心各异利用不好很可能是第二个太平天国。这场战争慈禧不想赢,对于清政府而言也不能赢。赢了义和团必定声势大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将被扩大。很可能义和团直接一呼百应成为威胁清政府的第二个太平天国,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在剿灭一次太平天国了,慈禧的目的就是利用八国消灭义和团能全歼自然是最好。
3、目的三;百日维新加速清朝的灭亡,慈禧必须做出维持的举动:百日维新是个非常失败的维新,如果不维新清政府可能还能多坚持十几二十年,当时的清政府需要改革但是怎么改革没人知道,也没人尝试过,洋务运动数十年的循序渐进才有了后来的成果(没有失败,只是清政府没利用好),然而光绪一掌权维新马上维新出了问题,比如一时之间废除科举使得数百万秀才无处可去,盲目精简政府机构使得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和数十万公务员失去依靠,很明显百日维新加剧了清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科举突然取消使得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待考的考生没了依靠。面对如此局面慈禧必须想方设法缓解矛盾才能延续清政府的统治,而想八国联军宣战就是一个选择
4、目的四;维护满清贵族的利益:慈禧在当时并不是恋权的举动,早在百日维新之前慈禧就已经退出政坛享乐了,光绪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国家所有的权利。但是由于百日维新触犯了太多满清贵族的利益才使得光绪不废而废,慈禧无非是满清那些贵族推上来维护他们利益的人罢了,慈禧必须去维护满清贵族的利益否则他将有被赶下台的可能性。光绪的举动已经几乎将满清贵族的利益全部剔除,发动战争可以让大部分的满清贵族重新掌权名正言顺获得属于他们的利益。
综上慈禧并不是盲目宣战,也不是轻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说到底无非是百日维新的失败使得清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加剧,慈禧如果不作出转移矛盾的举动很可能清政府会在百日维新之后迅速的灭亡。加上义和团的存在清政府可以说是腹背受敌,西方列强不满慈禧废光绪也正好给了慈禧宣战的结果,由于各方在华的利益瓜葛慈禧即便不回应那些列强的反对之声也断不会有哪个国家因此向清朝宣战。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好,割地也罢,逃离紫禁城也没关系,只要义和团被消灭。八国联军将矛盾转移这些对于一心维护清政府统治慈禧来讲都不是事,慈禧这个老妖婆虽然对民族对国家有愧,但对于清政府和满清贵族已经是仁至义尽。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