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蚱》作者:刘和平//诵读:沐兰
爬蚱
作者:刘和平//诵读: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又到盛夏,又闻蝉鸣。这带有浓浓乡味的蝉声。诠释着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在这炎热难耐的夏夜,我整理着自己久远而清晰的思绪。
爬蚱,是我老家人对幼蝉的称呼,名字与出身一样,竟都是那样的土气和寒碜。后来读了书,才知道它也有一个高雅的名字——金蝉,可能是因其外衣呈金黄色而得名吧。在我的老家,爬蚱出土蜕皮羽化成虫后被称为“马叽钮子”,其形体虽小,但鸣叫声却非常的激越高昂,音高如骏马的嘶鸣一般,至于其“马叽钮子”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我确实无从考证。不过“马叽钮子”也有个儒雅的称谓——知了,是因为有人说其鸣叫的声音,犹如“知了,知了,知了”的谐音。虽然我曾每年夏日都坐在柳荫下静心地去听,但从没能听出来有这么个谐音。可大家都这样称呼,我也只能“人云亦云”了。蝉,这个称呼好像是书面语对爬蚱或知了的通称,但在我的家乡,蝉在蜕皮羽化前就叫爬蚱,蜕皮羽化后能发出响亮鸣叫声音的时候却被叫作“马叽钮子”,就是知了。无论是爬蚱,还是知了,都给我的少年时代带来了太多的享受和无尽的乐趣。
爬蚱还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一种美食 ,长此以来,被人们竞相当作口福,特别是我幼小的时候,当年哪个人要想吃点猪肉,牛肉或羊肉,可以说简直就是奢望,但要是想品尝品尝爬蚱肉的滋味,那就容易得多啦,需要的仅仅是个时间而已。每到一年的夏季,当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经多年孕育成熟的爬蚱就会从地下钻了出来,然后爬到高高的树干或树的枝条上去蜕皮羽化。据说,爬蚱在羽化时是不能被打扰的,必须在一个静静的环境中才能“羽化成蝶”、破茧而飞,否则容易形成天生的残疾。所以爬蚱会选择在某一个静谧的夜晚,急急忙忙地爬出身居多年的洞穴,但要想顺利的羽化成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当爬蚱一爬出自己的家门后,就会遇到各种危险,甚至有生命之忧,特别是一旦被人类逮住,那羽化的道路就彻底终结了。人们或用油炸着吃,或煎着吃,或炒着吃,或用柴火直接烤着吃,无论怎么个吃法,都是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可谓色香味俱佳。在那个衣单食薄的年代里,真是少见的佳肴、难寻的美食,如今想起来还有些垂涎欲滴。
逮爬蚱,那是我的家乡土话。逮爬蚱就是捉爬蚱、抓爬蚱的意思,逮爬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摸”,二是“抠”。夏季的傍晚,家乡村子里的人们都会一抹黑地走出家门,竞相来到房前屋后、沟旁池边的浓浓树荫下,每遇见一棵树,就用双手捧着树干,像盲人摸大象一样,从树的根部往上四处触摸,如果在树干上触摸到了正在徐徐爬行的爬蚱,就松松地握在手里,让它手忙脚乱地抓挠着手心,痒痒的感觉,特好。谁摸到一个,就会无比兴奋地高喊:“我摸到一个,我摸到一个……”
说到“摸”字,那可有一段另当今00后、10后的小朋友们很难理解的心酸史。在五十多年前的农村,绝大多数都没能通上电,除了生产队集体用火炬、汽灯照明之外,个人、家庭基本上都没有啥照明工具。虽然在供销社或代销点里,出售的也有手电筒之类的照明工具,但却不是寻常人家就能消费得起的。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村子里就陷入了漆黑之中,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要是再赶上一个抬头不见月牙的日子,连识人都得依靠辨音,怎会看得见那尚不足五厘米长的小小爬叉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照明工具,逮爬蚱全靠双手在树干上摸来摸去,树干上每一个小小的突起,都会令人莫名的窃喜。要说“抠”爬蚱,那主要是在落雨的白天时光,地皮经过大雨的冲刷,爬蚱身居的洞穴出口会被雨水冲开,形成一个有明显薄壁的小洞口,有雨具的人家,不等雨歇,冒着大雨就出来了,弯腰低头在地上寻找着与蚯蚓的家居有明显区别的小洞口,只要发现,就用手指慢慢地抠开,当出口越抠越大时,就会看见一只惊恐万状的爬蚱蛰伏在洞穴里,然后再用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轻轻地往洞穴里一伸,胖胖的爬蚱就抱着小木棍被挑出洞穴,很顺利地就被人收进囊中。
据考证,爬蚱在蜕变成知了之前,要在地下忍受至少三年以上甚至多达十年左右的黑暗生活,历经磨难,终于一朝成熟,在某个夜晚就坚毅地用“双手”挖开屈身的洞穴,奋力爬了出来,慌慌张张地一路顺着树干爬到树梢枝头完成蜕变。但从爬出其家门到完成最后蜕变,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生死劫难,特别是要成功地躲避人类的抓捕。可见,它的出土和蜕变是多么悲壮的历程啊!可爬蚱一旦蜕皮羽化成功成为知了之后,就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于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现在人们把这一自然现象引申为“金蝉定律”,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耐得住寂寞与冷眼,向着自己努力的方向,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你就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至此,我真的为爬蚱这个小精灵那百折不挠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它拖着幼小的身躯同大自然顽强地抗争着,虽生在树根下略显出身的卑微,但渴望自由,渴望光明,始终是它一生的企盼。它一心向往蓝天,飞落树梢枝头,昂首挺胸,放声高歌,向世人宣告它最终的成功,这是怎样的豁达,又是怎样的乐观啊!蝉儿如此!人儿如此?如此精灵,我却曾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美食来看待、去品尝,现在想起来真是感到非常的惭愧,同时,还伴有淡淡的忧伤,因为“清风半夜鸣蝉”那和谐而宁静的图景正在渐渐地远去。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八日
作者简介
诵读者简介
(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平台建制
PART
1
关于投稿
1.投稿作品一定要保证原创首发,投稿前请认真修改定稿,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2.平台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推送的优秀作品,即有机会参与沐兰之香丛书的出版。沐兰之香丛书具有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书号,由四川党建期刊、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季《沐兰之香.香音果》已经正式出版,它装帧优美,内容丰富,得到广大文友认可。
3.作品的制作推送,需要您和平台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所以,请尽量转发、分享、点赞、留言、赞赏作品。
PART
2
关于稿费
稿费来自于您作品的打赏(喜欢作者),具体方案如下:
1.赞赏金额六元以上,60%返还作者。阅读量较高的作品另有奖励,300以上至500另奖励三元;500以上至800另奖励六元;1000以上另奖励十元。(最终奖励金额不高于赞赏总金额减去6元基准金)
2.赞赏金额六元以下(包括六元)和一周之内阅读量不足一百的作品不再发放稿费,留作平台发展基金。
3.赞赏返还金额在作品推送七天后准时发放。如有疑问,请及时提出。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wxh840212,zys891847743。
幽兰香溢远
花开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