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产业进入过剩时代?专业人士建议,科学种植,抱团发展

10月29日,陆川县珊罗镇鹤山村,在一片金黄色的稻海中,一片占地5亩多绿意盎然的种植区特别引人注目。这片荒废了3年的土地,今年6月被该村外出经商的村民覃展定等人开荒辟为天冬育苗场。现在稻田即将收割,这个育苗场也进入收获期,就在半个月前,这个育苗场第一批60万株天冬苗已经被提前抢订,覃展定天天被追着要货。

这仅仅是近年玉林天冬种植热潮的一个缩影,天冬在2013年回暖,连续5年价格都在高位运行。玉林市作为国内最大的天冬产地,自然财富效应明显,苗场、药农、药商都从天冬种植中获取了可观的收益。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资金的涌入,这个产业是否会进入过剩时代,这需要行业从业者有更好的规划。

天门冬种苗。

天门冬产量高,品质好,受到市场热捧。

陆川县珊罗镇鹤山村的天冬种苗生长良好。

天冬的财富效应

覃展定现在每天和60多岁的父亲、叔父打理育苗场,拔草、施肥,基本劳作整天,晚上轮流值班。人勤地不懒,他们育出的第一批天冬苗长势喜人,出土部分有20厘米高。

“客商看到非常喜欢,每株苗开价0.7元,即刻订购,现在每天都有人来看,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覃展定话语中透着喜悦。他早年和父亲在南宁从事屠宰业,赚取了第一桶金,可后来投资采矿业,亏损严重。今年年初,在玉林中药港从事药材交易的亲戚带动下,他决定把天冬育苗业作为自己的翻身之战,现在从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覃展定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记者网上查询到,同样品种的天冬苗,在经营大宗商品交易的阿里巴巴网站,批发标价达到1.2元/株,与覃展定地头收购价相比有0.5元的落差,其中的利润空间,确实值得人们好好掂量。而从覃展定方面考虑,他已经非常满足0.7元的收购价,因为这足够满足其投资收益了。

天冬苗的热销,与其下游药材价格走势密切相关。从2013年开始,天冬价格持续走高,最高时干货价格暴涨到每公斤120元。福绵区樟木、成均、沙田等镇的农户纷纷扩大天冬种植,其中钟贵成农户发展40亩天冬种植,两年收益达到300多万元。

财富的示范效应不断溢出,现在玉林的天冬种植已经从传统的兴业、福绵主产区扩展到玉州、陆川、北流,并辐射到贵港、梧州、贺州等地。玉林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天冬产地,产量占据全国半边江山,每年在中药港销出的天冬达到2000~3000吨,号称天冬王国一点也不为过。

财富源头是缺口

记者向业内人士咨询了解到,天冬这波持续5年的行情不是毫无缘由的,药品珍贵、市场缺口、产品改良是解读这波行情的关键词。

据了解,天冬的块根可以入药,在中医中去热中风、保肺、治湿疥等方面效果明显,现代医学则证明了天冬含有多种有药用及保健价值的物质。所以其不但在国内有强大的需求,每年也大量出口到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现在其属于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出口国外的紧缺药材品种,市场潜力大。

另一方面,天冬在2012年~2013年曾供过于求,价位低落到每公斤16.5元,而天冬成本价至少需要35元,这样的低价使产地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农民的种植热情受挫,市场的巨大缺口,从而导致2014年~2016年天冬价格暴涨。2016年价格上涨到100元以上,大户库存迅速消化,造成2016年库存偏紧,而天冬收获期需要2~3年,恢复原来的产量并不容易,而这也是导致天冬行情持续的原因之一。

玉林的药农是这波行情的最大受益者。天冬分为大天冬、小天冬,覃展定现在所种的天冬叫天门冬,属于大天冬品种,其优点是根系发达,根部结果多,肥大有肉,抗病力强,管理简单,株产药材最高可达7.5公斤左右。

2013年以前,玉林以发展小天冬为主,相对野生天门冬来说,产量少、市场价值低,然而野生天门冬随着野外资源的枯竭,市场缺口越来越大。福绵区樟木镇福龙庄村农民瞄准市场机会,成功驯化野生天门冬变为家种(人工育种),其每亩干品产出1200公斤,而小天冬亩产干品才500公斤左右,两者相比,天门冬在药用价值、产量上都明显占优,敢为人先的玉林药农得到市场巨大的回报。

不盲目才能吃到蛋糕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市场不可能永远让天冬的高价高收益持续下去!从2016年开始,随着前几年发展的新产区进入收获期,天冬的价格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从每公斤干货120元跌到100元以内,到今年下半年,玉林本地收购价已经跌到60元至65元左右,比高峰时期整整跌去了一半。现在种植天冬虽然仍有较好的收益,然而按天冬投资商赵书平的看法:天冬已经从黄金时代过渡到白银时代,必须科学种植,才能挖到真金白银了。

赵书平等市场人士分析,天冬短期不会大幅跌价,但自今年起往后几年天冬的新增量会逐渐增加,预计明年价格还会下跌,但是跌幅估计不大,只要不跌破收购价40元/公斤的底线,种植户都不会有亏本之忧。

种植大户钟凤文建议,天冬种植还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有志于种植的农户要贮备足够的技术,否则种出的产品不合市场要求,根本卖不出去。钟凤文参观了覃展定的新产地后,给出了95分的高分,“管理科学,技术规范,这样育出的苗才是上品。”他建议覃展定以苗场为基地,发展周边农户一起抱团发展天冬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效应取得最大的市场效益。 (记者 邹江)

原标题:财富效应显现,种植热潮高涨 天冬产业进入过剩时代?专业人士建议,科学种植,抱团发展

责任编辑:覃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