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听财神爷讲故事

财神爷不仅掌管天下财富,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喜欢讲故事的慈祥老爷爷。他以前讲了很多故事,只是时间过去太久,人们都淡忘了。今天,我们再重温一下财神爷以前讲过的那些故事。

学鸭子走路

说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个人叫大朗。

大朗非常想当村长,可是怎么才能让村民们都服他呢。

他左思右想,看到一只鸭子从旁边路过,顿时计上心头。

大朗对村民说,以后我们要学鸭子走路,我们像人这样走路,都走了几千几万年了,再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

听大朗说完,村子里一片哄堂大笑,村民们都笑他傻。

大朗说,你们才是傻子,我们要敢于学习一切动物的优秀文明成果。

村民说,鸭子只是禽兽,只是畜生,哪有人学畜生的道理呢?

大朗把脸一仰大声说到,你们这是妄自尊大,只有谦虚才能进步,人面对禽兽更应该谦虚。

村民说,你说说鸭子这畜生那点比我们人好吧。

大朗二话不说,就拿了个鸭蛋过来,举着鸭蛋问大家:你们能下出来这个鸭蛋呢?村民说,我们不能。

大朗得意的说,这就对了,既然你们连个鸭蛋都下不出来,为什么还不谦虚地向鸭子学习呢。

大朗越说越激动,他看着手里的鸭蛋,心里对会下蛋的鸭子崇拜得泪流满面。

村民疑惑不解的问,我们只是下不出来鸭蛋,可为什么我们要学鸭子走路呢?

大朗继续说,既然我们人连个鸭蛋都下不出来,说明鸭子一切都比我们好,我们一切都不如鸭子,我们走路自然也不如鸭子。所以,我们向鸭子学习,要从最简单的学起,先学鸭子走路。等简单的学好了,再学鸭子下蛋这样复杂的技术。大家不要怕,即便以后我们学不会下蛋,我们也可以市场换技术,让鸭子在我们这里建厂下蛋卖给我们,我们都去给鸭子爸爸们做铲屎工。

村民们虽然觉得大朗的话哪里不对劲,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沉默了一会,突然有些人激动的说,大朗太伟大了,我们要推举他当村长。其他人也跟着随声附和起来,纷纷表示大朗会是个好村长。大朗如愿以偿地成了村长。

之后,这个村里的人,就成了鸭人,他们不仅学鸭子走路,还学鸭子说话,鸭子的一切,他们都学习得惟妙惟肖。

有时候,有的村民会犯嘀咕,他们说,咦,奇怪了,我们好端端的人,怎么就变成鸭子了呢?

大朗听了,就会呵斥他们说,你这是否定和破坏我们的伟大变形成果,鸭人哪里不好了?我们鸭人,既不能在鸭爸爸面前妄自尊大,更不能在人类余孽们面前妄自菲薄。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过大朗。

村里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伟人。

把胎盘养大了

傻子的老婆生了个孩子,傻子把孩子扔了,把胎盘养大了。

周围的人,非常震惊。就问傻子,你这是干啥?你是不是有病啊?

傻子说,我在解放思想。

给肿瘤过生日

傻子长了个肿瘤。

他就把所有的营养都供应给肿瘤,停止了对身体的营养供应。

于是,傻子的肿瘤长的越来越大,身体萎缩得越来越小。

颜回非常不解的问傻子,你的肿瘤怎么越来越大?

傻子得意的说,我在发展生产力。

颜回又问,那你的身子怎么越来越小了呢?

傻子说,我在解放生产力。嗯,你可能不懂,我解释给你听听。我的身子如果也需要营养供应,就会影响肿瘤的生长。这样一来,我的身体,就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所以把身体的营养拿出来供应肿瘤,这便是解放生产力。

颜回觉得更奇怪了,继续问傻子,难道不是身体比肿瘤更重要吗?就好比所有的人都认为命比钱重要那样。

傻子说,认为身体比肿瘤更重要,认为命比钱重要,这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已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生产关系的革命。

颜回又问傻子,你想把肿瘤养多大?

傻子说,把我所有的身体都变成肿瘤为止。

颜回说,那得花很多年吧?傻子答道,是的,几十年是需要的。

颜回问,到时候等你完成目标了,你想干啥?

傻子说,那时候,我整个人都会变成瘤子了,我想给我的肿瘤过个生日。

颜回问,你在生日上会许个什么愿呢?

傻子说,我希望人人都夸我长的漂亮又聪明。

体制

有个厂长开了个工厂,雇佣了一个经理帮他管理工厂。

厂长给经理一个月开两万块的工资。

厂长监督经理干活,经理在厂里表现很积极。厂长不在的时候,经理不仅不抓生产,还搞破坏。

厂长又不能一直盯着经理,不然他也不需要雇佣经理管理工厂了,那等于是他自己在管理。

在经理的破坏下,工厂的效益一落千丈,濒临破产。

厂长非常苦恼,问经理是怎么回事。

经理说,经营不善一定是体制问题,只要厂长别老管着他,把厂子一个月两万块承包给他,他保证能把厂子生意起死回生。

厂长说,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抓就死,一放就活?

经理神秘的笑着说,是的,体制改革最灵了。

厂长没办法,经不起被经理这么搞破坏,自己还那么操心,反正厂子也快破产了,不如就把厂子一个月两万块承包给他好了。

以前是厂长每个月发给经理两万块工资。

改制后就是经理每个月发给厂长两万块承包费。

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兴旺,一年赚了一百万的利润。除掉给厂长的承包费,经理一年能净赚九十八万。

第二年,经理就花几十万把厂子收购了。

可怜的厂长下岗了。

厂长非常困惑,有天就跟经理喝酒,问他里面的学问。

为什么同样的厂子,同样的人,怎么改制前就死,改制后就活呢?

经理说,你是真傻啊。那是因为给你赚钱,不死我也得把工厂弄死,等你熬不住了,就会把厂子承包给我,再白菜价卖给我。把你的厂子变成我的厂子,我为自己赚钱,当然厂子就活了。

(0)

相关推荐

  • 长沟铁木加工厂

    长沟铁木加工厂属于社办企业,1958年大跃进,长沟.南张.二十里铺三个地方组建高级社,在长沟组建了这个厂子,占地4亩多,位于长沟村中街,当时有工人100多人,主要是加工铁器.木器方面的简易的生活和生产 ...

  • 记忆中那群鸭子,与一个男人有关!

    每当看到在水中觅食的成群鸭子,总会想起远去了好几年的爹.爹从新疆勘地质矿参军复员回来后,在队里出工分时,右脚被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深深地砸伤,从此落下了腿脚不方便走路的祸根.因为一家之主一大家子人的生 ...

  • 美食:鸭蛋怎么腌制才出油,只需注意四点,保证个个流油让你吃了还想吃

    想吃咸鸭蛋,去超市买了些回来,吃上一口真的是非常咸,蛋白还很硬,和我姥姥腌的简直没法比,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买过外面的咸鸭蛋,打电话给我姥问她怎么腌鸭蛋好吃出油,我姥告诉我选鸭蛋要选在河边散养的鸭子下的 ...

  • 棒针鸭子和鸭蛋宝宝

    棒针鸭子和鸭蛋宝宝

  • 被曝光的广西海鸭蛋:一剥开就有红油流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广西海鸭蛋真正意义上的火了,它的含油量几乎是普通鸭蛋的2倍之多,剥开蛋壳掰开以后,看到里面满满的油都流了出来.大家都知道,腌制的鸭蛋当然是油越多越好了.所以小编看到那个画面的时候,口水都忍不住流了出来 ...

  • 七盏灯丨秉性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这篇文章可能很长,但我仍忙里偷闲地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故事琐碎但画面感很强,每读完一段,就像一幅长画卷在慢慢展开,将小镇生活娓娓道来,犹如一幅现代乡村 ...

  • 韩雪丽:困惑(17)欣赏世间一切美好,而不必非要拥有

    困惑(17)欣赏世间一切美好,而不必非要拥有 韩雪丽 困惑-不解 刘文静还是没拿定主意,她知道,和谢梅也不能聊太多,毕竟人家是上班时间,而且,她是这家公司的,人家介绍你来,也是帮了忙.再聊,能如何,她 ...

  • 潘秀兰【散文】听老爸讲故事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听老爸讲故事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老爸39岁喜得小女,妈妈 ...

  • 听文物讲故事|清代功臣画像国内仅存两幅,你认得吗?

    为了表彰功勋显赫的武将,中国历史上,一些封建帝王如汉明帝刘庄.唐太宗李世民.清高宗乾隆等,会下令让画师绘制功臣像,张贴或悬挂于重要的殿堂之中.天津博物馆就收藏有两幅功臣像.这两幅画像可不一般,是国内目 ...

  • 大年初五听故事 图书馆的狮子

    今天的故事叫<图书馆狮子>,作者是米歇尔·努森,美国知名的童书作家,在图书馆工作多年,她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神奇地方,它的大门始终敞开,欢迎所有的人光临. 在这本大大 ...

  • 听外婆讲故事之河洛康家

    距九朝古都洛阳70公里外坐落着一座小山城,城里有山也有水,那山虽不高却绵延不绝,那水穿城而过奔入黄河,这样一座小城在九朝皇城边儿上矗立多年,自然也孕育了不少人杰地灵.跨越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中原三大 ...

  •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

  • 每次听他讲故事 都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一直努力 为了与你相遇 以前很想把身边所有的朋友写一遍.常常细碎生活,不知如何宏观下笔,每篇文章里可能都会读到他们的点滴,他们的故事,因为我常常无法与他们分离,他们就这样在我的生活里,如胶似漆的存在. ...

  • 听文物讲故事|“野意火锅”:火锅人人爱 皇帝不例外

    对于火锅的喜爱可以追溯到古代.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藏的一件乾隆年间"银镀金寿字火碗",是清宫御膳食用火锅器皿之一.火碗由盖.碗.底架和酒精小碗组成.碗盖为圆弧形,上分三层,分别用錾刻 ...

  • 听文物讲故事|薄如蝉翼、轻若烟的素纱单衣:古代丝织业的奇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件1米多长的衣服重量竟不足一两,衣服叠十层放在报纸上,仍能清楚看到报纸上的文字和图片. 这是曲裾素纱单衣(原文物).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在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着堪称国宝级的 ...

  • 那年那月那些事——听父辈讲故事(之五) 文/紫燕笙歌 诵/穆建西

    易水寒文学 那年那月那些事--听父辈讲故事(之五) 文/紫燕笙歌 诵/穆建西 1973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刘进禄凌晨三点就起床了,从锅里摸出几个玉米面菜饼子,揣进怀里,摇着了拖拉机,直奔北京方向开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