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室的故事|孩子做事3分钟热度,可能因为父母经常犯这个错
问题:做事总是3分钟热度
最近,我们机构有一位患者刚结束了心理干预。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今年23岁,先后被外院专家诊断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在她接受我们心理干预临近尾声时,我们发现她喜欢心血来潮地给自己树立一些目标,却经常3分钟热度,虎头蛇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来说,这个患者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是有期待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变得优秀。所以情绪较好的时候,她会冒出很多想法,也会做出一些简单的计划。
但心里想是一码事,做又是另一码事。她经常光有想法和计划,但行动启动困难。又或者采取了一些行动,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动作非常慢。有时便错失了一些机会,也难以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
没过多久,她的兴趣和动力就消失了,不想再继续努力。到头来,目标一大堆,但几乎没有一个能实现。
一开始,患者对这个问题没有察觉,认为自己主要是因为病了。只要情绪症状消失了,以后学习、工作都不是问题。而且,正常人不是也有不少人做事“3分钟热度”吗?
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完全与情绪症状有关,而是一个隐患,背后估计有叠加性心理创伤。做事若总是缺乏耐心、恒心,是很难取得成就感和充实感的,也容易令她在学业和事业上受挫,产生负性情绪。当挫折多了,负性情绪积累得越来越厚,病情就可能复发,即使不复发,无法对一个人生目标持久地努力和付出,实际上,也是很难获得成功和成就感的。
在我们的引导下,患者慢慢有了觉察。但她自己也很困惑:我明明知道做事要坚持,但我就是缺乏持续的动力,很容易放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根源:5个创伤削弱了持续动力
对于患者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有一些表层原因的。抑郁症的患者一般内心都比较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在成长经历中可能也没有很多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成就体验。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也不太相信自己能完成一些目标。
而且,严重的抑郁症会令患者几乎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行动力下降,有疲惫感。在病情大幅度好转之前,他们确实很难实现较高的目标。
不过,通过对这位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对其心理的了解,Lucy认为她的做事动力不足背后,应该还有一些更深层面的心理创伤未处理。
后续,催眠治疗师Lucy对她进行了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果然发现了5个相应的创伤事件。
其中,有一些创伤事件相对较小。
比如,患者5岁时在家里练习写字,妈妈催促,她只好加快速度,但字迹潦草,被妈妈骂了一顿(这个创伤前期已经得以修复)。后来在上学前班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小朋友在下面临摹,她不敢写快了,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临摹,结果直到下课,她的字还没写完,又挨了老师一顿骂。
年幼的孩子的归因是很简单的,她泄气地想:无论做得快、做得慢都会挨骂,以后干脆随心所欲,自己爱怎样就怎样。
简单地说,从那时起,她的妈妈和老师比较粗暴的、缺乏引导的教育方式,令她的做事动力有所削弱。
还有,患者小学四年级时参加了学校跑步比赛。她本来不擅长运动,也缺乏拼搏的动力。但赛前很多老师、小组的同学为她打气,她很受鼓舞,好不容易调动了积极性,决定这次拼劲全力。
后来她真的表现得很好,超过了另一小组一位平时跑步成绩不错的女同学。患者本来很开心,可后来那个女同学被她同组的同学奚落、埋怨了,在旁边委屈得大哭。
这其实并不是患者的错,但这个情景让她一下子愧疚不已,产生了错误的归因,都怪自己表现得太好,并隐隐形成了一些片面的认知:以后做事不要拼尽全力,不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这其实并不是患者的错,但她一下子愧疚不已,产生了错误的归因,认为是自己表现太好的结果,并隐隐形成了一些片面的认知:以后做事不要拼尽全力,不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面这些创伤都是相对轻微的,不再一一列举。而关于这个问题最重大的、患者印象最深刻的心理创伤竟然是来自于父母的屡屡食言。
在深度催眠下,患者清晰地“看到”一个场景。
“我大概五年级的样子,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发呆,心里很烦躁,也很难过。因为,爸爸妈妈总是答应带我去旅游、去玩,我很期待,很开心,还做了很多计划,要去买什么,准备什么,还一天天倒数。但最后,爸爸妈妈总是说话不算数,总是放我鸽子!”
后来,治疗师Lucy再深入地问一些细节,发现原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所以父母没法实现诺言。当然,有时候也因为父母主观上的轻视,找各种借口“放鸽子”。
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令患者非常难过,她变得很消极,认为大人说的话全都不可信。
而且,为了避免总是产生心理落差,她决定要冷漠一些。再也不要满心期待了,更不要去做计划和准备了。就算是她自己给自己定的承诺和目标,她也不愿意抱有太大期待,自然也不太愿意付诸行动。
在深度催眠下,Lucy一一修复了5个心理创伤,并给予了积极的认知干预。后续,我再一步在她的意识层面进行强化的认知干预,引导她明白:如果想变得优秀,设立目标只是第一步,还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尽力而为;但尽力后,不必太在乎结果与得失。这也是我经常说的“积极努力,顺其自然”。
我又专门对患者的父母进行家庭干预。
她的父亲有点尴尬地笑了:“是是是,是有那么一回事。那时候我们也不懂,有时没多细想,就答应了孩子,后来发现其实无法兑现,也不知道要跟孩子好好解释。有时她闹得不行,我们就带她去逛动物园,后来她经常埋怨,为什么总是去动物园,烦死了。”
此次心理干预的效果很好。她的父亲反馈:“以前她给我们感觉懒懒散散的,很依赖。比如自己点了餐从不自己取餐,每次都要让我去。最近这几次她都自己主动去拿,感觉她做事的动力调动起来了。”
患者也开心地说:“我觉得活力全都回来了,好像心跳都加快了”。
启示:父母屡屡食言会导致创伤
无独有偶,我们以前接诊过的另一患者小桃,她也和上面那位患者有一样的行为问题,做事3分钟热度,也有几乎相同的心理创伤和心理活动过程。
小桃中考前看中了一双鞋子,妈妈一看,价格挺贵,但不好直接拒绝,就说:“等你考上一所好高中,我就给你买。”
为了这双靴子,小桃变得非常用功,学习成绩一下子从全级80名提升到20名,如愿考到了重点高中。
小桃心花怒放,提醒妈妈去买鞋。结果妈妈板着脸说,“什么鞋子?我答应过你吗?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事!”。小桃提了好几次,但都被妈妈怼回来了。
小桃太太太太失望了!她心里想:我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妈妈竟然不认账,所以努力有什么用?后续她即使有想做的事,也条件反射地认为做了也没有意义,很快失去兴趣。
点击回看小桃的案例:
【真实病例】21岁少女患上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真正根源竟然是儿时与姐姐们玩的游戏(上)
【真实病例】21岁少女患上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真正根源竟然是儿时与姐姐们玩的游戏(下)
可能有人说,这是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孩子便有样学样,长大后自己说的话也不算数。
从表面看,这种朴素的、老百姓总结的道理确实没错,也有警醒意义。
但到底父母说话不算数时,对孩子产生了什么具体的心理影响,孩子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呢?而且,很多人其实懂得做事要坚持,但就是做不到,这又该如何快速地消除这个不良的行为习惯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并较快地解决难题。
在生活中,3分钟热度的人随处可见。心血来潮时像打了鸡血,制定一连串计划,雄心勃勃。但过两天热情就蔫了,人也懒了,再无下文。
以上的两个例子就有助于我们对这类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深入理解。
希望有这类问题的读者要加强自我觉察。虽然,我们在意识层面(也就是外显记忆)无法精准地找到内隐记忆中的相应的心理创伤,但可尝试仔细地识别、梳理自己从“定计划”到“失去兴趣”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找到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些错误观念和认知。
比如,是不是如上面两位患者一样,认为即使努力了也没意义?是不是对目标不敢抱有应有的期待?还是有其它的错误认知?
如果能识别到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加以纠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中的方法之一。
还有,这两个案例启示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遵守承诺,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的体验和消极认知。
千万不要认为小孩不懂事,随意糊弄、哄骗。现在孩子2、3岁就开始有自我意识,如果是他们很喜欢的、很期待的事,往往非常较真。大人的承诺他们会记在心里。
当父母对孩子许诺的时候,他们会满心期待,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想象,这给孩子带来明显的、愉悦的情绪体验。而当父母“放鸽子”时,情绪像过山车一样突然低落、沮丧。这前后强烈的情绪反差很容易会令孩子形成心理创伤。
当然,如果大人能够耐心引导,解释这是因为某些现实因素,然后给出一些弥补或解决办法,并懂得与孩子共情,这往往能够抚平孩子的创伤。但更常见的是,父母并没有这个意识,忘了就是忘了,不行就是不行,“用不着跟孩子解释那么多”。
还有,父母失信多了,孩子会把父母拉入信任黑名单。他们不再信任父母的教诲,更不用说父母所讲的大道理了,对父母越来越不认可,亲子关系恶化,这又为日后他们遇到重大困难不向父母求助埋下一颗大雷。
当困难越积越多,他们无法解决时,很容易精神崩溃,罹患精神心理障碍。这就是我常说的,很多父母责备孩子遇到校园欺凌时怎么不告诉自己,却毫不反省自己曾让孩子多么失望。
希望这个催眠室的故事能令父母们有所警醒,如果发现自己也曾经对孩子食言,可以在孩子情绪平稳时真诚地道歉,理解孩子当时的失望和愤怒,并做出一些孩子认可的弥补。这有助于缓解亲子关系,加快孩子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