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童谣开启我远去的记忆


龚道仁,男,澧县复兴镇人,退伍军人,摄影师,自由撰稿人。近几年在国家一级刊物、著名专业杂志《摄影与摄像》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图片数十幅,著有《摄影与摄像实用手册》、诗集《士兵》、长篇小说《凡夫俗子》。

古老的童谣开启我远去的记忆

“推嘎磨,拐嘎磨,推个粑粑吃哈哆,客来打,盖堵哆,客克(去)打,揭开哆,隔壁的王妈来点火,一哈吃了13个,回克打喊肚了不快活,清早跑起来摸水喝,一哈碰到后脑壳。”带着两岁的孙女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唱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儿歌,这古老的儿歌打开了我那遥远的记忆。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辈们为了哄我们这些孩子不哭不闹,唱着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的儿歌,给我们讲述着“野人的故事”、“嘿(傻)宝的经历”。

 野人的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人烟稀少,山下住着一户人家,有一对儿女,大女儿11岁,弟弟5岁。每当爸爸妈妈出门劳作的时候,总是对这对儿女说:

“听话,山上有老虎,我们不在家里千万不要开门,只有外婆来了才能把门打开。”

不料有一天山上下来一个野人,躲藏在他们的屋后檐下,偷听到爸爸妈妈说的话后,假扮外婆来敲门。弟弟听说外婆来了,迫不及待地就去开门,姐姐去阻拦都来不及。

姐姐看到野人装扮的外婆一点也不象原来的外婆,就问:

“外婆,您手上怎么有毛啊?”

“外婆怕冷,穿了一件皮衣。”假外婆回答道。

“哦,外婆,我给您搬椅子座。”

“不座椅子,我屁股上长疮,给我把斛桶搬来座座”假外婆说道。

那斛桶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以前的衡量器。口小肚大四方角,一斛10斗,可装大米约120斤左右。那假外婆座在斛桶上,屁股上的尾巴在斛桶里摆得清响,姐姐问道:

“外婆咧,斛桶里是什么作响?”

“今天碗豆吃多了,在放屁呢。”假外婆说道。

这时的假外婆肚子早饿了,恨不得马上吃了他们俩姐弟。于是心生一计,要跟两个姐弟玩捉迷藏的游戏。

玩着、玩着,弟弟不见了。姐姐问道:“外婆,弟弟呢?”

“藏着呢”外婆说。

“你吃的什么?”

“碗豆呀。”

插图/余习兵

假外婆掰下弟弟的指甲递给姐姐。机智的姐姐一看不对头,便对假外婆说:

“外婆,您先歇一会,我给您烧茶去。”假外婆正想喝茶呢。

姐姐找上一根绳子,拿上火叉先放在楼上,然后烧了一满壶开水,悄悄地提上小木楼,用尽全身力气将木梯掀翻在地。

假外婆吃完弟弟,正想水喝,只听得姐姐在楼上喊道:

“外婆耶,您来喝茶。”

假外婆发现姐姐在楼上自己没法上去,姐姐放下一根绳子,叫她綑在脖子上,然后顺着往上揪。

假外婆快揪上小木楼时,姐姐猛地将开水淋于假外婆脸上和脖子上,然后用火叉猛戳,假外婆终于露出了野人的尾巴,现了原形。被年小的姐姐用开水和火叉赶走了假外婆,姐姐自己的聪明与机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嘿宝的经历

从前有个嘿宝(傻子)叫二狗,家里还有个懒圣皇的娘。

一天,他娘叫二狗去对面的外婆家借一把锹来挖泥,这二狗一路向外婆家跑去,口里不停地念:锹、锹、锹。半路上遇到一条水沟,他使劲大喊一声:

“日的嘿!”一跃而过。到了外婆家对外婆说:

“外婆,妈叫我来借日的嘿呢。”

“么的日的嘿?我怎不晓得呢?”外婆说道。

“是妈说的,叫我来借日的嘿的,怎么没有?快快给我找呀,要我马上背回去呢。”嘿宝二狗死活缠,拉着外婆衣裤要日的嘿。那时百姓家里都很穷,就穿一条裤子,没有皮带,是用布巾子系的。经嘿宝二狗使劲地一拉一扯就掉下了,外婆急忙去搂裤子,并给了二狗一个耳光,骂道:

“锹、锹死的二狗,你究竟要么的个沙?”

那二狗一个激灵,终于想起来了。

“是要锹、锹—— 妈妈要我来背锹的。”

外婆终于弄明白了,是要二狗来借一把铁锹去挖泥巴。

当二狗将锹背回来时,那个懒圣皇的娘正在睡觉。他以前听娘说过,水咕泡泡就将鸡蛋打在水里,等熟好后就可用叉叉捞上来吃。刚才背揪回来时,那水沟里正咕泡泡呢。于是,他在鸡窝里找了两个鸡蛋,背上扬叉(用来叉草的农具),到那沟里边煮蛋吃去了。

插图/余习兵

想起嘿宝二狗去水里煮鸡蛋,就想笑,笑得我联想起另两句谣歌:

好吃佬,跟马跑,跑到河里吃咱草,马打屁,闻香气。

说扯谎,就扯谎,三十的晚上在月亮,聋子听到了,瞎子看到了,哑巴就叫喊,瘸子就开赶,赶到淤泥湖,摔得灰之噗。

古老的童谣唤醒我童年的记忆,想念起那失去的童趣与快乐。

如今的童歌多的是,要叫我记住的只有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真奇怪、真奇怪………”

还有“两人打电话呀,喂喂喂!……”

这时,孙女对那金黄的桔子喊着:“要吃果果,吃果果。”

又使我想起另一首民谣:金果果,银果果,庙里打鼓穿梭罗,梭呀梭,燕家窝,燕呀燕,摆铜钱,摆呀摆,八斤拐,八呀八,吹唢喇,唢呀唢,唢完了。

古老的童谣在远去的记忆里回荡,如今的童歌让我们这些上世纪五、六年代的爷爷、奶奶无所适从。

我们大家都要记住这将要遗忘的童谣吧。

公众微信号关注:城头山视窗

主编微信:城头山视窗 ;《城头山视窗》,一份关于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刊物!

(0)

相关推荐

  • 走进那片苜蓿地, 外婆给我讲起童谣···

    走进那片苜蓿地, 外婆给我讲起童谣 文/山风微微 紫蓝的花海,滚过梦境 在这片花海我不能醒来 夏风激情荡漾 朵朵小花 芳香四处飘散 一个久远的味道 活跃舌尖,溢出津津回忆 一个年代久远的三月 四处荒芜 ...

  • 【散文】回忆我的外公|许劲松

    回忆我的外公 ● 许劲松 我的外公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历经三朝算是高寿了.如今已去世30余年,我对他的印象逐渐模糊了.最近,因为与女儿同题作文,他竟在一瞬间闯入 我的记忆,流泻于我的笔尖. ...

  • 张振勇:童谣里的“外孙狗”/邵东县作家协会荐稿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童谣里的"外孙狗" 张振勇 修成石拱桥的张家坝让往来行人方便安全,即使我一人往返,外婆不必 ...

  • 我记忆中的东北老家(一)雪

    讲那过去的故事 我出生在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因家中变故在七.八岁间随母亲回到了母亲的老家--现在我生活的小城.现已到了不惑之年,但忆起儿时在东北老家生活的情景却也还是能让我兴奋不已.在一家三口闲聊之时 ...

  • 远去的记忆:鲁史古镇

    古镇地处临沧市凤庆县,从临沧坐中巴一个半小时到凤庆,然后凤庆再坐中巴进山二个多小时到达,沿途风景上乘,不会寂寞,时有亢奋---蜿蜒山下乡道,植被丰富,山坡下俯瞰浪沧江(实为一座大水库). 古镇地处偏僻 ...

  • 远去的记忆——水沟前

    水沟前                                            刘述涛 这天底下有多少很雅很雅的文字,可以拿来作为地名的命名,可吉安人却偏偏喜欢用"水沟前&qu ...

  • 剃发,东亚各国远去的记忆

    作为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孝经>所记载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在古代的东亚各国,蓄发一直是他们独特区别于其余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随着时代的 ...

  • 何桂珠║童年,远去的记忆

    ︻桂珠日记︼ 童年是记忆深处的一颗火种,在某个时刻就会突然燃烧起来.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倒叙的写作顺序.倒叙可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倒叙与顺叙间 ...

  • 【听】主播:松兰为您重温一代人远去的记忆——儿时的记忆(螺丝糖)| 上官云儿

    儿时的记忆 -----螺丝糖  上官云儿               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七彩缤纷的梦,让人为之留恋:让人为之向往:童年生活中的一幕幕总会给自己的童年留下一个个特殊的记忆.然而岁月如梭时光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远去的记忆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远去的记忆 文|周纪合 1976年我在渭南中医学校上学期间,学校安排"开门办学",我和另外两名同学来到富平县流曲公社簸掌大队医疗站和群 ...

  • 【原创首发】《六一 我们远去的记忆》

    六一,我们远去的记忆 文/李小平 清晨,上班的路上,满大街都是大人牵着小孩子去化妆的或是化好妆的,看着他们精灵活泼又稚气可爱的样子,有点眼红他们,很想在朋友圈祝自己"儿童节快乐", ...

  • 传统手工织布与远去的记忆

    提起织布,总让人想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场景.织布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历史长河中织布手工艺也曾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后随着工业化的大生产已经让昔日的民族手工纺织技艺渐渐远离 ...

  • 可记得?烟台山下的朝阳街和所城里,那些远去的记忆

    2021年02月08日 09:20:06 来源:胶东在线 0人参与0评论 朝阳街航拍图 所城里航拍图 每座城都有自己的专属气质.600多年的卫所古城和100多年的朝阳街,是烟台的根与魂,一街一城,在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