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为什么”能鉴别出新老?
说到瓷器的新老问题,很多收藏爱好者就觉得瓷器新老自己说的算、亦或是所谓专家说的算,甚至有些人觉得瓷器新老没有界线。
很多时候拍卖公司或民间收藏爱好者在鉴定藏品的时候,总爱编故事,很多收藏爱好者不知道,每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东西的新老是前提,而且是要有证据和科学性的。
出土、出水古瓷,一般都会有土沁、水沁现象,这些土沁、水沁有的会形成结晶,任你洗刷也不会掉,土沁又称“土咬”,是墓坑中泥土与釉面接触,日久生成的结晶。
有的直接通过破口气泡进入,有的沿着裂纹空隙渗入,有的会沿着气孔慢慢渗透釉面,在显微镜下,一目了然。
出土、出水器,釉面都有自然的老化特征,这也是千百年来,在墓坑环境,一定的温湿度下,所产生的釉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内容丰富,变化多端,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也异常美丽。
比如:死亡(过渡)气泡、结晶花、几何纹、开片纹、陨石坑、牛毛纹、结晶体、钙化斑等等,内容丰富,影像灿烂美丽…
用肉眼观察古瓷得出的鉴定结论往往会遭到质疑,但这并不是说眼鉴的不可靠,只是不同质疑人和认同人的、知识与眼力水平高低造成的结果,如果鉴定人和认定人的眼力达到同一个高度,那他们的鉴定和认知结论一定是一致的。
随着人们对古瓷器物认识不断提高,古瓷真与伪的评鉴过程中,采用的鉴定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古瓷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其釉面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内因也有外因的作用。
古瓷的自然老化现象,有的用肉眼能看出,有的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分辨出来,这是目前鉴定古瓷新和老最有效的方法,它方便易行,使用百倍放大镜即可,准确率也非常高。
做旧只能做在外表而无法做到釉面里边去,人为做旧的东西所留下的痕迹也没有历史的层次感,自然老化痕迹有不可复制的历史沧桑感与层次感(所谓的真品特征)。
一、新老瓷器的光气、神韵不同;仿品只能仿出形似,但仿不出神似,古瓷因年代久远,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宝光。
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其他方法去掉表面的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宝光。
二、新老瓷器的胎土原料不同、胎的生产工艺不同、釉料配方不同;古代制瓷和现代制瓷用的胎土原料、生产工艺、釉料的质地与配方均不同,老瓷器是天然釉料,现代仿品大多是化学釉料。
有些新瓷仿旧虽可乱真,但仔细观察釉面的细微处,仍能看出破绽,人工粉碎瓷土做出的胎和球磨机粉碎瓷土做出的胎有差别;人工和泥与练泥机练泥产生的瓷胎也有差别。
三、新老瓷器的釉面不同;古瓷长期氧化、风化产生的自然老化釉面和新烧成瓷器的新釉面不同,瓷器的釉面犹如人的皮肤,人的皮肤从婴儿、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必定产生不同变化。
为什么法医能从无头案的尸检中确定受害者的年龄?就是根据岁月在人生中留下的诸多痕迹来推断的,理解了这个道理,对古瓷釉面的不同形状的自然老化,作为鉴定依据也就容易理解了。
有人说,现代科技发达,什么都可以仿,对古陶瓷来说,这是外行人的偏见,岁月在古瓷釉面造成的自然老化程度,是现代科技手段根本无法仿制的,正如现代医学还不能将,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返老还童成五六岁的小孩一样。
例如在100倍以上的放大镜下,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瓷器釉面,气泡会呈现完全不同状态,学会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古陶瓷釉面,是鉴定古瓷最好的方法之一。
四、色彩的不同;古瓷绘画用的是矿物质彩,现代用的多为化学彩,古瓷的彩绘,颜色沉着含蓄,彩与胎的覆着粘接自然,但后加彩的器物,加彩的地方色彩特别鲜艳,光泽度强,显得刺目。
五、绘画特点的不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与审美,反映到瓷器的画面上会产生不同的画面风格,古代瓷器的纹饰及器物款识,其画法和刻法多自然流畅,新瓷尽管笔法熟练,但难免生硬、呆板,如同写字一样,可以仿形,不容易仿神。
六、自然老化痕迹与作伪老化痕迹的不同;岁月产生的自然老化痕迹与使用痕迹,和现在做出的痕迹不一样,一般古瓷底足露胎处其胎质有一种熟性,因年久有一些灰尘浸入,但灰尘已吃进胎内,与胎结合紧密。
新仿品露胎处的胎有生性,其灰尘浮于表面,也有的是用胶与泥土混合粘上去的,有些古瓷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而显出独特的颜色,也是仿品所不能及的,出土古瓷上的土锈会浸入瓷质内部,与瓷釉紧密结合,不易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