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之一般家谱的编修方法之与族源相关内容的编修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族源部相关家族的来源,在传统家谱里主要包括恩荣录、祖宗像、姓氏考、源流考等,近年新修的家谱中则变为祖宗像、名人像、名人题词、重要活动照片、姓氏源流考等。如在2015年编修出版的《湖南谢氏通谱》中,祖宗像、名人像、名人题词、重要活动照片,、姓氏源流考等无所不包。其中祖宗像和名人像共有23幅,既有得姓以前远祖炎帝、黄帝、姜尚像,又有得姓始祖申伯像,还有得姓以后祖先东汉巨鹿太守谢夷吾、三国魏典农中郎将谢缵、西晋国子祭酒谢衡、太常谢裒、东郡豫州刺史谢奕、东阳太守谢据、太傅谢安、卫将军谢石、西中郎将谢万、永嘉太守谢铁、车骑将军谢玄、才女谢道韫、南朝宋散骑常侍谢庄、临川内史谢灵运、齐宣城太守谢朓、北宋徐州通判谢能轩、朝散大夫谢志学、南宋右丞相谢深甫、明兵部尚书谢迁等人像;另外还有名人题词12幅,重要活动照片2幅;姓氏源流考则收录在正文第一章“谢姓渊源”中,分别包括“中华始祖”“谢氏来由”“谢姓始祖”“谢姓起源”等部分。除上述外,该谱还有中华谢氏联谊会会徽、湖南谢氏宗亲联谊会会徽、湖南谢氏文化研究宗亲联谊会会歌,谢谢宗亲,会会播协信分不平帅湖南是人口分布示意图,湖南省烟火轮滑研究会“关于同意湖南省谢氏源流研究会加入本会的批复”等多复重要图片,充分反映了该谱编修的全面性和独特价值。再如在具有家谱性质的《中华王氏大典(福建卷)》中,书前收录有其得姓始祖太子晋子乔公像,以及不同时期重要祖先如汉博士谏大夫琅琊祖王吉、东晋开国元勋金陵祖王导、五代十国闽国广武王王潮、武肃王王审邽、忠懿王王审知、福州守城都督王彦复等人的画像,另有当代王姓名人的题词。在随后的正文部分,专门设立一章作为第一章,考证“中华王氏源流”,其中的第一节又是“王氏姓源考略”,分“'王’字的由来与涵义”“王姓的得姓始祖”“显著大姓的多重姓源”和“王姓的郡望、堂号”等考证姓氏来源及其相关文化。第一节之后,又接以“王姓播迁分布”“王姓入闽”和“闽王家族源流”“台湾闽王家族源流”“海外三王后裔”等内容,仅从名称便可知道,其内容与考证家族源流有关。又如在2010年编印出版、同样具有家谱性质的《杨氏命脉回溯》

一书里,书前收录22张与家族重要活动和编者相关的照片,接着是4幅专门与本书所赠的诗、字、序的图片。在之后的正文部分,则用全书4篇中1篇的篇幅考证姓氏来源,而其他各篇都是与家族源流相关的内容。

当然,有些家谱中的姓氏考或源流考并非都能令人信服,也无法自成一家之言,值得商榷之处相当多。如在某部与王姓中开闽王氏一支有关的家谱中,姓氏考和源流考都舍弃传统的说法不用,提出了“新说”。其中,姓氏考提出开闽王氏的姓氏来源于王子成父,而不是来源于开闽王氏前身琅琊王氏公认始祖周灵王太子晋。事实上,这种“新说”中的王子成父原本是指东莱王氏、太原王氏的祖先,目前还看不到除此之外的其他记载。王姓的相关支派出自王子成父这一说法,大约最早由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研究中提出。他在所著《六朝门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会社1951年出版)一书中,罗列了几种太原王氏先祖传说的来源,其中之一便是这种王子成父说。他还说这种说法的出处见于三国魏《王基碑》和唐韩愈《王仲舒神道碑》,其中《王基碑》说家于东莱的王基出自“成父”,《王仲舒神道碑》称太原祁人王仲舒“其先出自王子成父”。《王仲舒神道碑》又进一步说王姓人“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厥后世居太原”。实际上,守屋美都雄的说法只表明历史上有人以为太原王氏有这么一个来源,开闽王氏的来源与东莱王氏、太原王氏没有关系,把东莱王氏、太原王氏来源的说法之一直接移用在开闽王氏的来源上,的确值得商榷。

不仅姓氏考如此,该家谱的源流考尤其是关于开闽王氏在王审知之前的世系问题,也颇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如该谱指出,在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王晔至王审知之前存在世系脱误,这一脱误是在王晔之后,约3代人、80年,3代人的名字应是王晔子王儇、王儇子王淳、王淳子王煜。而在事实上,如果认定王审知是王晔的后代,而王晔又是唐武吂宰相王方庆第五子,世系脱误的确存在,但这个王晔是不是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世系脱误是在王晔之前还是王晔之后,还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笔者在与人合著的《中华王氏通书》的相关部分中曾指出,开闽王氏出自琅琊王氏的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王晔的说法主要见于后世编修的开闽王氏家谱,在至今可见的唐宋时期文献中仅笼统以为与琅琊王氏有关。如今负责市王庙庄所有的唐天佑三年(906年)《王审知德政碑》(即《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载:“公名审如,姓王氏,琅琊人也。后以大祖就禄光州,因家于是郡焉。”

利益通利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的《重修王审知庙碑》(即《重修忠懿王庙碑铭》,该谱引《全唐文》时称《忠懿王庙碑文》,该谱引文中的王审知高祖名字是王煜而非王晔)也说:“公名审知,字祥卿,姓王氏,本琅琊人,秦将翦三十四代孙。高祖晔,唐贞元中,为光州定城宰,有善政以及民,因迁家于是郡,遂为固始人矣。”后世编修的开闽王氏家谱认为王审如高祖王晔就具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其说法实际上具出于木本水源之情而更为具体化的结果。在今天所见反映王方庆家族确切传衍情况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于王方庆名下确实有子名晔,排行等五,官殿中待御史;晔有子名儇,挽郎。但这一王晔不仅与《新唐书·王潮传》和该谱所说的终于固始令不合,而且其官职殿中侍御史官居从七品下,固始县今则为七品,二者的品级也不相合。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再翻阅两唐书《王方庆传》便可知,王方庆大约出生在唐太宗贞观末年,在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去世,他的第五子王晔即使是他的遗腹子,也应是唐代中叶以前人,不可能像前引《重修王审知庙碑》中所说的那样在“唐贞元中,为光州定城宰”。因为贞元是唐德宗年号,相当于公元785—804年,已是唐代中叶以后。由于生活时代并不一致,所以两个王晔为同一个人的可能性极小。

退一步说,即使假定王冥知高祖王晔就是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那么,在王审知之前的世系脱误也只会在王晔之前,而不是像该谱所说的王哗之后。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按该谱这样在王晔之后增加王儇、王淳、王煜3代,那么,王晔就不再是前引《王审知德政碑》《重修王审知庙碑》中所说的王审知“大祖”“高祖”,而是王审知的8世祖了。事实上,在王晔至王审知之间的世系传承情况十分清楚明白,当时的官方史书、碑刻资料和更多的开闽王氏家谱都可以加以证实。如在王审知长兄王潮于《新唐书》的传记中,说“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五代祖晔为固始令,民爱其仁,留之,因家焉”,其中的“五代祖”便是高祖。前引《王审知德政碑》和《重修王审知庙碑》也说在王审知高祖王晔之后,王审知“曾祖友名,赠光禄卿。王父玉,赠秘书少监。父恁,赠光州刺史,继赠太尉。公即太尉之季子也”,或者说“曾祖友,赠光禄卿。祖蕴玉,赠秘书少监。父恁,累赠至太尉、光州刺史。公即太尉之季子也”,世系传承情况颇为清晰,看不出存在脱误问题。更何况《新唐书·王潮传》出自宋代史官之手,《王审知德政碑》是一通由唐朝礼部侍郎于兢奉唐哀帝敕撰写碑文的官方碑刻,《重修王审知庙碑》是一通由北宋福州刺史钱昱撰写碑铭的官方碑刻,三者都因距王审知不远而一向被学界公认为具有最为可信的史料价值。该谱在编写时并没有征引《新唐书·王潮传》和《王审知德政碑》,征引《重修王审知庙碑》时不直接使用至今仍能在福州闽王祠中见到的石碑文字,而是转引由远离唐代的清朝人编写的《全唐文》中的《忠懿王届碑文》,实为不妥。

由上可见,家谱编修的确是大事,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应当仔细推敲,言必有据,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世。尤其是姓氏考和源流考的编修,由于涉及姓氏和家族来源等历史问题,更应该乎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传统说法充满敬畏之心,一味地标新立异只会有损于所修家谱的价值。同时,由于所修家谱是面向广大族人的传世之作,不应是主编个人好恶和观点的放大,要经得起族人和历史的检验,因此,在为考证得出结论时更应慎之再慎。

2021/7/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