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画显露出古意雅致的格调与品味
董菲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洛阳市第八届青联委员
近阶段中国画全国展获奖入展经历:
作品《依花听风》在“写意·苏州”(花鸟篇)中国画双年展中获入会资格;
作品《清秋寒翠》在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获入会资格;
作品《雨林之恋》入展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听雨》入展国风盛典——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秋之韵》入展“金城流韵——21世纪新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作品《潇湘秋晚图》入展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潇湘秋晚图二》入展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作品《云龙苍柏》入展“出彩郑州”全国第五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作品《南国飘香》入展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
作品《苍龙游天》入展2019“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展。
清心自在 芳菲可人
张建京/文
大抵上,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先天因素与后天发展相关联,而每个人的爱好或是事业却也在机缘与宿命中可遇而不可求。
记得我1990年参加工作的,当时在大院的子弟学校做美术教师,经常参加区里组织的美术教研活动,便认识了美术教师中的前辈杨智晓老师。一位朴实真诚,谦和慈爱,心灵手巧的老师,也知道了她有一个喜欢写写画画的九岁女儿叫董菲。
董菲,当下颇受洛阳书画圈许多朋友关注与认可的青年画者。就在这样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里成长起来。妈妈的艺术基因自然充实在董菲的血液中而散发开来。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任教于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女承母业成为一名美术教师。课余时间迷恋着中国书画。
千禧年前后,又南下羊城,授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方楚雄先生。中原文脉的滋养,家庭教化的潜移默化,在学习中国绘画过程中,她选择了以中国花鸟画为创作题材。她珍惜这次求学进修的机遇,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往返在南国丛林植被的写生中,锤炼造型与线条的质量,发韧而萌起。
还记得那时,她回洛阳时会拿她的写生练习作业到学校来找我看,当时是典型的方楚雄风格,南方的植物为题材,以线为主的勾勒晕染,学习得踏实认真。也因此,使董菲的绘画起步,没有受到洛阳那种“早知不入世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的地域局限性的影响,而另辟蹊径,取法岭南,而初露端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离太久的学院良好学习环境,董菲的学习与创作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有些迷失与彷徨。对于每一个学习中国画创作的画人来讲,认知与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意味着为艺之路的未来发展状态与创作格调。
董菲在南方求学归来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焦灼不安与瓶颈期,但是这却也使她对于中国书画的学习进行较为深刻的反思,从而逐渐明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逐步确定了以书画兼修,深入传统的学习方式,重新认识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形态,在经过一段困惑与无奈的时间之后找到了重新起航的航线——以书法入手,书画兼顾,转益多师,初步确定了以元人意趣呈现的书卷气、文人气的创作风格。
近几年,董菲的中国书画创作多以此方向而展开,书法以小楷为主要表现书体,寻二王一路,兼顾赵孟頫、文征明的小楷风格,勤习精研而有风貌,秀雅明丽,古趣清新。而对于中国画的学习,多以宋元为摹本,反复研习临摹,以古为徒,显露出古意雅致的格调与品味。
在书画创作中,气息沉静,不激不励,一丝不苟,笔意稳健而洒脱,意到笔到,力求无一处荒率。在工写之间,呈现典雅优美的风尚,在水墨之间体现书卷幽境。
董菲醉心于此,展卷染素,渐入古人门径,寻求艺事之师心。传摹写意,初得心机,而得传统之不尽之门,生发而去,积学储艺中渐得佳趣,期可得大成也。
董菲年轻,探索国绘之传承,静心出蹊径,扎实内敛,广博为艺,近年来,每得闲暇便北上南下,求艺切切,积土为台,积水为渊,有画理规矩在心,意趣盎然,必将自出机抒,在草木葳蕤间可见清心自在,芳菲可人耳。
心怀芳菲,一路锦绣。董菲慧心雅质,沉静坚定,可期时日,终会明媚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