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故事:六石风云
六石风云
嵩峰山人
01
诗曰:
磊磊六石铸忠魂,嵩峰高山屹心头。
旷世珍宝藏锣城,各路英雄显身手。
沧海桑田已变幻,忠肝义胆自古有。
热血染红红土地,无名英雄现笔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初春的下午。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广丰锣城嵩村郑氏氏族居住地,一个叫“堂口”小村庄外水口(入口)处。高高的香樟树下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位十一二岁的小男孩。
男孩身后这棵樟树长在清澈的小河边堤坝上,约有两个成年人方能合包的粗大树干,大树枝繁叶茂,高高的树冠上筑有一个巨形鸟巢。大树干靠小河这面一人多高的位置长出一根横枝,这根横枝长得特别奇怪,它先往下斜弯一两米,然后横向在小河上向对岸延伸,就像架在小河上的一座独木桥。
这条横树枝意义非凡,原先嵩村郑氏从浙江江山峡口有个叫“高滩头”的地方迁居到广丰,并非居住在堂口,而是在小河上游两三公里嵩峰山山脚下居住。某年郑氏开族女主人在小河里洗衣服,突然山洪暴发女主人被大水冲走。当时无人在场,女主人在水中漂流了几公里,终于抱住这根粗大的横在河面上的树枝得以生还。(另有一传说人已冲走,只有树枝挂了一大把女主人的头发)。
郑氏家人认为这里和他们有缘,便请阴阳地理先生前来堪舆。阴阳师一看这地方果然不错,一道海拨高约五六十米长长山梁,从海拨一千零七十米的嵩峰山脚绵延数公里,到这里开叉分成左青龙右白虎两山,如水牛头上的两支长角护抱。后有靠山前有小溪流水潺潺,中央山头(后门山)有一裸露小山岩,好似水牛卷草长舌,南面远处六座巨石(六石岩仙境)如桌案上砚台笔架。正是适合人们居住“牛形地”风水宝地!
惊得地理先生大声说:妙哉!妙哉!如此宝地,你郑氏族在此定居必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也。以在下愚见还需从小溪上游引活水于“牛舌”下方建一人工池塘,谓之“堂口有塘,子子孙孙上朝堂”!以后每代人至少必出两位顶尖人才(两支牛角尖)。
于是郑氏族长决定按风水先去布局定居此地,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在2016年重修族谱时,连由此处迁居他乡的宗族健在人员加起来总人数近千。而且正如当年地理先生所言一样,每代人不是本土就是外迁人员总有几位冒尖人物。
这位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身材匀称,一头乱如小鸟窝头发,上身穿着一个单棉袄,里面空无内衣为了防冷腰系一根和衣裤同黑色“手巾”。下穿一条只有屁股没外露,其它地方都是漏风不是很合身的破裤子,脚上套着一双十个脚趾头有八个露出来的旧布鞋。此时坐在冰冷的石头上,屁股一点都没觉得冷,因为他心里更冷。
早上他吃了一小杯“马料豆”(一种小黑豆),就去后山砍了一担柴,回家后又陪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玩。他跪在地上扮着小马,让三岁的小弟骑在身上,五岁的二弟一手扶着小弟一只手拍他的屁股扮成赶马的。兄弟仨人玩得正起劲,不曾想自己可能肚子饿了,腿一软三岁小弟从他身上掉了下来,头碰出了个大包顿时大哭起来,正在烧中饭的后母跑过来抱起小儿子,心疼地对他说“叫你带个弟弟都带不了,中饭别吃了”。虽然后母平常对他还可以,可今天自己觉得很委屈就跑到这里,一会向南面福建浦城方向看看,因为那边有远嫁浦城待他如母亲的小姑姑。一会向北面小山坡望一望,因为那里有他出生不久就去世的母亲坟地。原来他正在思念亲人回味母爱。
他已经坐在这里想了好长时间,和他同龄的富家子弟都去上学堂,而他只能在人家门前走过时,从别人传出的读书声中学得一两句“人之初,性本善”,自己要负责一家人的柴火,回到家放下柴火又要照顾两个弟弟。父亲除了在自家一两亩田地里种点还不够一家人吃的口粮,略有空闲就去“担浦城担”,挣点“发脚”(辛苦)钱补帖家用,这不前天又去挑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己的前途渺茫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少年专心思考问题时,树冠上的喜鹊也在叫个不停。有个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问他:“夏苟仔(小男孩名叫郑夏苟),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干嘛”?少年抬头一看这不是老爸的好友郑春水叔叔吗,只见他春水叔一身篮色长衫,头戴圆边礼帽,脚蹬千层底布鞋。腰上系个药葫芦,一手提了个用毛竹编的行礼箱,一手提着个褡裢。三十来岁年纪五官端正,五尺多高(1米75),气宇轩昂。他立马站起来抱着叔叔的腰亲热地喊了好几声叔叔好!
他的这位春水叔是个江湖游医,据说春水叔还有个弟弟,当年春水叔八九岁的时候他父亲在山上割“石综”(一种长在悬崖峭壁上,形似能编草席子的席草模样野草,但是它有很强的拉力是做纤绳的好材料),不小心摔死了,没过多久他母亲在田地里干活又被毒蛇夺去了生命。短短几天好好的一个家庭只剩下两个孤儿,乡亲们帮忙把他母亲下葬后已经各自回家,而他和小两岁的弟弟想多陪一下母亲,结果兄弟俩哭晕在母亲坟前。被一位路过此地,身穿白衣裤须发皆白的神秘老人带走。有人说白衣老人是位于高高的嵩峰山山顶上,嵩峰山寺庙前的两棵白(银)杏树树神。十年后春水叔才回来,兄弟俩学得一手高明医术。未完待续。
声明: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