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了二十多里,来到稻田边,放下扁担一看,居然并没有汤汁溅出,一路之上更不曾洒出一滴。
葫芦相公之开天一画 第六章 篝火晚宴(2)
作者:焦哥
葫芦相公留守观中,劈柴挑水,烧火煮饭,一应活计,全包了下来,虽然忙得不亦乐乎,倒也及时赶在巳时三刻之前全部做完了。约略休息一会儿,午时不到,葫芦相公立即动身去给大家送饭。
葫芦相公不知道路径,两个小童虽熟悉道路,却又不会飞。葫芦相公只好用扁担挑着饭菜,背上再背一个小童,晃晃悠悠向西方飞去。
飞了二十多里,来到稻田边,放下扁担一看,居然并没有汤汁溅出,一路之上更不曾洒出一滴。葫芦相公见大家已经收工休息,忙和玄妙打声招呼,背起小童急向东飞去。
庄亦谐等众人正在田垄地头坐着扯闲淡,地里的活计刚好完了一半,见葫芦相公送饭来了,大家急忙起身相迎。
葫芦相公也没吃饭,就坐在地头和大家一起吃。
“师弟,听说你见过元始天尊?”全无敌首先打破了沉静,“他老人家长什么样?给大伙儿说说。”
“见过。不过,见到的只是他亿万分身之一。想要见到他老人家的本尊,你我都还不够资格。”葫芦相公如实说道。
吃完饭后,又闲聊一会儿,葫芦相公即带着小童先回道观,把锅碗瓢盆洗刷一遍,又开始忙活着做晚饭。
大家回来之后,玄妙问葫芦相公:“你是师尊的入室弟子,怎么竟不会驾云?我们这里连外门弟子都会。”
“哎,弟子福薄,从未得到过师父他老人家亲自指点。”葫芦相公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玄妙说:“别泄气,明天我来教你。”
第二天一早,玄妙便传授葫芦相公口诀。葫芦相公依着法诀,霞举飞升,腾云驾雾,当即一去三千里,来回不消两个时辰。
玄妙大惊失色:“没想到小兄弟的资质竟然这么好,恭喜师尊收了个好徒弟!”他双手向上一拱,“当年我从元始天尊处初学这门本事,我一个时辰飞了八千里。”
葫芦相公一听这话,以为玄妙意在讽刺自己,神情愕然,没有说话。
玄妙微微一笑,说:“你不要以为我这是在说反话挖苦你。世人都以为,学东西自然是越快越好。可是速成的东西,哪里又能学得扎实?我传你的这门驾云心法,是元始天尊的得意之作,不知道费了他多少心血,练成之后,三界之内很少有人追上。夏芍药刚学的时候,一个时辰能飞两万里,可是即使再让她练一万年,也还是一个时辰两万里,永远不能再进一步。”
葫芦相公看了看夏芍药,见夏芍药脸上微微泛起红晕,低垂着的头点了两下,才知道玄妙所言不虚。
玄妙略一停顿,接着说:“我初学时一个时辰飞八千里,到现在一个时辰也才能飞十万里,已经顶天了。现在你一个时辰飞三千里,方是入了正途,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葫芦相公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从此勤加练习,不敢稍怠,受益良多,此是后话。
吃过午饭,玄妙登坛开讲。
原来这是玄妙数十年前刚来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每月初三开讲一次,平时就全靠弟子们自行领悟。
庭院正中,有一高台。早有道童将蒲团摆好,玄妙道长在上面盘膝而坐,手摇玉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这次开讲与往日大不相同,不谈《道德》,不说《南华》,也不讲《黄庭》,只论《混元道果》,直讲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朱珏却是一句也听不懂,只能静静地待在葫芦相公脖子上。他开始后悔在学校的时候没好好学文言文了。
众多外门记名弟子自是不识妙音,只听得昏昏欲睡,呵欠连天。
八大入门弟子个个不敢懈怠,强打起十二分精神,听的也是云山雾罩,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葫芦相公一字一句默记于心,反复念诵,初时还不觉得怎样,可是慢慢的,越念越发现实在是精妙,简直妙到颠毫,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为何会有如此差异?原来这《混元道果》是高阶大道,听的人需精通其他道家经典为根基,讲解者更须因人而异融会变通,才能教学相长,各得其妙。玄妙不懂这些道理,百余年前偶尔听人转述,当时他也不明其意,仅是凭着自己能博闻强记,硬记下来。一百多年来,他早烂熟于心,虽也领悟了不少妙谛,讲出来的时候却是一字不能增,一字不能减。只是这样一来,面对数十名弟子,他只是把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原话背诵一遍罢了,又哪里能算得上是“讲解”呢?
葫芦相公没有根基,但他悟性极高,记忆也佳,当玄妙讲完的时候,他已能默记成诵了。
之后的三个月,玄妙又陆续讲了《道德真经》,《文始真经》,《通玄真经》,葫芦相公听了,和心中的混元道果互相参照,倒也参悟出了一些妙理。这期间,葫芦相公发现,大殿里面放着很多经典,平时干活间歇,可以随便翻随便看。葫芦相公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把所有的书籍全看完了。
其时已是初夏,收割完了麦子,这天一大早,吃饭的时候忽然有人提议:“左右无事,不如晚上大家一起去青石崖,举行篝火晚宴。”迅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待续)
作者竹林逸士,原名焦德华,男,汉族,1979年生。爱好文学,喜欢幻想,长期从事信用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