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让优秀古籍“活起来”
原创作者:许民彤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6月12日,辽宁省图书馆“册府菁华”馆藏珍贵古籍展开幕,作为辽图“镇馆之宝”的半部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是其中重要展品,手稿为《聊斋志异》定稿本,系海内孤本,得自蒲松龄后人。
现藏于辽宁省图书馆的《聊斋志异》手稿,以竹纸抄写,共收237篇,其中206篇为蒲松龄手抄,31篇为他人代抄。蒲松龄后人将手稿本捐赠给国家之后,由于纸质变色、发脆,由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周福成老师傅重新装裱,以宣纸加衬,并做成今天我们看到的金镶玉装的半部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但即使是这样,现今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遭遇的却仍是“半部留存,半部下落不明”的命运……
《聊斋志异》手稿今天能够让世人观瞻、欣赏、保存,带给我们浪漫主义艺术的遐想,得益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古籍修复匠人对《聊斋志异》古籍手稿的修复保护。但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我国文化古籍的现状。目前,我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大概在5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在历经长年的战乱离丧、水火相侵、鼠啮蠹蚀之后,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有或大或小的“病”,需要修一修。而在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古籍处于濒危状态,修缮的难度非常之大,因为等待修复的古籍数量实在浩大,修复人员数量和修复速度远跟不上。
在我们的文化、历史、学术研究中,常常要学习、阅读和研究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古老的书”“艰深的书”,这其中主要包括这些古籍善本。这些古籍善本,其中有许多是表达道德智慧、讨论修养问题和知识问题的,阅读、学习和研究这样的古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生活,更可提升我们的心智能力,在学习中能够使我们的思考获得最佳的锻炼。另外,古籍中所蕴含的一些伟大的观念、智慧和经验,可以给我们解释当下许多的问题带来帮助,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当代人面临某些生命的问题、心灵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甚至历史观和文化观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采撷古人的智慧结晶。
令人庆幸的是,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内古籍普查登记的工作,正在做《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等工作,一些地方提出了“让中华优秀古籍‘活起来’”的口号。这应是我们对待古籍价值的一个正确的原则和态度。坚持对古籍文化的传承、学习、发展和创新,挖掘和利用其永久的精神价值,以古籍原有的人文价值照耀我们,让我们呼吸到它的文化气息,我们的血液中充满其文化因子,在文化精神上和历史智慧上,让我们国人真正成为这些文化古籍经典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