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镇复兴村 青羌人的世外桃源

瓦屋山镇复兴村

青羌人的世外桃源

复兴村,一个有着许多文化历史典故和不老传说的古村落,一个现代文明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的魅力新村,吸引着众多画家、摄影家、户外玩家、生态旅游者的踏访。如今,拥有“第一批全国生态文明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美誉的复兴村,成了更多人向往的地方。

昼烟雾缭绕似仙境

复兴村,是传说中的青衣羌族后裔在大山繁衍至今的古村,更是一个男女老少都热爱歌舞乐器的青羌人集聚地。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复兴村,你会被它烟雾缭绕酷似人间仙境的美景深深吸引,也会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切身体会。

初到复兴一派和谐景象

8月15日7时30分,记者乘车从眉山出发前往洪雅。到达洪雅县,往西南走,过柳江古镇后,便是一段崎岖狭窄的山路。沿着山路一路颠颠簸簸,沿路两边鲜艳的一串红绽放着。放眼望去,山间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成片的山被树木覆盖,山上冉冉升腾的雾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水墨画,山间美景尽收眼底。

11时许,看到路边的石头上刻着“复兴村”,沿着山路继续向前走一千米,记者终于到达了令人向往的目的地。初到复兴村,环顾四周,山清水秀,十余家农家乐坐落在路旁,记者发现,家家户户的屋脊上都挂着“木鱼”。

“青衣羌人生活在青衣江流域,曾以捕鱼为生,我们怀着对鱼的感恩与敬仰之情,修建房屋时总会在屋脊两端悬挂木制的鱼状装饰物。”村民告诉记者,在屋脊上悬挂“木鱼”,类似于一种图腾崇拜。

由于离城市较远,交通相对闭塞,在这片乐土上生活的村民,至今过着以农耕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着黄瓜、茄子、辣椒、豇豆等蔬菜以及五颜六色的花。记者了解到,勤劳淳朴的村民在农耕种植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尤其注重生态和环保。

午饭时分,前来观光的游客围坐在一起,农家乐的老板纷纷端来美食,老腊肉、藤椒鸡、凉拌冷笋,游客品尝后,不禁竖起大拇指。

短暂的休息后,在“德福楼”农家乐小刘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复兴村,家家户户的屋内都张贴着“承前启后”“忠厚传家”等祖训。小刘告诉记者,村民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祖先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

“对面那座平山就是瓦屋山,远远看去,烟雾缭绕,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冬天下雪的时候,瓦屋山被雪覆盖,也很漂亮。”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冯述琼指着远处的瓦屋山告诉记者,复兴村是三山旅游环线(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上不可多得的休闲驻足地,尤其是夏天,前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

上山采笋在山上吃住一个月

沿着村里的水泥路一直前行,一个命名为“瓦屋山酒”的酒厂出现在眼前,大门外的石碑上刻着《瓦屋山酒记》:“杜鹃花间一斛酒,瓦屋醇香两千年。”村民告诉记者,酒厂以粮食作为原料,用村里的山泉来酿酒。

在行走的途中,记者偶遇三位从山上采笋归来的村民,他们穿着雨靴,带着斗篷,披着蓑笠,背着冷笋,往家的方向走。“前两天,我们三人背着干粮一起上山采笋,两三天的时间,平均每人每天采了三十多斤鲜笋。”村民对记者说,再过一段时间,山上的冷笋大量成熟,很多村民都会上山采笋。

复兴村的百姓“靠山吃山”,但更重视保护山区资源,每年采笋前夕,他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山神仪式,村民采笋时严格执行“采二留一”的乡约民俗。村民打笋时会唱《打笋歌》,“山中笋子一样生,打两根来留一根,要想三根一齐打,又怕来年不能生。”短短的语句宣扬的却是生态保护。

走过一座老桥,小刘指着前面的路说:“这就是上山采笋的路,到山顶采笋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再过一段时间,是去山顶采冷笋的最佳时间,家家户户都带上锅碗瓢盆和粮食上山采笋,在山上吃住一个月。”为了长时间保存冷笋这道美味,村民会把采回来的鲜笋制作成干笋,十斤鲜笋才能制作成一斤干笋。据了解,复兴村有野生冷竹林上万亩,年产竹笋160余吨,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复兴村游览指示图上,记者看到“青羌民俗博物馆”和观光台广场,沿着石阶一步一步上山,一路上笔直的柳杉、香杉长得十分茂盛。走近“青羌民俗博物馆”才发现,它是一座富有青羌文化的寺庙,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才对外开放。站在观光台,复兴村的美景恰似一幅山水画。

据介绍,复兴村全村人口700余人,全村土地面积3000公顷,森林面积2880公顷,耕地面积31.4公顷,厂区面积3.3公顷,公共休闲场所面积6000平方米,100年以上住房68间,林木覆盖率96%,树龄超过100年的古树万株以上。

夜篝火晚会很热闹

青羌人很好客,一旦村里有游客到来,只要是冲着复兴村民俗文化和生态观光而来的,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换上节日的盛装,自发的来到生态广场,有条不紊地表演歌舞。据了解,每周星期五、六的晚上,他们会在广场内举行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村民着盛装迎客

8月15日20时30分,夜幕降临,音箱里传来了民歌,村民在生态广场中央架起木材,等待游客的到来。村里的妇女、孩子换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广场内,和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一起,欣赏舞台上的文艺节目。

21时,简单的文艺表演之后,伴随着音箱里传来的音乐声以及游客的欢呼声,当地村民点燃了篝火,大家在广场内自觉地围成一个又一个圈,跟着当地的村民,跳起了舞。伴着欢快的节奏,一曲接一曲,大伙儿在广场内跳得很开心。

“听朋友说瓦屋山镇复兴村很好玩,于是带着一大家人自驾来这里游玩,我们是中午到的,原本以为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很生态,很清静,很悠闲。没想到,这里的晚上如此热闹,这么多人参加篝火晚会。”来自乐山的游客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围着篝火跳舞,尽管跳得不好,但很开心,也很享受。

篝火熊熊燃烧,游客也跳得尽兴。村里的人根据不同的音乐,编出不同风格的舞蹈,跟着节奏,广场内的人手牵着手,肩搭着肩,转着跳舞。记者看到,不少游客身着鲜艳的长裙,围着篝火跳舞,亲朋好友则拿着手机、相机拍个不停,甚至有游客利用两首歌曲中间的短暂停顿,来到篝火旁边拍照留念。

21时40分,篝火燃尽,游客却意犹未尽,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广场。“晚上的气温较低,我专门穿了一件外套才出门的,没想到四十分钟的篝火晚会,把我的汗水都跳出来了,太热闹了。”来自眉山仁寿的游客激动地说,围着篝火跳舞,感觉很浪漫,她都舍不得走了。

夜深人静游客喝酒吃烧烤

晚上十时许,很多游客都回到了农家乐,准备休息。然而,有部分游客,依旧在夜幕下享受难得的清静,他们从农家乐借来烧烤炉,围着烤炉而坐,手不断地翻动着烤架上的食物,一边聊着天,一边享受美味;一边喝着酒,一边感受村里夜的寂静。

“我看到有人在河边钓鱼,如果白天钓鱼,晚上烤鱼,这是多么悠闲的生活状态!”享受着烧烤的游客喝了一口酒接着说:“今天在路上,我看到了野生的核桃,这山上会有很多的野生水果吧,生活在山里的人是幸福的。”

趁着端菜的时间,农家乐的老板告诉游客,复兴村人谨遵祖训,自觉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滥杀野生动物,不砍伐原始森林,并以村规民约保护自然生态,“村民进入密林采笋,常常与大、小熊猫等国家保护动物亲密接触,但我们从不伤害它们。”

“山上还有杜鹃花品种30多个,枝干粗壮高拔形同乔木,花朵大如茶碗的高山杜鹃弥足珍贵,复兴村是瓦屋山‘杜鹃花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村民介绍,山区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生长着珙桐、水青、铁杉、红豆杉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大山里,有水果,有药材,也有野菜,到处都是宝,这些都是子子孙孙的财富。”

据了解,当地的村民将生产生活中发现、归纳、总结出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采笋,生态捕鱼的经验编成山歌或情景剧,世代演绎、世代传唱。

寻找自己的精神乐园

东晋末年,陶渊明老先生虚拟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描绘出一幅风景秀丽、生态宜人、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自得其乐的社会图景,这篇不朽名作《桃花源记》流传至今。

古往今来,历尽艰辛寻访“桃花源”者不乏其人,大多无功而返。也有人说找到了桃花源头,湖南常德、湖北十堰、安徽黟县、重庆酉阳,甚至宝岛台湾都有“桃花源”地名就是证明。

《桃花源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何方?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桃花源”成了华夏百姓心驰神往的理想家园。也许真正的桃花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对于眉山人来说,洪雅县瓦屋山腹地的复兴村就是世外桃源。复兴村农业一直沿着绿色自然生态的道路稳步前进,地里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广泛使用农家肥。所以,它山清水秀、林壑深幽,保持着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此外,复兴村有着2200多年悠久的历史积淀,复兴人传承着独特的羌风楚韵文化。

何以取名“复兴”?

据《洪雅县志》记载,2200年前,秦始皇灭楚国后,设置严道县(严道故城即今日复兴村的大田坝),将楚王之族全部迁徙于严道县。楚王后裔被押送至此后,他们入乡随俗,与当地青衣羌人和睦共处,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把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文化传授给青衣羌人,与羌人一道共同开采铜矿,兴办铜厂。

相传,楚人刚到严道县,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环境,常到了望台上眺望南方的故乡,以解思乡之愁,楚人为了纪念楚王,他们将这里的河流命名为王河,将严道县的南大门命名为复兴门,意为怀念楚王,准备重新复出,振兴民族,“复兴”由此而得名。

“羌风楚韵”的传承

本世纪初修建了“青羌民俗博物馆”和观光台广场,组建了“青羌艺术团”,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羌风楚韵”。青羌民俗和楚王后裔的文化遗韵结合,形成复兴村独特的“羌风楚韵”文化底蕴。

楚人有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青羌人也有离愁别绪,他们咏唱山歌各述忧伤,形成既有悲愤楚歌韵味,又有粗犷羌风的山歌,包括《报门歌》、《打笋歌》和《送情歌》等300多首,其中不乏保护自然生态的俚曲。

羌族乐器有羌笛、羊皮豉、口弦、盘玲等,楚人带来了铜器,复兴民乐逐渐演变为以锣、鼓、铙等打击乐器为主,以唢呐、笛、箫等管乐和琵琶等弦乐伴奏,形成独特的“复兴响器耍锣鼓”,是“羌风楚韵”的活化石,已于2006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End —

➤洪雅论坛APP每天产生近500个原创帖,近800多网友在里面同城交友等。洪雅论坛微信公号每天仅推送3篇,建议你下载洪雅论坛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