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业5年的地产人,被“优化”了

前几天,地产君在查看群消息的时候,发现一个活跃成员的备注改成了“失业—成本”
短短四个字,很苍白,却道尽了疫情后地产人的无奈、行业的无奈。
后来,我们私下采访了她,她说:
我们真的不是能力不行,只是疫情和行业洗牌期,一定会有一批“牺牲品”。

01

离 开
呆了五年的公司,被裁掉,只用了10天。
那句话说的很对: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刘玉(文中均为化名)说,这两年在地产的心情,就好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
好不容易打败全员营销,挺过跟投认筹,度过了所谓的2019行业寒冬;
眼看着2020年,行业开始回暖,本以为自己可以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和行业一起稳定下来。
没想到,天降黑天鹅,放假放着放着就给放下岗了。
新冠疫情把好不容易走出寒冬的房地产,再次拉回了冰天雪地。
从被劝说离职到逼迫离职、正式离开,只花了10天时间,真是应了那句,别人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一个。
在离职前,刘玉和公司来回周旋了很多次,从和领导人讲人情到拿合同说事儿、甚至和公司公然叫板,招数用尽了,但都于事无补。
她明白劝说只是走个过场,裁员的结果,早就定了,个人在财力强大的企业面前,就好比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博弈。
后来,她选择留下自己最后的尊严,在领导的不断劝说下,主动离职了。
拿到了N+1的工资,也算是两方没有撕得太难看。
我说,你的家人知道这事儿吗?
她说:“都三十出头的人了,还是别让父母知道的好,反正现在一个人在上海,他们也不会知道的。”
我问她: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她说:“继续找工作啊,房贷要还,车贷要还,孩子也要养。”

02

 同 伴
谈到自己在公司度过的5年,刘玉显得有些委屈。
她说,自己当时拿到了三家Offer,都是百强房企。但最后选择了这家相对而言平台更大、地点更好的公司。
选择这家公司的代价,也让自己当时放弃了薪酬高出20%的其他公司,她坚信自己可以在这里干出点成绩。
只是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淘汰”了。
我问:你会怪公司吗?
她说:也不能说怪公司,可能是自己除了对工作衷心之外,这两年有了孩子,也确实没什么提升。
何况,这几个月,企业受影响确实挺大的,裁员的也不止他们一家。
那天,采访完刘玉之后,地产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询问大家的失业情况。
短短十几分钟,便有好几位地产人,私聊地产君说他们也是失业中的一员。
他们有的来自一线城市的大房企、有的来自二线城市的小房企,有项目负责人、也有基层小员工。但现在,他们都是疫情后留在家的待业员工。
我又在知乎上搜了一遍地产人相关的失业话题,有些帖子下面,上百人讲述着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们有的在寻求解决办法、有的希望找到支持和认同去与公司对抗、有的只是匿名在吐槽······不一而足,却都透露着些许的不满。

03 

应 对
特殊时期,行业内不同企业应对措施虽有不同,但都存在降岗、降薪的现象,只是有的动静大,有的动静小。
那么,当裁员成为整个社会的常态,员工又该怎么办呢?
1、抓准行业发展大趋势,寻求自身转变
当前,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各公司开始布局多元领域,寻求新的生长曲线。
这种情况下,员工要么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要么就根据公司新业务蓝图,主动加入到新的业务板块中,积累经验。
比如商业、产业、教育、物业等新业务,当前这些板块相对于整个地产而言,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招聘要求相对较低,高学历人才储备少。
老员工便可以通过切入此类业务,积累经验建立先发优势。
2、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更好的大平台
什么是好平台,在行业好的时候,发展速度快的公司可能是大家的理想平台。
但是,在行业洗牌期,加上新冠疫情的来袭,只有那些稳定的公司才算得上好公司。
从2020年到现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已经有近百家中小房企宣布了破产,大型房企虽不至于破产,但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
比如亚洲知名房企凯德地产冻结员工薪水,以及最近出现的几个大型房企变相、强制裁员的信息。
反观那些国企、央企反而开始了弯道超车模式。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以来,北京“卖地”收入达到595.88亿元,创下历史记录。
而大肆拿钱拍地的,大部分都是国企央企,如绿城、华润、中海等等。
除了拿地之外,他们在招人方面也是动作频频。
近段时间,中海先是发布了上千岗位,覆盖全国76城;
上一周更是直接甩出营销总微信招人,将整个面试过程压缩成2步,短短几十分钟,营销总微信就被加爆。
疫情后,国企们正在酝酿大招,弯道超车野心勃勃。
结 语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强大。”
4月8日,封城2个半月的武汉就要解封,全国楼市也在陆续复苏。
各地项目重新亮起灯火,关门3个月的售楼处再次拉起横幅,相关部门出台了救市政策,或降准降息或松绑限购。
地产终究等来了阳春三月,虽然比以往时候来得稍晚一些。
那些因为疫情失业在家的地产人们,也是时候重新出发了!
作者:一只象Max
(0)

相关推荐

  • 职场上的一些规则,到底应该怎么避免?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被阿里员工爆料刷屏了,也不知道公众号能不能写,感觉会被删帖,所以就不说的太具体了,总之就是女性员工在职场上遇到潜规则,报警立案,另外寻求公司维权未果,这位勇敢的女员工直接通过网络爆料, ...

  • 微妙氛围下,头部房企裁员潮背后

    艳姐说 春意将至,诸多地产人感受到的却只有刺骨的寒意. 从初始的降薪到组织架构调整,最后也难以避免带来了更加凛冽的优化潮. 除了近期所提及的通过区域合并来优化部分员工的房企,事实上艳姐听到越来越多的头 ...

  • 【投票】哪几家地产公司可以生活和工作并存?

    艳姐说 五一假期不知各位地产人过的如何?是否有加班?今天五四青年节艳姐很想和大家做个互动投票. 联想近期有粉丝问艳姐一个问题:哪几家地产公司可以做到生活和工作并存的呀?想想最近火爆的996,以及在地产 ...

  • 肺炎疫情,对地产人才招聘影响有多大?

    最近,在我们的知识星球,有好几个朋友问了相关问题,例如: 疫情对地产行业社招.校招有哪些影响? 会不会导致今年地产招聘大幅缩减?会不会裁员? 员工的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既然关注的朋友多,涛哥就专门分享 ...

  • 为什么有些公司的HR都很牛?

    导语:这小半年,HR的日子不好过,疫情期间员工复杂的考勤.绩效考量.薪酬标准等问题已经让很多HR焦头烂额,疫情过后员工劳动关系的频繁变动更是让人崩溃.想辞职的不辞了,不打算辞职的却不来了,发过offe ...

  • 我们一起居家办公!共同打赢这场非常战“疫”!

    丁 祖 昱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 今天是全国大多数省市企业大规模复工的第一天,易居企业集团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各业务集团/板块.各城市员工近期仍以居家办公为主,尽可能减少集中,尽可能减少面对面沟通. ...

  • 2019上半年,地产行业前景如何,招聘需求大不大?

    Q:2019上半年,地产行业前景如何,招聘的需求大不大?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2019上半年,地产行业总体招聘需求是比较大的,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压抑需求的释放:2018下半年开始,受政策转向影响, ...

  • 这家房企的员工,为啥特别爱推荐自己公司?

    地产行业,评价一个公司好不好,最有价值的标准,不是规模排名,不是获奖数量. 而是,有多少员工,愿意主动推荐别人加入自家公司? 例如这两年大家关注的滨江.金地等,每次在群里聊起,都会有他们员工自豪的盘点 ...

  • 正荣16天,绿城14天,房企春节假期排行榜来了!

    距离2021年春节还剩不到三周,"春节假期怎么放"成为地产群里的热门话题. 2021年,春节放假哪家强? 经涛哥杂谈独家调研统计,我们总结出一份30强房企<2021房企春节放 ...

  • 在TOP10央企地产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段时间,在涛哥公众号看到一篇写地产人都想跳槽去国企的文章. 看完后,内心感慨万千. 行业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国企成为很多人向往的避难所. 然而国企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彼此羡慕着 ...

  • 地产行业绝不能跳槽的几类大坑?包括了那种不允许午睡的房企?

    艳姐说 继"要么交尸体.要么交业绩"横幅刷屏."通宵出图"段子横流."歃血为盟,打鸡血"微博肆意......今天地产圈又有一张"不 ...

  • 房企2月榜单:万科、碧桂园破千亿,40家房企销售翻倍

    地产行业,强者恒强.国进民退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了. 昨天,全国房企2月榜单出炉,涛哥看了下: 1.碧桂园.万科仅2个月,就破千亿销售额: 2.10强之内,国企占7席.民营TOP10,只剩下碧桂园.恒大 ...

  • 地产终极集中度,或有5家房企破万亿

    综合竞争力是下半场必须课 但规模也是要涨的! 未来或有5家房企破万亿 头部还有10年黄金期 地产30强战略评论员 文|潘永堂 大周末的,老潘谈点刺激的. 虽然都说规模不重要,行业下半场了,但客观吧,未 ...

  • 2020年房企的这把“火”,从南方开始烧了起来。

    (图源网络) 最近大家蠢蠢欲动的心都是提在半空中的,看到湖北以外地区的疫情好不容易有十几天连降迹象了,结果又出现很多反弹情况. 从没这么渴望过出门,从没这么渴望过上班. 然而复工之期一直被疫情耽误,好 ...

  • 响应政府号召,这些房企已经延迟复工!

    (一) 这几天,疫情确诊和死亡数字依然上升,各地防疫隔离措施不断加码. 目前,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都已经发布延期复工通知. 可以看到,多数地区,都要求企业将复工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