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师教自理|这9个常被忽视的细节,才是学会洗漱的关键!
我们请到北大六院贾美香医师和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BCaBA吴丹丹老师,以“洗漱”为例,为我们传授居家干预中容易忽视却又非常关键的小细节。
(一)
划重点☟
01
慢慢引导孩子接纳
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我们希望家长可以先用医用棉棒,因为这个对孩子没有什么伤害,可以先拿生理盐水或淡盐水给孩子擦一擦口腔、牙齿、上颚等等,让孩子先接触一下。
一边跟孩子交流,一边轻轻地给他擦拭,先从口腔外面,逐渐到牙齿,然后跟孩子说“你咬咬牙”。
02
慎重选择用品
选择合适的漱口杯、柔软的牙刷、儿童专用牙膏、饮用水,这样就算孩子咽下去了也对他没有什么伤害。
03
从模仿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先拿牙刷刷给孩子看,家长先去做,让孩子慢慢模仿,当他有一定能力之后,家长再慢慢帮助,比如说让孩子先把牙咬上,然后刷一刷,刷几个来回。
04
选择适合的强化物,循序渐进
咬到舌头,会加剧孩子对“刷牙”的反感。对于不合作的孩子,刚开始还不能逼迫他,一逼迫了他可能会反感,配合的程度就差了。
家长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物的选择需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需求,比如说牙膏有好多种味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味道,你得先试着给小朋友挑一个口味。
因为有的孩子口腔比较敏感、触觉比较敏感,不是上来就能一次成功的。
(二)
01
家长示范
刚开始教刷牙时,不可能一下子把孩子带到卫生间里面去,我们家长可以先在客厅里面跟孩子面对面地坐下来,让孩子能够看到,然后再去模仿。
当孩子已经能够跟着家人学了,说明他已经有这个意识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才带到卫生间去。
02
选择合适的场地
往往卫生间里面洗漱台比较高,孩子可能够不着,那不要紧,我们不一定非得要孩子站到洗漱台边上去。
如果孩子愿意,我们可以给他弄一个小板凳,但是得保证孩子不摔下来。如果孩子不愿意踩在小板凳上,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把漱口水吐到马桶里。
03
视觉提示
家长可以做一些视觉提示,让孩子照着镜子去看自己是怎么刷的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
如果有条件,比方说爸爸在家的话可以把整个视频录下来之后,再跟孩子分享,给孩子看。其实孩子是非常愿意的,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一些表现。
04
养成习惯
刷牙的这个过程可能不是刷一次就能成功,而是要进行多次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把刷牙作为学习的内容来教孩子,因为刷牙是每天都要干的事情。
“漱口”也一样,尤其是一天三顿饭吃完以后,家长要拿清水来让孩子漱漱口。
05
任务解析
刷牙其实是一道完整的程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把每一步先分解。
如果有的家长还不明确,其实可以把分解的详细的动作写下来,之后再把它串起来,也就是先分步骤教,然后再串起来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