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诗歌和不安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办,全市各区文化馆协办的2021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暨“文荟北京”群众文
学创作活动获奖结果日前揭晓,作家李瑾的诗歌理论集《谭诗录:实然非实然之间》荣获第六届“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祝贺!今日大雨,适合读诗,特为大家分享书中的一篇短文,让我们一起在凉风和雨声中走入诗歌的秘密之境。
文/李瑾
人类为什么创作诗歌,或者说为什么会对世界抱有一种诗性痴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诗歌不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出于强说愁的抒情,而是为了掩饰一种恐慌、不安而进行的自我肯定。
对外在神的信仰以及对新的人类神话——通过自我神化而获得的主体性——的追奉,并没有解决“我”的此在之谜。要知道,“天”是人制造的一种情感寄托物,和人一样都是不可信赖的,因为人类自身饱受问题或障碍折磨时,声称“在场”的“天”永远比人还要缺乏时间意识。同时,人类这一机械复制时代的新生物,在获得了/成为“个人”以后更加不可靠、不可控。因为,若然知道何者是善,就不会存在恶;若然知道何为真理,这个世界便不会荒谬不堪。我们宣称知道一切,却一直走在“知道”的背面,这是多么可笑而可悲的事情。
如是,问题就来了。“我”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自己永远比面对世界要艰难而复杂,可以关上门户,挂上帷帘,将瑟瑟发抖的树木留在风中,也可以遁入深山,假如红尘是可以遗忘的,但如何面对身体里的“我”的存在?“我”是一直存在的,除非肉体毁灭(毁灭终结了追问,却意味着疑问永远保留了下来),“我”的讨厌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会引发追问: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意欲何为?进一步的疑问是,“何为”了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哲学意义上的“我”吗?
纯粹所思的内部世界,不一定就是自足的。但我们必须追求自足以获得自适,诗歌就是一个必需的工具和途径。诗歌的崇高之处在于,她催生了我们内部的“婴儿”状态,进而将我们推到“生而知之者”的灵域。也就是说,通过诗歌,一个完整的“我”和完美的世界意向性地建立起来,哪怕是瞬间的、暂时的或自我安慰的。然而,必须指出,这种意向性并非仅仅是主观主义的,而是倾向于一种策略,要知道,现实性的世界必须依靠想象来误导,否则一个不完整的“我”处在一个不完整的世界中,其中之“崩溃”不难设想。
诗歌在酝酿时,就已经开始自我安慰了,恐慌、不安终归是物质世界在精神细胞中的投射,还需要借助思维寻求主客观的和解之道。这一和解意味着,必须在当下获得对未来的可靠的认知。问题在于,未来不可能由我思先验地建构出来,亦即个我在未来问题上是无效的,又如何去把握时空之中的无限可能性呢?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自身来说明自身:诗歌就是人类“说明”自身的最佳“语言”。如果说在世俗世界中,未来即他者,从自我走向他者是一个必然选项(姑且不论是否会迷失方向或缺乏接受他者的空间),诗歌的神圣之处在于,她借助语言完成了一个人的全部世界/事件,特别是摆脱了对他者和客观世界的依赖。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必要的前提,诗歌/诗人是承认他者的,无论对他者抱有多么虚无的态度,因为在哲学中,任意一项真理、一个存在都来自他者的回应。
毫无疑问,诗歌内在于自我边界之中,但作为一种情感,其先验地为“我”和“他”都保有了一席之地。这个意义上,当我们创作或书写诗歌时,她自然而然地附带了情感固有的容纳性,容纳一切相异,容纳一切偏离。我一直坚信,人类的自我性不安是天然的,但这种不安又是无法直说的。显然,没有一个人会声称自己因为自我而恐慌,虽然他会喧嚣、躁动,乃至对存在采取了决绝的方式。不过,对于不可说,必须保持沉默,诗歌恰恰就是一种最高沉默,一种自我性沉默,她只产生于个我之中,一旦产生,即告完成。而通常意义上的诗歌阅读、交流包括出版,都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接触到的成品的诗歌,都是情感废弃物,那些看似共通的东西,都让诗歌偏离了正道——世界只在“我”之中,虽然它一直在“我”之外。
诗歌不是表达,不是精神构建,若以表达或精神建构界定诗歌,将使其沦为一种艺术处理器。我一再强调,诗歌一旦物质化了就意味着失去,她只存在于诗人本心之中而不在身体以外——这么看来,诗人自身便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秘密界域,而诗歌则是一种主体觉醒,人一旦借助诗歌觉醒,世界就在他的内生状态里了:诗歌是世界开始或终结的地方,当然,也是个人开始或终结的地方。
虽然诗歌建立起诗人的自我边界,但并不意味着诗人可以成为一个自我加冕的独裁者,亦即诗歌沦为个人权利的绝对律令,主体性沦为价值的来源,神圣的事物消失殆尽或被无限度地取消、排斥。进一步说,诗歌不能以主体性自相关的形式来定义,个人不能以优先性凌驾于普遍性之上,诗歌即人意味着诗歌帮助人寻找生活/存在的意义,这是人类赋予自己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绝对奖赏。我们都知道,个人的恐慌、不安是这么产生的,他在生活中面对无数种可能,他需要选择,而且绝大多数时候他的选择是无力且无效的,这一点完全和所谓的上帝不同。上帝不需要意义,上帝的意志就是生活,就是唯一的必然——“天”为什么成为依据,就在于它的不可见的“是”乃一种超越存在。个人是无法或难以选择的,也没有办法以“实存”证明“是”,只能借助诗歌这种情感来充盈自己的“空”。充盈是一种自圆满、自肯定,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设置意志的边界以便自我维护。除此之外,诗人无力去体验“被感知”。
我相信,诗人喜欢讨论语言问题,诗歌除了是语言,还会是别的吗?错了。语言是中介,它永远不是诗歌,更不是人此在的证据。语言可以安慰人,解答一切可能的问题,却无法自我肯定,因为生活的本质在未来,只有诗歌是关于未来和意义的。退一万步讲,如果非要将诗歌定义为语言,也是一种私人语言。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理解他人的私人语言,上帝可以,但他不存在。
诗歌因为不可思议,因为不安,所以成为诗歌。
2019 年 8 月 13 日
欢迎阅读
李瑾 《谭诗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谭诗录》是青年作家李瑾的一部诗论集。内容包括五十篇谈论诗歌本体存在问题的短章,涉及诗歌和哲学、乌托邦、世俗化、虚无、死亡、身体、山水、民族主义、启蒙、自我等五十个核心词汇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从诗歌审美技巧、中西诗歌传统、诗歌发展历史与思潮等角度历史的、学理性的讨论诗歌,李瑾将诗歌抽象为一种情感和即时的思维,并以此为基点去接触诗歌的内心,探讨诗歌的本质,对诗歌进行解构和建构。作品中谈论问题的切实,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运思的独到,文风的特别,使这部作品不同于一般诗艺研究之作,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作者李瑾,山东沂南人,史学博士。曾在《人民文学》《诗刊》等百家报刊发表作品,获得东丽文学大奖、李杜诗歌奖、海燕诗歌奖、中国诗歌网年度十佳诗人、华西都市报·名人堂年度十佳诗人和年度十佳诗集、《中国诗人》年度成就奖、《延河》最受读者欢迎奖、第三届全国职工诗词创作大赛奖等奖项。出版诗集《孤岛》《人间帖》《黄昏,闭上了眼》《落雪,第一日》,故事集《地衣——李村寻人启事》,评论集《纸别裁》,儿童文学《没有胳肢窝可怎么生活啊》,学术著作《未见君子——论语释义》等多部作品。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办,全市各区文化馆协办的2021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暨“文荟北京”群众文
学创作活动获奖结果日前揭晓,作家李瑾的诗歌理论集《谭诗录:实然非实然之间》荣获第六届“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祝贺!今日大雨,适合读诗,特为大家分享书中的一篇短文,让我们一起在凉风和雨声中走入诗歌的秘密之境。
诗歌和不安
文/李瑾
人类为什么创作诗歌,或者说为什么会对世界抱有一种诗性痴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诗歌不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出于强说愁的抒情,而是为了掩饰一种恐慌、不安而进行的自我肯定。
对外在神的信仰以及对新的人类神话——通过自我神化而获得的主体性——的追奉,并没有解决“我”的此在之谜。要知道,“天”是人制造的一种情感寄托物,和人一样都是不可信赖的,因为人类自身饱受问题或障碍折磨时,声称“在场”的“天”永远比人还要缺乏时间意识。同时,人类这一机械复制时代的新生物,在获得了/成为“个人”以后更加不可靠、不可控。因为,若然知道何者是善,就不会存在恶;若然知道何为真理,这个世界便不会荒谬不堪。我们宣称知道一切,却一直走在“知道”的背面,这是多么可笑而可悲的事情。
如是,问题就来了。“我”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自己永远比面对世界要艰难而复杂,可以关上门户,挂上帷帘,将瑟瑟发抖的树木留在风中,也可以遁入深山,假如红尘是可以遗忘的,但如何面对身体里的“我”的存在?“我”是一直存在的,除非肉体毁灭(毁灭终结了追问,却意味着疑问永远保留了下来),“我”的讨厌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会引发追问: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意欲何为?进一步的疑问是,“何为”了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哲学意义上的“我”吗?
纯粹所思的内部世界,不一定就是自足的。但我们必须追求自足以获得自适,诗歌就是一个必需的工具和途径。诗歌的崇高之处在于,她催生了我们内部的“婴儿”状态,进而将我们推到“生而知之者”的灵域。也就是说,通过诗歌,一个完整的“我”和完美的世界意向性地建立起来,哪怕是瞬间的、暂时的或自我安慰的。然而,必须指出,这种意向性并非仅仅是主观主义的,而是倾向于一种策略,要知道,现实性的世界必须依靠想象来误导,否则一个不完整的“我”处在一个不完整的世界中,其中之“崩溃”不难设想。
诗歌在酝酿时,就已经开始自我安慰了,恐慌、不安终归是物质世界在精神细胞中的投射,还需要借助思维寻求主客观的和解之道。这一和解意味着,必须在当下获得对未来的可靠的认知。问题在于,未来不可能由我思先验地建构出来,亦即个我在未来问题上是无效的,又如何去把握时空之中的无限可能性呢?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自身来说明自身:诗歌就是人类“说明”自身的最佳“语言”。如果说在世俗世界中,未来即他者,从自我走向他者是一个必然选项(姑且不论是否会迷失方向或缺乏接受他者的空间),诗歌的神圣之处在于,她借助语言完成了一个人的全部世界/事件,特别是摆脱了对他者和客观世界的依赖。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必要的前提,诗歌/诗人是承认他者的,无论对他者抱有多么虚无的态度,因为在哲学中,任意一项真理、一个存在都来自他者的回应。
毫无疑问,诗歌内在于自我边界之中,但作为一种情感,其先验地为“我”和“他”都保有了一席之地。这个意义上,当我们创作或书写诗歌时,她自然而然地附带了情感固有的容纳性,容纳一切相异,容纳一切偏离。我一直坚信,人类的自我性不安是天然的,但这种不安又是无法直说的。显然,没有一个人会声称自己因为自我而恐慌,虽然他会喧嚣、躁动,乃至对存在采取了决绝的方式。不过,对于不可说,必须保持沉默,诗歌恰恰就是一种最高沉默,一种自我性沉默,她只产生于个我之中,一旦产生,即告完成。而通常意义上的诗歌阅读、交流包括出版,都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接触到的成品的诗歌,都是情感废弃物,那些看似共通的东西,都让诗歌偏离了正道——世界只在“我”之中,虽然它一直在“我”之外。
诗歌不是表达,不是精神构建,若以表达或精神建构界定诗歌,将使其沦为一种艺术处理器。我一再强调,诗歌一旦物质化了就意味着失去,她只存在于诗人本心之中而不在身体以外——这么看来,诗人自身便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秘密界域,而诗歌则是一种主体觉醒,人一旦借助诗歌觉醒,世界就在他的内生状态里了:诗歌是世界开始或终结的地方,当然,也是个人开始或终结的地方。
虽然诗歌建立起诗人的自我边界,但并不意味着诗人可以成为一个自我加冕的独裁者,亦即诗歌沦为个人权利的绝对律令,主体性沦为价值的来源,神圣的事物消失殆尽或被无限度地取消、排斥。进一步说,诗歌不能以主体性自相关的形式来定义,个人不能以优先性凌驾于普遍性之上,诗歌即人意味着诗歌帮助人寻找生活/存在的意义,这是人类赋予自己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绝对奖赏。我们都知道,个人的恐慌、不安是这么产生的,他在生活中面对无数种可能,他需要选择,而且绝大多数时候他的选择是无力且无效的,这一点完全和所谓的上帝不同。上帝不需要意义,上帝的意志就是生活,就是唯一的必然——“天”为什么成为依据,就在于它的不可见的“是”乃一种超越存在。个人是无法或难以选择的,也没有办法以“实存”证明“是”,只能借助诗歌这种情感来充盈自己的“空”。充盈是一种自圆满、自肯定,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设置意志的边界以便自我维护。除此之外,诗人无力去体验“被感知”。
我相信,诗人喜欢讨论语言问题,诗歌除了是语言,还会是别的吗?错了。语言是中介,它永远不是诗歌,更不是人此在的证据。语言可以安慰人,解答一切可能的问题,却无法自我肯定,因为生活的本质在未来,只有诗歌是关于未来和意义的。退一万步讲,如果非要将诗歌定义为语言,也是一种私人语言。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理解他人的私人语言,上帝可以,但他不存在。
诗歌因为不可思议,因为不安,所以成为诗歌。
2019 年 8 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