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王月芳//炸好油糕过大年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炸好油糕过大年
上午,我和几个邻居在一起聊天,这不快过年了嘛,所以大家聊的话题多以准备新年食物为主。
一位婶子问我:“月芳,你啥都做好了吗?”
我说:“没有哩,你做好了吗?”
婶子含笑说:“馒头馍蒸下啦,花馍子(油饦子)、丸子、烧豆腐炸好啦,软黍面做的油糕好吃,可我不会做,那软黍子面不好做,在锅里蒸出后,要热捏,可热捏太烫手,凉了又捏不住,煮时都睁着嘴,把油喝进去了,吃的时候咬上一口,满嘴流油哩,吃不成样子。”
另一个婶子说:“不管咋说,现在人的生活都好过了,我们小的时候,在过年时,别说吃油糕,连白面馒头都难吃上,如今人真是幸福哩,想吃啥就吃啥。啥都不缺。”
大婶们说到这里,我也想到了在我小的时候,年哈时,能吃点好馍,枣花子、高高馍、吃上一点麻花,就很不错啦。吃油糕,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后,才吃上了油糕。
那时我只会捏油糕,却不会弄软黍子面。
后来,我也想亲手做软黍子油糕,先把软黍子面用温水和好,再捏成窝窝型状,就是如过去我们蒸玉米面窝头时,大拇指捏住中间,四个手指抓紧面团,顺着在手里转几下,就成了。捏好后在在箅子上抹点油,然后把窝窝一个个放在箅子,上锅蒸上一个小时出锅。
这一出锅,满屋里热气腾腾,香味荡漾。
这软黍子面又烫又粘手,难就难在又不能等不烫不粘手了,不烫不粘手了,就捏不住啦。
我只好从锅里用刀切住窝窝底部,放在案板上,快速用手把搓成长条,又把切成小疙瘩,再用塑料袋一包,擀一个面片,赶紧先捏,这就又不烫手又能捏住,可这样干太慢了。
所好的是,前两天,在一个朋友那儿得到一个捏软黍子面油糕的新方法。
大家想学吗?
想学的话,接着看下文:
腊月二十六,我和赵杰准备搭油锅子,炸出新春时的美食。
我俩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赵杰负责备丸子、烧豆腐、马莲食材。
我则先把花馍子面起好,擀好。紧着着就进入了做软黍子油糕的工序。
我把已蒸好的红薯放在一个盆子里搅好,倒进软黍子面,又放了一些面粉,再放上点蜂蜜和糖,开始和面。在我和面的时候,赵杰已经拌好了馅,他把蒸好的玉米面和麦面擀好后一搅,抓了一把芝麻、放了些炒的微黄喷香的杏仁、又放了些花生豆,在上面浇上油,香味四溢,美!
这回和的面在不烫手的同时也消除了难捏的顾虑,这下就方便多啦。
我刚捏好三五个,赵杰说:“我先炸几个,看一下你今天用的这新方法能用吗。”
说句实在话,这新方法是我听说的,并没有实战经验,听赵杰这么一说,我心里也忐忑不安,心想:万一这个方法不能用,和下这么多面,可咋整哩。
吃食还不比啥,做的好吃了,都抢着吃,做的不好吃了,连我自己都不想吃,别说别人啦。
只听见油锅里:“滋滋”作响,闻着挺香的。
片刻,赵杰说:“月芳,油糕炸出来了,你先尝一下,好吃吗?”
我赶紧去验工。
咬了一口,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真好吃,软、香、甜味具全不说,和之前蒸的软黍子面捏的油糕并无两样。
这下,我心里在高兴的同时更增加了干劲。
捏了几个小时后,总算完工。
可这油糕在下油锅时还有窍门,下的不好时,一放到锅里,由于油糕体重了,一下去就先沉到锅底啦,稍不留心,它们就被烫的焦黄乌黑,没法吃了。
我想学习怎样煮油糕,这几年,一到煮油糕下锅的关建时,赵杰老把我支开,让我去取这取那,不给我学的机会。
我心里嘀咕着:你还保守哩,你不教我,你就多干些。
我明白了,古人的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这是古语,流传了多少年,可见师傅并不是保守不传,而是都想做一个有价值的有用之人。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笑着对赵杰说:“你只怕我把你的行撑了,不教我,我不会做,你不嫌累,你就老做着。”
他说:“好,那我今天煮时你看着学。”
只见赵杰把捏好的油糕往露勺子上放几个,用手抓住勺子把,在油锅里顺转起来,转着转着,他把勺子象簸东西似的簸动几下,一个一个的油糕犹如一条条的小鱼滑向油锅里,不往锅底沉,很快由白变黄,金光闪闪,如一个个小金鱼在锅里翻着浪花,好美,好香,仿佛它们也要鱼跃龙门。
我趁热打铁,也照这样煮油糕,成功的喜悦使我心花怒放。
炸油糕了,过大年!
2021年2月7日晚上写
后
稷
文
苑
王月芳,山西省稷山县下柏村人,搞周易预测多年,喜欢写作,爱看各类书。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