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总结┃泌尿系感染的辨证施治

讲师简介

授课老师:屈福生

十八岁行医至今,一生酷爱医学,多年来在各种杂志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屡次获奖。

现供职于广东美林湖社区广博医院。

屈福生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泌尿系感染的辨证施治。

泌尿系感染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的总称。相当于中医学的“淋证”、“癃闭”。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临床特点。

病因病理

肾气不足,湿热藴结于下焦,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而湿热的产生却是多方面的,如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致使脾失健运;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脾受肝制,湿浊内藴;

劳伤过度,脾肾两亏,皆可导致此病。

辨证施治

1 . 下焦湿热 膀胱藴毒

主证:尿频、尿急、尿道痛、尿意不尽,腹胀,恶心或呕吐,食纳不佳,身倦体重,口渴不思饮,或有午后低烧,尿浑色黄,苔白腻心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分清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二花30克、萹蓄30克、、车前子15克(布包)、益元散9克(布包)、木通6克、栀子9克、瞿麦15克、黄柏9克。

方解:湿热下注,藴结膀胱,以致气化不行,不能宣通水道,故尿急、尿频、尿道痛、尿意不尽,腹胀。

湿浊犯胃,胃失和降,则恶心或呕吐。

脾为湿困,则口渴不思饮,食纳不佳,身倦体重。

午后低热,尿浑色黄,苔白腻心黄,脉滑数皆是湿热之象。

方中木通、车前、萹蓄、瞿麦通淋利尿。

栀子、黄柏清利膀胱之湿热。

益元散清热而利窍,加二花解毒而散热。

如有尿道下坠感,可加大黄3—6克。

加减:若兼感风邪,证见头晕目疼,发热恶寒战栗、或寒热如疟、全身关节疼痛、舌红苔白、脉浮者,加柴胡15克、防风9克、荆芥穗30克、薄荷6克(后下)。

若兼肾阴亏虚,证见头晕、低热、手足心热、腰痠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者,加生地12克、旱莲草12克、地骨皮15克。

2 . 脾肾两虚 下焦藴毒

主证:劳累后,小便频数,无明显的尿痛,尿热。

偏于脾虚:眼睑浮肿,下肢肿胀 ,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缓。

偏于肾虚: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痛腿软,舌体消瘦,舌质淡红,脉象沉细。

治法:偏于脾虚:益气健脾,利湿解毒;偏于肾虚:补益肾气,利湿解毒。

方药:偏于脾虚:异功散加减。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6克、益智仁9克、赤小豆15克、当归12克、二花15克、连翘9克、枸杞子12克、车前子15(布包)。

偏于肾虚:五子衍宗丸加减。

菟丝子15克、金樱子15克、狗脊12克、贯仲炭15克、当归12克、赤小豆15克、二花15克、车前子15(布包)、枸杞子12克、连翘9克。

方解:肾为先天藏精之本,脾为后天生化之源。

脾肾两虚,正气即弱 不耐劳动,劳累后,正气更虚,藴毒内扰,故小便频数,无明显的尿痛、尿热。

脾气虚弱,水湿不运,故见眼睑浮肿等脾虚之象。

精亏不养,故见头晕目眩等肾虚之证。

方中贯仲、赤小豆、二花、连翘、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

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益智仁即异功散加减。

益气健脾,兼以补肾;枸杞子、菟丝子、金樱子、狗脊、全当归,补益肝肾。

本病当急性发作期已经治愈,善后调治尤为重要。

常用治肾虚型方药(五子衍宗丸加减),去车前子、连翘、加生地15克、五味子9克、川断炭15克、山药12克。

病案分享

异功散加减治疗劳淋验案(原载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7年第35期)

案例治疗经过

初诊:患者,男,28岁,于2017年9月5日就诊。

患者尿频20余天,稍有涩痛,颜色不赤,工作劳累后感觉腰酸背痛,乏力,纳差,有时大便溏,舌体稍胖大,有齿痕,脉象沉缓。

诊断:劳淋。

治疗:益气健脾,利湿解毒。

处方:异功散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益智仁10克、当归15克、二花15克、连翘10克、枸杞子15克、赤小豆15克。

五剂,一天一剂,水煎服,早晚口服。

二诊:9月11日,患者自诉服用五剂药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但仍有轻微涩痛,腰部仍有不适,舌苔明显改变,脉细弱,处方稍有变化,继续服五剂。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益智仁10克、当归15克、二花15克、连翘10克、枸杞子15克、赤小豆15克、狗脊10克、菟丝子15克。

继续五剂,一天一剂,水煎,早晚口服。

三诊:9月18日,患者自诉小便基本好转,无涩痛,饮食大增,腰部不适好转,精神好,但感觉睡眠欠佳,舌苔转红,苔白,脉搏好转。上方调整后再加生龙骨、生牡蛎。再服五剂。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益智仁10克、当归15克、二花15克、连翘10克、枸杞子15克、赤小豆15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车前子10克(布包)。

五剂一天一剂,水煎,早晚口服。

治疗后,患者高兴的回复,上述病证基本消失,睡眠好,腰痛止,饮食好。

病例分析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疬涩痛,小腹拘急隐痛为主证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

基本病机为湿热藴结下焦,肾于膀胱气化不利。

病理因素为湿热。

病位在肾与膀胱,也可由脾虚引起。

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辨标本缓急,再给予治疗。

劳淋在淋证中发病率低,但值得临床医生细心辨证。

淋证之遇劳即发者,有肾劳、脾劳、心劳之分。

(诸病源候论.淋病)曰:“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

其小便淋疬不断,涩痛不甚,遇劳即发。

(医碥.淋)曰:劳淋,劳则动火,热流膀胱所致。

脾劳(劳倦所伤)补中益气合五岺。

肾劳(色伤),阳虚肾气汤,阴虚知柏地黄汤。

心劳(思虑所伤),清心莲子饮。

本文患者早期自行口服抗生素,未取得效果。经过辨证属于淋证中的劳淋。

劳淋多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证见小便淋疬,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

本文患者偏于脾虚,方用异功散加减。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益智仁益气健脾;

赤小豆、二花、连翘、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

枸杞子、当归、狗脊、菟丝子兼补益肝肾。

纵观本方,以益气健脾为主,兼补益肝肾,佐以清热解毒利湿,达到扶正祛邪。从而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屈福生;编辑:刘清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