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乡打花鞭
平乡打花鞭又叫“打花鞭儿”。关于打花鞭的起源,据老艺人苏文丰讲述,打花鞭源于唐朝贞观三年(630),李世民在位,战乱已平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号称福将的尉迟恭将军解甲归田,告老回乡。整日无事可做,闲耐不住,便手舞双鞭自舞作乐,以度晚年之娱。一次,适逢尉迟恭六十大寿,受亲朋好友盛情相邀,即兴操鞭起舞,赢得众人喝彩。在人群中有一个叫花子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时兴起折棍当鞭学练双鞭路数,这便是后来的“打花鞭”雏形。
据历史考证,打花鞭在唐朝之后的历朝均有发展,盛行于明清。
大约在明末清初打花鞭传至平乡县,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打花鞭在解放前由平乡老艺人赵老朋编演了景廷宾抗洋人,杀贪官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解放后,县文化馆音乐辅导干部霍科对平乡打花鞭进行了整理加工,搬上了舞台。
1953年邢台地区大型文艺汇演中,以独舞打花鞭荣获全区演出二等奖。
打花鞭舞、所用花鞭,是用长约90—100厘米,手指粗细的硬杂木棍。鞭身按平均尺度栓上红绸飘带4条,每条之间栓2至4个小铜铃,鞭的顶尾两端各栓铜钱两圈,舞动时,舞者手持双鞭,在人体上及鞭身上有节奏的敲打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
动作来自武术招式,洒脱多变,自成一体。音乐配合竹板、板胡、二胡、笛子等民间乐器的陪衬,柔美声中带铿锵有力的节奏。伴唱中有多种曲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充分表达了大众的喜怒哀乐。
打花鞭的道具可因陋就简,服装可灵活安排,表演不拘场地,演练不分老少。艺术形式自由,灵活多变,边唱边舞,节奏明快。舞动起来只见双鞭上下飞翻,脚下步步生风,身法节拍配合严谨,清脆悦耳,引人入胜。
打花鞭具有大众文化的特性,集舞蹈、武术、体育竞技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欢快祥和的独特风格而著称。表演打花鞭时,全身各个肢体部位都在运动,自然而然地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自发地组成打花鞭舞蹈队串村走户表演,近年来打花鞭活动已经很少见到,精通整套打花鞭舞蹈艺术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打花鞭的传承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2004年之后,平乡县民间艺人云风雨为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多方奔走调查,搜集相关实物和文字资料,拜访老艺人,并拜老艺人苏文丰为师,得到老艺人的言传身教,成为打花鞭第二十一代传人(口述资料)。同时,云风雨还走访打听亲眼见过打花鞭表演的观众,听取他们的描述和指点。在各方信息的汇总下,对打花鞭步伐、音乐曲牌、唱词、服装等经过重新整理,编排,演练,把这个已经近乎失传的民间艺术舞蹈,完成的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