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身废一半!健脾“冠军”不是小米,适量吃点,让脾胃更茁壮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跟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得越来越“好”,各种各样的病也变多了,胃病就是很普遍的一种。但其实,很多人胃不好,不单单只是胃不好,跟脾虚也有很大关系,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分不开的,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脾虚,身体或就废了一半!对照下面的身体表现看看,你的脾还好吗?若中招,该早点调理了,偏僻食物常吃点,慢慢增强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脾虚的人,脸色黯淡无光,看上起病恹恹的。脾是后天之本,中辅助运化,一旦脾虚了,不能很好的运化,人体就不能及时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缺少营养,脸色自然好看不了,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也比较差。

身材肥胖,不过不是真正的胖,大多是虚胖。脾虚的人,体内水运失常,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堆积在体内又难以及时被代谢,人就容易“肿”,是水分多引起的虚胖,并非实胖。这种胖,肌肉不结实,比较松垮无力。

舌苔还会发白、厚腻。脾虚的人,往往体内水湿也较重,而水湿过重,囤积在体内,在舌头上会有所表现,舌头上的白苔比较多,也厚;舌头看上去也比较胖大,就像是被水泡过一样,若仔细看,舌头两侧可能还有牙齿印子。

食欲也不好,经常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也会影响到吸收和消化功能,胃口会下降,进食量减少,即便吃得少,也不觉得饿,吃了之后又容易肚子胀,还会拉肚子,大便也比较粘腻。

这几种脾虚的身体表现,若你中招了,就算只有一个,也应当早点调理。想要健脾,要知道脾为什么虚,其实原因多半都出在自己身上,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有的人不注意保暖,虽然严冬已经过去,但气温不是一下子就上来的,波动比较大,但很多人已经开始减衣了,冷了还是要适当添衣的。特别是部分女性,经常露脚踝,这也会让寒气入侵,加重脾虚。

还比如错误的饮食习惯,很多人不论春夏秋冬,一直都爱吃寒凉的食物,比如冰激凌,虽然吃着也觉得凉,但又很过瘾。殊不知,常吃凉食会损伤脾阳,容易加重体内寒湿,损伤脾胃功能,加重脾虚。

因此,想要让脾慢慢好起来,伤脾的行为不要再有,可以先从饮食上入手调理,适量吃点对脾胃好的食物。

说起健脾养胃的食物,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小米,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喝点小米粥可以养脾胃,但很多人会走入误区,大量进食。小米粥比较细软,几乎不用咀嚼,很容易消化,而脾胃用进废退,长期大量喝,可能会带来反效果。

芡实称得上是健脾“冠军”,与偏寒性的薏米相比,芡实性味甘平,药用价值也很高,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适量吃点,或能帮你健脾除湿,缓解脾虚、久泻的现象,脾胃会慢慢好转,变得更强壮。可能对于苏州人来说,或比较熟悉芡实,在当地,芡实也被叫做“鸡米头”。

除了芡实,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健脾胃的好帮手,如山药、猴头菇、玉米、板栗、陈皮、芋头等,脾虚的人平时也可适量吃点,有好处。

五谷多是甘味食物,可以适当吃点,但是像蛋糕、面包等甜食,建议脾不好的人要少碰,以免吃多了加重痰湿,影响到脾胃功能。

除了在饮食上加以调整,每晚睡前,大家还可以按揉按揉腹部,围绕着肚脐顺时针逆时针按揉,促进脾胃消化,促进代谢,或能帮你缓解腹胀,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腹部温暖。

现在已经到春天了,气温会逐渐上升,可以开始运动了,适当出出汗,逼出寒湿,对提升脾胃功能也有好处。

中医建议:日常多饮1“茶”,或能帮助远离胃部疾病

著名医书《扁鹊内经》中曾记载,猴头菇、丁香、沙棘、佛手、茯苓等食材,均有养胃护胃的功效,常将以上食材按合理的比例熬制成茶饮,具有助消化,养胃健胃,抗菌、抑菌、消炎等功效,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也有着不错的辅助作用。这也是老中医常用的养胃小食方,其药食同源原理如下:

猴头菇:猴菇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保护、调理消化系统、修复受损面粘膜。

丁香:丁香花青素是很强效的抑菌剂,能够防止细菌粘附在胃壁上,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沙棘:所含的原花青素有抗氧化活物,健脾养胃、消食化物,对胃部健康起到养护作用。

佛手:有理气化痰、止呕销胀、健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以上几种食材,对胃有着不错的功效,但是自己去找齐以上食材,再进行熬制的话,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小编为大家找了一款现成的茶包,是由以上食材按合理比例配制而成,独立小包装,想喝的时候,取一包开水冲泡即可。

综上所述,脾虚,身废一半!如果以上几种表现你中招了,建议抓紧养脾,别等拖出病来才开始重视,健脾冠军芡实,可常吃点,上面提到的几种食物,也可换着吃,对脾胃有好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