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是追求知识,而是寻找决策依据
通常,我们认为,学习就是学习知识。
这个没有问题。
深挖一层,学习就是为了追求知识,是表层原因。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
成长,就是工作生活中不断解决问题,而知识中潜藏着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决策依据,遇事知道应该怎么做。
突破式学习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感觉:
学习得越多,不会得更多。
如同边界被打开,触碰到更多的未知。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在打开知识的宽度,积累更多的知识,主要靠勤奋。
到后面会有个问题,知识无用。
学习了很多,实际上解决不了真实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
“书呆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
学习了知识了,也产生了一点作用,但是越学越累。
每一种问题,都是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
比如编程行业。
每一次遇到一个新的业务,都需要上网学习,或者复制别人的解决方案。
如此一来,既低效,又辛苦。
因为没有积累,每一次的成本都一样,没有降低。
这个时候,最好是慢下来。
不要着急解决问题,而是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知其然,知其所然”。
知道解决方案,还要理解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突破了知识的表层,挖掘到底层逻辑。
一旦掌握了更低一层的知识,问题就像,逃不出如来佛祖掌心的孙猴子。
表面再千奇百怪,都是一目了然。
乔布斯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
“学习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我认为这是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
学习如何思考。
例如,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的人未必都成为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同样,编程教你另一种思考方式。”
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是一类问题的表象。
多问几个为什么。
思考清楚问题背后的逻辑,直至拥有触类旁通的效果。
解决第一个问题会慢,但是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快速地解决。
这也是突破式学习的优势所在。
跨学科学习
读书是分科的,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历史等等;
书本是分类的,
文学、艺术、传记、计算机、心理学、经济等等。
分科分类是,人为造成的。
自然界是不分科的,真实社会也是不分类的。
人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认识世界,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跨学科的认知。
比如一棵树。
普通人看到一棵树,知道它是植物,更细一点,芭蕉树、椰子树、苹果树、樟树、松树。
研究树的领域内人员,就不能这么简单。
除了是植物之外,还要分析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物理效应;
还要理解生态环境、光合作用;
甚至要考虑,种植在森林与城市的区别。
对于个人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整体的动态的问题。
任何单一的知识和思想,都无法解释清楚,更别说解决问题。
查理·芒格在做投资的过程,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就是为了更准确的认知投资行业,做出更好的投资行为。
所以,要跨学科式的学习,建立分析框架。
用整套的模型,来找到不同领域间的共同问题。
一生掌握一门学科已经很不容易了,所有的都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
其实,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
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上面突破式学习说过,表层知识与底层逻辑的区别。
只需要抓住各个学科的核心思想即可。
从不同的学科中,找出有价值的认知,不断丰富自己的分析框架,
足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实践式学习
很多人学习:
- 要么是漫无目的,看到什么学习什么;
- 要么是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处开始。
早期的时候,要多读点杂书,拓宽知识的广度。
有一定的积累,要有目的性。
以实践为主,不能使人产生改变的知识,都是无效的知识。
所谓实践式学习,就是不断试错,优化解决方案;
同时,不断思考总结,提升决策能力。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模型“PDCA”:
- 观察(Observe)
- 调整(Orient)
- 决策(Decide)
- 行动(Action)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多观察,在现场观察。
稻盛和夫说:“现场有神明”。
现场有大量的、真实的、细节的信息,不断试错,更容易得出最优解。
得出最优解,就可以及时决策,并行动。
快速出结果,反馈过来,要么出错调整,要么有效改进。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是一种最快的学习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爆发出来,人无法吸收所有的信息。
只需要知道底层逻辑,它上面的知识,都可以拿过用。
如同我们从来不背诵字典,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字典。
掌握的是工具,里面的内容无需知道。
这是另外一种实践式学习的方式:掌握更多的工具。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古代那种,有知识没知识的区别,也不是有力气没力气的区别,
而是有没有更多更合适的工具。
比如,有电脑和没电脑的区别。
比如,认知工具,复利模型、样本偏差等等。
要注意,都是以实践来驱动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