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一个站不住脚的概念
“国学”最初是指国家级的学校——比如汉朝的太学、晋朝的国子学、隋唐及以后的国子监,跟“县学”“府学”相对。
“国学”一词最初被当作学问和学术,是在18世纪初的日本,由荷田春满(1669~1736)提倡、贺茂真渊(1695-1769)继承、本居宣长(1730—1801)集大成、平田笃胤(1776-1843)扩展的概念,指的是日本古典文化和学问。
“国学”在中国被当作指代文学和学术的词汇是在清末。当时的大清内外交困,在学术思想上也面临着西方的冲击。学者把西方的学术思想称作“西学”,把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称作“国学”。1905-1906年,国学保存会印行了刘师培编著的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国学教科书”。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
有时,也称“国粹”(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外国学堂最重保存国粹,此即保存国粹之一大端”,出现了“国粹”一词)。后来,也称“国故”,章太炎著有《国故论衡》,胡适发起了“整理国故”运动。
那么,国学到底是指什么呢?有人说,应该指中国历代的文化、学术、思想,包括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那么我要问了,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真的可以站得住脚吗?人类研究的大多数学问都和人有关,就算和人没有直接关系的天文学等等,人类在根本上也是为了自己的福祉来研究的,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一切学问都称作“人学”?它无所不包,但是没有意义。
也有人说,“国学”的含义应该更狭窄一些,指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加上外来的佛教和佛学。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如果这样的话,直接用“中国古代思想”或者“中国古代哲学”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造出“国学”这个词呢?
其实,在“国学”这个词汇里,重要的不是“学”,而是“国”。想一下这个概念产生的年代是中国被列强环伺的时代,就明白了。发明和使用这个词汇的学者是怀着愤恨和不满的。“你们这些洋鬼子看看,我们中国是有悠久历史,有灿烂文化,也是有思想、有学问,有精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就不是一个纯学术概念了。
我们知道,学术思想是天下的公器,与国界无关。许多人总是抱着这样的思想:只有源自自己民族、国家的思想才有继承的价值。熟悉历史的朋友们知道,这些人是惊人无知的、惊人浅薄的。许多族群——比如东夷、狄人、匈奴、鲜卑——已经融入汉族,如今他们的后代还有人说要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吗?
另外,佛教不是中国本土的,而是源自印度,在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的很多思想已经进入中国人的头脑,很多词汇已经成为汉语词汇或成语。如果完全剥离这些词汇——比如世界、觉悟、刹那、境界、地狱、魔鬼、小品、慈悲、大彻大悟、大千世界、众生、烦恼、平等、自作自受——的话,一个人甚至没办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性格或观念,与民族(或者说族群)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关系。比如古代中国曾经是尚武的,今天的多数中国人则是文弱的。古代的多数中国人是以告密为耻的,而今天许多人则以此为荣。这样的例子不用多举。
一个好的思想,不管它出自哪里,都是好思想。一个坏的思想,哪怕是出自我们的父母,它也是坏的思想。在当今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不侵犯其他人生命、财产权的前提下,自由地研读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不用管这些知识、思想的发明者来自哪一个国家。
“国学”是一个包含政治色彩的词汇,不是一个站得住脚的学术概念。20世纪后半叶“国学”在台湾(60年代开始)和大陆(90年代开始)先后“复兴”。仅就台湾而言,“国学”的复兴是蒋介石加强思想控制、愚民的结果,这种运动产生了像南怀瑾这样号称“国学大师”实则为江湖骗子的人物。我认为,随着时间流逝,“国学”这个概念必定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我也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思想史,这些领域的好书我看到了就会拿来读,但我不会故意歪曲它们,也不会怀着崇拜的心情,或钱穆先生所谓的“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读,更不会发思古之幽情。我想抱着客观的态度,分析我们古人的得失成败。
除了读这些书,我还读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悲剧、莎士比亚、歌德、笛福,更爱读洛克、托克维尔,最近两年最爱读米塞斯等经济学家、思想家的书。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也不要给自己的思想设限吧。
余英时先生于8月1日去世了,他是一位很难得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历史学家。我昨天整理了他的精彩语录,今天被删了。今天就写这样一篇水文来纪念先生吧。
学通中西,用现代学术方法,精研中国古代历史,海外更有文献。
道贯古今,具民主自由思想,忧心神州未来走向,离岸亦可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