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医学解读 | 发热
发热即“身热”,在外感证最为多见。
一般的鉴别是:兼有恶风、头痛、鼻塞、咳嗽的为“伤风”;兼有恶寒、头痛、项背身体疼痛的为“伤寒”;与伤风相似而口内干燥的为“风温”;得于淋受冷雨或在雾露中行走、头胀如裹的为感受外湿。凡是外感初期发热,病邪均在体表,脉象多见浮数,治宜发汗。《内经》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就是这个意思。又因病邪的性质不同,分为辛凉发汗和辛温发汗两类,风寒宜用辛温,如葱豉汤、麻黄汤,外湿用神术散,风温宜用辛凉,如银翘散。但是,外感发热有自汗和无汗的不同,无汗的应予发汗,自汗出的不宜再汗,所以还有桂枝汤调和营卫来解肌的方法。外感发热的脉象多浮数,但也因病证不同,有兼紧、兼滑、兼濡等差别。如果脉不浮而沉,或见细弱无力,便是脉证不符,不可贸然发汗,以防恶化。外感证初期发热,大多有恶风、恶寒现象,倘然汗山山后不恶风寒, 发热稽留或逐渐增高,便是表邪化热传里。一般多在中焦阳明,出现口渴欲引凉饮,舌苔黄腻,脉象滑大,当用甘寒微辛法,如白虎汤。内伤杂证,也有发热,但热型不同。李东垣曾作《内外伤辨惑论》,如说“: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等。
葱豉汤出自《肘后方》卷二:葱豉汤
别名葱白豉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九)。
处方:葱白3枚 豆豉6克
功能:主治通阳发汗。主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顿服取汗。服药后未出汗,加葛根6克,升麻9克,如仍不汗,更加麻黄6克。
组成剂量:麻黄6克,桂枝4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再人余药,煮取300毫升,去渣,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歌诀: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身体烦疼者,加白术;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减桂枝,加薏苡仁;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加石膏、生姜、大枣,麻黄量加倍;肺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加苏子、陈皮、炙桑皮、赤茯苓。
方论:本方为辛温解表代表方剂。寒邪束表,营卫凝涩不利,腠理闭塞,肺气不宣,因而出现无汗和诸种疼痛。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为方中君药,并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达营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至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
医论:麻黄汤首载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柯韵伯说:“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证属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之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证悉除矣。”“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正由于此,《伤寒论》对“疮家”、“淋家”、“亡血家”,以及伤寒表虚自汗,血虚而脉见“迟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本方。风热、温热、表寒邪郁化热,也非本方所宜。
神术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又名“神术汤”。
组成:苍术五两(150克),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甘草各—两(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加生姜6克,葱白6克,水煎服。也可作饮片水煎服。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发汗解表,化浊辟秽。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以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方解:本方苍术芳香辟秽,祛寒燥湿,发汗解表而为君。藁本、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湿止痛为臣;羌活、川芎疏风通络为佐;甘草甘缓和中,姜、葱辛温透邪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化浊辟秽之功。临床以头痛身痛、发热憎寒为辨证要点。感冒无汗加麻黄、桂枝;咳嗽加前胡、杏仁、牛蒡子;项强加葛根;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花;遍身疼痛加独活、秦艽;寒湿头痛,加荆芥、防风;寒湿重,加吴茱萸、厚朴;郁久化热,加薄荷、菊花。
方歌:
神术散用甘草苍,细辛藁本芎芷羌,各走一经祛风湿,风寒泄泻总堪尝。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一两(30g) 连翘一两(30g) 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 竹叶四钱(12g) 生甘草五钱(15g) 荆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8g)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亦可作丸剂或散剂服用。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病初起,卫气被郁,肺失宣降所致。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热毒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咽痛,邪热伤津,则口渴,邪在卫表,故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辛凉透散以散其表,清泄肺热以解其毒,宣降肺气以复其清肃。方中银花、连翘芳香清解,既轻宣透表,又清热解毒,重用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宣散,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豆豉、荆芥辛而微温,透邪外出,两药虽为辛温解表药,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伍在辛凉药中,可增强透表之力,共为臣药。桔梗宣肺止咳;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于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违辛凉之意;二是疏散风热与清热解毒相配,既外散风热,又解毒辟秽,从而构成清疏兼顾,以疏为主之剂。为“辛凉平剂”。
功用鉴别:桑菊饮与银翘散均能辛凉解表,为治温病初起的常用方。二方组成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桑菊饮以桑叶、菊花为君,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较强;适用于风温初起,表热较轻而咳嗽较重者,为“辛凉轻剂”;银翘散以银花、连翘为君,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较强,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表热较重者,为“辛凉平剂”。
方歌:辛凉解表银翘散,芥薄牛蒡竹叶甘, 豆豉桔梗芦根入,上焦风热服之安。
组成剂量: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
用法用量:水煎服,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曳,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服,令三服尽。服1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二三剂。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姜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加减:兼喘咳者,加厚朴、杏仁;伤寒汗后,身体疼痛,脉沉迟,阴血不足者,加芍药、生姜、人参;发汗太过,四肢挛急抽搐而紧,恶冷身寒,汗出,小便频数,脉软弱之阳虚证,加附子;兼项背强急,俯仰转动不利者,加葛根;气血亏损,营卫失调之半身麻木者,加黄芪、当归;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受阻之痹证,加羌活、姜黄、威灵仙、薏苡仁;自汗者,合玉屏风散或加黄芪。
方论:本方主治腠理不固,风寒外袭,营卫失调之表虚证。方中用桂枝为君药,味辛性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解肌发表,散外寒祛风;芍药为臣药,味酸性寒,酸能收敛,寒则走营,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一开一合,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发汗而不伤阴,止汗而不留邪;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据现代药理研究:桂枝含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有解热功能;芍药能收敛止痛;甘草有强心、抗炎、抗过敏之功。
白虎汤组成: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六合(9g)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温病邪传气分,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热灼津伤,而见烦渴引饮;热蒸外越,故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因其病变为里热实证,邪既离表,故不可发汗;里热炽盛,尚未致腑实便秘,又不宜攻下;热盛伤津,又不能苦寒直折,免致伤津化燥,愈伤其阴。当以清热生津为法。方中君药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善能清热,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并能止渴除烦。臣药知母,味苦性寒质润,寒助石膏以清热,润助石膏以生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和中益胃,并可防君臣药之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成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剂,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由邪热内盛所致之诸证自解。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