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逼出来的医圣

可后在极端痛苦中死去,其症状与现代典型流行病近似。那是东汉末年,史书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汉末年,疫疬横行,万户萧瑟。”当时很多地方“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举族而丧者”。其时,南阳、洛阳等地是重灾区。

  南阳人张仲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他的家族有200多人,大约有一半人在这次被称为“伤寒”的大疫中死于非命。看着亲人们痛苦地死去,自己却没有办法挽救他们的生命,悲愤的张仲景遂开始潜心医术,四处行医救人。张仲景与瘟疫的抗争不但使得无数人得救,而且成就了一部凝聚着中国人智慧的伟大医书———《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这部书“借一病为万病立法”,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时间让人们认识到了张仲景的价值,他的书千百年来流传不绝,被称为“医经”,他本人被尊为医圣。后人在他的家乡南阳建起了医圣祠,四季祭祀这个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学者。

走进中医的圣地

  医圣祠位于南阳市东关的温凉河畔,坐南朝北。祠的大门是汉代建筑风格,门口双阙对峙,古朴优雅。大门上方郭沫若先生于1952年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进了院门,看到的倒是清代建筑风格的房屋。这些房屋不高大也不华美,但满院草木茂密,举目皆是茂盛的绿树繁花。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阴,斑斑驳驳地洒在院子中的古代医学家塑像群上。南阳张仲景博物馆(即医圣祠)副馆长张兼维告诉我,中间的塑像是医圣张仲景,四周分别是医和、华佗、王叔和、李时珍这四个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医学家。

  张兼维看上去是一位典型的浸润于中国古文化的知识分子,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眼神沉静多思,走起路来每一步都让脚轻轻缓缓地在地面上舒展开,让人感觉他心里很安适,那显然不是浮躁的文化所能陶冶出来的神态。他带着我在医圣祠漫步,走过山门、张仲景墓冢、过殿和正殿。他告诉我,这祠堂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屡有重修,可惜后来毁于战乱,现在的建筑多是上世纪80年代修复的。张仲景墓比祠要早,但世事如烟,已经没人知道墓冢始建的年代了

  张兼维习惯称张仲景为“医圣爷”,他说老百姓都这么叫,他们是把张仲景当成神来敬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对历史上曾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的一种肯定,也是民心民意的反映。相传正月十八是医圣爷的生日,每年这一天,都有几万人自发地来祭祀张仲景。在正月十八那天,这院子里里外外都是人,大家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都是满脸的虔诚。今年正月十八,张兼维在祭祀的人群中看到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小脚,腰都直不起来了。张兼维怕她摔倒,上前搀扶,和她攀谈起来,问:“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呀?”老人一脸的安详:“医圣爷功德大。我不图啥,只望他保佑老百姓平平安安!”那种发自内心的景仰,让整天在医圣祠工作的张兼维心里一阵温暖。

  在学术界,张仲景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他辨证论治的理论,至今也是中医在西医面前足以自傲的核心理论。医圣的称号不是谁封的,是历史对张仲景的认可。据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每任领导上任后,都要来南阳,来医圣祠。当世中医大家,也无不视医圣祠为中医的圣地,很多人在这里写下景仰的留言。这几年,南阳宛西制药厂和医圣祠举办“张仲景经方研讨会”,中医大家也是有请必到,给足了面子。

  张兼维说,张仲景于东汉末年在南阳出现不是偶然的,那是中医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的青春期,当时的中国文明生机勃勃,兴趣广泛,热情四溢,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时有新奇的发现。就像年轻人谈恋爱,总要千方百计表现自己,各种风采姿态都要展示出来。汉代就好像一个人恋爱成功,成家立业了,是中国文化定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样是中医学建立理论框架的时期。南阳在汉代人文荟萃,医药文化发达,历史选择这里成就中国医圣自有道理。但中医走向成熟的过程却伴随着极大的痛苦,那是一场造成极大灾难的疫病催生的

杨兆林老师微信号:yzl72112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