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洪式太极拳手法基本功—— 反手圈规范动作

缠丝圈有大有小,大圈不敌中圈,中圈不敌小圈,越小小到无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洪公说:无非一圈一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圈也。洪公把太极拳手上的基本功法归纳为“正手圈”和“反手圈”,为后学铸造了一把进入太极拳大门的金钥匙。本文是反手圈的规范练法。

【反手圈】假定仍依右手为例(共分四个分解动作),如正手圈图预备式。

动作一:身左转,收肘齐乳,手指上扬。对方手在上面为掤法,如再收第二动(此例为左手,不拘左右皆可用),与一路第十五式庇身捶的第三动(图动作一)。

动作二:身略左转立变右转,手随身的右转回到胸口前,手指上扬,为掤法,肩部为靠法,肘臂部为肘、挤法,手部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动作与一路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二动作的右靠法;与正手圈的第二动一样,肩与胯部都不许转大,要合住(图动作二)。

动作三:身继续右转,手变逆缠,沿腹部、胯部走外下弧线,为挤法,如一路第六十一式第二动左进步挤;一路三十九式右转身蹬脚第二动(此例均为左手)一路十字手的第一动右下挤法(图动作三)。

动作四:身继续右转,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继续走外上弧线回到原处,为挤、採、按法;第四动与第一动转换处,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第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动右手。手走外上弧线时,一定要手领肘,肘领肩,不许亮肘。反手圈完成后,亦如椭圆形鸡蛋,不过大头在里而小头在外(图动作四)。

练习反正旋单手圈时,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许超过45度,胯部可大于45度,但尾骨不能左右摆动,而是随着腿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线路。

为了说明两个单手圈的线路,只能大体划分四动,其实每一动里无论在任何部位均可根据对方的方向、高、中、低等不同角度变换各种着法。拳式子里每个“着式” 的用法,就是根据对方来力的方向而变化的。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在具体实践中自然会体会出来。也就是说,反、正两个单手圈亦可大可小,真正实用起来,可小到从外形看不出圈来的。

腿部的变化,身左转,左腿必顺缠,右腿必逆缠,反之亦然,这是与生俱来的。看似简单的两个单手圈,即包括了手的八法,手、臂部的公转与自转,腿部的顺逆自转,身体的自转等。整个套路中的要求,也是手臂在整套拳中的线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柔韧性以及与腰裆的螺旋配合,当练起套路来,自然就圆、柔,顺随,不僵硬,还可以防止学生亮肘。因此,我要求学生多练习划反正旋单手圈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