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 29.3 勃起功能障碍
5.其他灸
史氏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功能性阳痿 105 例。治疗方法选穴∶主穴取曲骨、横骨、气冲、急脉、中醪、下醪、腰俞、命门、肾俞和关元;配穴取气海俞、关元俞、筋缩、肝俞、足三里和三阴交。灸法∶选用 2 号药线直接灼灸穴位,每穴 1~2 壮,每天1次。10 天1个疗程,间歇3 天,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治疗 2~5 疗程,治疗期间可配合一定的心理治疗,灸后局部有灼热感或痒感,切勿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治疗效果照《性治疗》对疗效的估价,痊愈为治疗后阴茎勃起坚硬,性生活正常,性满足,计 38例(36.2%);显效为治疗后阴茎能勃起性交,可达性高潮,基本性满足,计 50 例(47.6%);有效为治疗 5 个疗程后,性欲增强,阴茎能勃起并行性交,但不能达到性高潮,计 12 例(11.4%);无效为经 5个疗程治疗,病情无变化,计 5 例(4.8%),总有效率 95%。(史宏.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功能性阳痿 105 例.广西中医药,1996,19(4)∶48)
【按语】
(1)中医学认为'心脾损抑'和'命门火衰'是阳痿的主因,本病多由惊恐忧思或房事过度,损伤心脾肾所致。男性的性功能属于脏象肾的范畴,肾是一组功能群,脏象肾包括肾和命门,是水(真阴)和火(真阳)的功能对立统一体,肾总是处于虚的,需要补充和充实的状态。从病理生理角度看,阳痿是属于肾的症群中的一部分,且均为虚证,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补法,特别要注意针刺手法中'补'法的应用,只有'补'法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有一部分血睾酮量偏低的病人,通过针灸治疗,有使血睾酮上升的趋势,说明针灸可能影响性腺系统;现代医学认为阳痿可分为内分泌性、神经性和血管性阳痿。灸法可明显提高患者血中睾酮和 HCG 的含量,因此其对内分泌性阳痿的治疗果是肯定的,有文献报道部分阳痿症是由于脊神经或/和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所致,所取的穴位与相应的神经节段关系十分密切,故可推测通过隔姜灸和针刺可直接刺激有关的神经节或间接刺激神经中枢,调节功能,使之平衡,达到治疗的功效,但目前理论依据尚不足,故有待进一步探讨。
酮是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主要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亦可分泌少量的睾酮,从临床化验检查可看出,针刺、隔姜灸疗法可明显提高患者血中睾酮的含量,故本疗法可促进和调节人体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的功能,使阳痿患者原来处于低水平的睾酮分泌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人绒毛膜促性腺轴(HCG)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形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的总称。男性 FSH 的功能是促使曲精小管发育,并形成精子。LH 的功能是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发育产生睾酮。针灸疗法可使患者血中低水准的 HCG的含量明显升高,从而进一步说明本疗法可促进和调节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轴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疗法治疗前后 T3、T4的分泌不受影响,故可认为本疗法对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脊髓神经勃起中枢位于 T12~L1 节段,反射生勃起中枢位于 S2~S4 节段,所以主要取勃起中枢有同神经节段的次醪、中极、秩边、大赫,并加重灸,温肾壮阳,提高了勃起中枢兴奋性而恢复其功能,而采用穴位注射则利用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敷,疏通经络的传导,以振奋阳气,真元得充。
3)从取穴来看,在关元、肾俞等穴位温针灸以达温肾壮阳的目的,助以气海、中极、太溪、复溜等
穴补益肾气,辅以三阴交足三里、次影、气海俞等穴疏肝健脾、理气通络以达到虚实兼治的目的而获效。肾俞为肾之背俞穴,灸肾俞振奋肾气,肾气足则精血自充,命门属督脉,为命门之火寄附之处,内蓄真阳,灸命门可壮元阳,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穴,灸关元可壮真元之气,针灸上述穴位可以温肾阳、益元气、调整阴阳。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针三阴交可培补肾气及调理三阴经气,有补肾养肝、健脾作用,神门为心经原穴,配三阴交以起调节心脾作用,八参是足太阳膀光经的腧穴,均与肾脉的功能有相互联系,可起辅治作用。生姜、艾性温,通十一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胞官,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促进肾功旺盛,以达到温肾壮阳、“益气培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