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注释

1、莫许:不要。
2、琥珀:松柏的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的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的颜色很浓,色如琥珀。
3、疏钟:断续的钟声。
4、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5、魂梦:即梦魂,指睡梦中人的心神。
6、辟寒金:任昉《述异记》:“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雀,色黄,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误。
7、髻鬟:古代妇女的两种发式。
8、烛花:蜡烛燃烧时的烬结。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作。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的孤寂,隐含无限的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的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的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全词写的相思,却不着相思一字,具有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0)

相关推荐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李清照 [宋代]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完善 古诗文网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

  • 【诗词】默言‖春夏十四首

    2021.05.31 星期一 1.无 题 文/默言 微风吹魅影, 鬓发抚红腮. 再附楼兰景, 黄沙以示哀. 2.春梦 文/默言 一曲莺歌春已度, 几微风暖夏初临. 昏昏夜梦秋霜至, 又见冬凌北上寻. ...

  • 你读过最悲凉的古诗词是什么?

    你读过最悲凉的古诗词是什么?

  • 李清照的一首闺情词,开篇就够惊艳,其中7字美得令人心醉!

    李清照的诗词晚年时期的艺术造就最高的,终究那一时期她流落到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人生深陷了困境,因此 针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还有针对人生的解读要更加深刻,创作出来的作词自然不同寻常.实际上他早期 ...

  • 摊破浣溪沙·悟[步韵李清照]作者:jxwhb

    [修改] [置顶] [删除] 摊破浣溪沙 ·悟 看破凡尘万物轻,详观洞察各阶层. 能悟其中之奥妙,似聪明. 疑虑千重缘困惑,灵犀一点智谋生. 难悟人生原是梦,太痴情. 李清照原玉: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 ...

  • 【江南人物传】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赵明诚

    赵明诚终于有勇气去找李清照了. 他把花雕酒送给开门的李清照,李清照却扭头进了屋. 赵明诚有些沮丧,他以为李清照不喜欢,便准备离开. 刚转身,却听见李清照招呼家丁摆放酒杯. 李清照又走了出来:「你来得正 ...

  • 杯倾琥珀浓

    有首<南乡子>写:色映蔷薇水,光浮琥珀尊.美人浴罢近黄昏.叫人印象深刻,秾艳梦幻的美感,浑然天成的气韵,倾倒看客如我辈. 时隔日久,夜里灯下,左手边一盏茶,茶色在玻璃杯中晶亮剔透,蓦然间便 ...

  • 白玉杯深,琥珀斟残湘波泪

    燕山亭   记游陶然亭 剪碧西风,浣翠晚柳,都入烟波秋色. 曾到几番,顾盼徘徊,浑似前生相识. 瘦石亭台,翻荷浪,凭栏萧索. 无迹.伫残照长桥,晚霞清寂. 长叹陆沉沧桑,赋秋雪蓼花,回肠风笛. 未泛中 ...

  • 当代25位书法名家,隶书古拙老辣,刚健遒美,韵深味浓

    为了宣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今年5月份以来,笔者先后发表<古代书法名家隶书作品欣赏>.<清代书法名家隶书艺术欣赏>.<民国隶书名家书法艺术欣赏>等篇文章,系统介绍汉代 ...

  • 【天为谁春】第二十二章 莫恨云深路难全·硬闯

    莫恨云深路难全 尸横遍布,悲惨人间.从可怖的绝户中逃出,又处于绝处缝生的小小密室,俊俏少年愕然抬头,朱若兰中毒而亡. 质潜一人禁于斗室,如困兽般,来回冲撞.忽而暗器激射,他脸色变了,涂上一层淡淡墨黑- ...

  • 【天为谁春】第二十二章 莫恨云深路难全·红楼

    莫恨云深路难全 蜜爱作势拍胸,跺足道:"你要吓死我么,鬼鬼祟祟地躲在暗里作什么?" 我低眉顺目,眼角扫过,那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口称"哥哥",瞧形貌倒比蜜爱大 ...

  • 【天为谁春】第二十二章 莫恨云深路难全·袭杀

    莫恨云深路难全 我一怔.需知朱若兰手上经脉被我制住,若暗中做下什么手脚,我断无不知之理.心念电转,微微冷笑,这个孩子想是在玩着什么把戏,倒不能把他看得过于简单了. 蜜爱身子一阵乱抖,仍旧戟指指住朱若兰 ...

  • 河北梆子吴桂云《南北和》深情意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