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了,为什么好中医却越来越少了?
中医虽走得磕磕绊绊,不缺粉丝却从来都是动荡中的不动。
比如谁黑中医了,一大波中医粉就会迅速团结起来,群起而攻之。摆事实、讲道理,总有一个法子扳倒你。
比如中医取得成绩了或是在国外扬眉吐气了,也会有一大波粉丝,高举大旗不停呐喊,“中国万岁,中医万岁。”“我大中华的中医就是这么牛。”
可是却也有他们深深担忧和束手无策的,那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什么好的中医却越来越少了,越来越难找了?
【1】
这么些年,一直有人在百度知道上问,比如近期的一则:“现在中医怎么越来越少了,传统中医怎么衰败得那么快?”
下面有网友回复:“其实好的中医还是很多的,但是假中医更多。”
一些人打着中医的幌子,声称自己在中医药重大领域作出了“革命性”的发现与突破,将自己的疗效吹得神乎其神,并通过与名人合影、上电视台讲课等方式为自己贴金。
从曾经“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到号称弟子3万的道长李一、“养生教母”马悦凌,再到伪气功大师王林……近年来身怀各种“神功”的假中医前赴后继,屡禁不止。
还有相关机构,为了获取百姓的信任,谋取更大的利益,重现“造星”效果,造出了一批神医。比如2017年的“刘洪斌”事件,以及与其相关的四大神医。
其中刘洪斌3年时间变换9个身份,或“苗医传人”、或“北大教授”、或“中医专家”,直把求医心切的消费者耍的团团转。
以及李炽明,在山东卫视,他的头衔是“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号称从医四十年,擅长消脂瘦身;卖“裸藻”的时候,他是“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全国方剂学专家”;甚至走向世界,成为“留美医学博士、美国DCR医学实验室亚洲区执事”……
相关人士表示,说到底四大神医也只是演员罢了,药品生产商、经销商、广告制作公司甚至形成了一条销售“神药”的链条。
但不管是什么身份,迫害的都是中医。有一天东窗事发之时,就是中医背锅之日。
另外,还有养生保健领域的乱象,及其产生的中医骗子形象。
现如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因此,中医越来越受百姓青睐,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方式广受关注。加之,中医虽深奥却门槛低的特性,许多人不论有没有医学背景,都能摇身一变,用中医的旗号去招揽生意。
你看,那遍布于大街小巷的“按摩店”、“泡脚馆”、“足疗店”,眼花缭乱的各种服务项目简直比医院还盛,20元到100元的不等价格也算诱人。
相关报道也不止一次表示这种社会养生乱象,这些按摩、足疗是否真的如其所说有医疗保健的神奇功效呢?调查结果是否定的。
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保健按摩的从业人员大都由商家内部进行培训,因此,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刚招聘的新成员都是由“熟练工”现场教学,一段时间的从旁观看后就照葫芦画瓢开始上岗了。
一旦出事,中医的信誉就会被一遍遍消费,中医骗子的形象被一次次加固,中医的发展也被一次次掣肘。
【2】
众所周知,学习中医需要比学习西医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学成后的经济效益却不成正比。
相关人士表示,从事传统中医的人员收入远低于同等水平西医,也远低于中西医结合者,开中药处方是既费力又不讨好。
以北京针灸收费为例,之前许多年一直是4元钱(现在有所调整,也并没有带来多大改变),按照这样的收费连一个医生的基本人力成本都难以收回,更不能为科室医院创造效益,造成北京地区综合医院针灸科全面萎缩以至于撤消。
这极大地挫伤了真正潜心研究中医者的积极性,造成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东西反而大行其道。很多人转头搞中西医结合甚至改行为西医,多开些成药和检查以提高收入。
有报道称,新中国成立初中医有50万人,而今只有30多万人,而西医却比新中国成立初增长了20多倍。这其中就与中医不赚钱有着莫大的关系。
虽说中医要医德为上,不能一味向钱看,可是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没有保障,再受到其他风雨的夹击时,又有谁来保他们,显医德。
只有当医生不需要为生计操心的时候,才不会冒着被谴责的风险蝇营狗苟,医者的素质才会真正的提升一个层次,医生也才能真正回归救人的职业本性。
还有相关人士表示,中医行业必须诚信,同时也必须赚钱。
为什么?不诚信,老百姓不会信你,你的自身声誉、从业前途和中医的声誉、前途都将被断送。
而如果诚信的你却不赚钱,同样会让老百姓非议你。他们会觉得,你看,这家诊所宁愿亏损自己也不亏待病人,最终经营不下去倒闭了。中医诊所还是不能太诚信,欺骗才能活下去。
因此,诚信的中医行业必须赚钱,必须源远流长,才能在保障生存的基础上去发展自己,更好服务百姓,才不致于让百姓各种非议,不会造成整个中医行业的大的震动。
最重要的是,中医人才更有动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中医人才源源不断投入这个行业。
【3】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历来难逃的话题——中医西化。
许多医师名为中医,却不会望闻问切,越来越依赖于检查结果,越来越多地采取输液手术。
作为中医医院,为了能更好生存,都被迫或主动地倾向西医获得效益,中医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
而中医教育也是,大量非中医课程的割据,许多出来的学生不懂阴阳五行,不会望闻问切,更谈不上探究病机处方用药。
一个在正规科班学了8年中医的人曾表示,虽然学校考试成绩都说的过去,但却一直没能真正踏入中医的门,工作以后更是很少用到中医。我不是伟大的人,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只能选择别的出路。
蒲志孝先生在其所著的《蒲辅周家传中医录》也曾举例,在他的家乡梓潼县,本来号称中医之乡,但是在县以下,现在几乎找不到纯操中医业务的人了,大夫治病多用西药,兼用一点中药,他们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都不甚了了。
在县级中医院,能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者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开个中药方又另开一个西药方。比如对一个感冒发烧病人,中药方开个麻杏石甘汤或银翘散加减之类,另外开个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类药或注射或输液。
为什么这么做?一是为了保险,对中医学术不自信,运用中医手段治病没有把握;二就是上面所说的,中医利润太低。中药处方最多不过几十元钱,难以维持生计。为了增加收入,难免为之。
当然,除了以上,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政策的双刃剑,现代科技的双刃剑,中药原因等等,都不免地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好中医太少,可遇不可求。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