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独特性与思想性
成尚荣
教师专业发展、名师成长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忽略:教学风格。
对风格的意义与价值有许多论述。比如雨果,从成功与走向未来两个向度论述,他说,没有风格,你也可能(一时)成功,但最终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比如歌德,他说,风格是艺术家所企求的最高境界……依我看来,教学风格也一定会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生活的品质,促进名师的成长。可见,关注和讨论教学风格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风格要关注与讨论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教学风格的思想性。众所周知,独特性是风格具有本质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典型的表达是:风格是众多合唱声中领唱者的旋律。老舍也以比喻的方式说,风格是不同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说,不具独特性就不能称之为风格;独特性也带来了风格多样的文化生态,让教学犹如五彩斑烂的百花园。对此,我们应有更清醒、更准确的认识与把握。
不过,深入讨论,不难发现,独特性的背后是思想性,抑或是思想的独特性。别林斯基等大师说得非常明确:思想是风格的血液;思想是风格的雕塑。这样的论述相当深刻。确实,风格不是面具,更不是空壳,只有当思想的血液在风格里流淌的时候,风格才会有内涵,才会有深度,也才会像雕塑一样矗立在教室里。因此,追求并形成教学风格,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问题,更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育思想不断积淀、消化、内化的过程,是不断锤炼自己思想的过程。思想的深刻,才会带来风格内涵的厚度;思想的张力,才会带来风格的意蕴与魅力;思想的鲜明性,才会带来风格的独特性。因此,从锤炼教育思想出发,才可能避免为风格而风格的现象,也才能克服风格的浅表与平庸。
问题还在于,何为教育思想的鲜明性?我以为,教育思想的鲜明,非常重要地表现为教师个体对教育、对课程、对学科、对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将其称之为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的个性化、具体化,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近来,有不少教师提出“诗意语文”、“诗心语文”、“文化语文”、“文化数学”、“情境教学”、“组块教学”,等等。这就是他们的教学主张,是自己对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的独特的看法。我是赞成的。
有些专家对这样的主张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对学科性质和任务的窄化甚至异化。我倒不以为然。“××语文”“××数学”“××教学”恰恰是他们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解读,进而以此为切入点、突破口。这样的主张不是对学科性质、任务的否定,相反是对学科性质的另一种认知,为的还是语文,还是数学。也许,这样的切入,可以使学科教学的性质、任务的解读更独特,也更为鲜明和深刻。
风格有时会遭来一些非议,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追求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专家们应持鼓励、宽容的态度,教师也应持更科学更严谨的态度。相信教学风格定会让教师专业发展风生水起。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