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姚旭华:秸秆沼气反应堆研制成功!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青县姚旭华:秸秆沼气反应堆研制成功!
韩中清 赵 刚 张梦鹤
闻名全国的沼气专家姚旭华,创造性地采用大循环接种新工艺,研制成功秸秆沼气地下反应堆,继续为一家食品厂昼夜供气,替代天然气,节省大量资金。
这是姚旭华研制成功的第十代秸秆沼气工程。1000立方的地下反应堆,日产气量接近2000立方,打破了1:1的全国标准纪录,又一次创造了中国秸秆沼气奇迹。(联系电话13315740418、15532854588)姚旭华告诉记者:“你们看这个红塑胶气囊,肚子鼓鼓的,直径15米,长20米,里面有400立方沼气。今年食品销量不好,设备仅开了一半,每天用气接近2000立方。现在不敢多加料,如果满负荷加料,这个1000立方的反应堆的产气量,按试验数据可达到3000立方以上。加料多,产气多,剩余的沼气就得朝外排放,浪费啊!”
姚旭华介绍,这种新工艺可以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餐饮垃圾和所有能产生沼气的垃圾,在地下反应堆中高温发酵化解,采用大循环接种就好像原子能核裂变一样,迅速将甲烷(沼气)菌种大数据式裂变繁殖,同等体积的产气量比13年前的旧工艺成倍增加,再次创造全国秸秆沼气奇迹。
姚旭华今年68岁,河北青县人。研究秸秆沼气已有45个年头了。13年前,他针对原有沼气池体积小,产气少,成本高,冬天不产气等问题,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了纯秸秆干发酵生产沼气新工艺。2006年11月中旬,他自筹资金15万元,做成了一个高8米、直径8米的圆柱形砖体沼气罐。投料半月产出沼气,并将沼气直接导入附近的一家食品厂车间烘烤箱,替代了液化气。据沧州市农业局新能源办负责人说,当年姚旭华创造了全国“四个第一”,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2006年姚旭华在本村建成中国第一个大型铁罐沼气工程,全村600户人家都用沼气做饭。2008年老姚协助青县耿忠公司建成中国第二个大型铁罐沼气工程,目前这个工程正常运行11年了,一日三餐供给全村近2000户居民做饭,“不见炊烟饭菜香”,受到广大农民称赞。农业部多位沼气专家对此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至今仍在全国推广应用。
多年实践证明大型沼气罐生产沼气的好处很多,但是建罐需要几十吨钢板,投资太大;运营费用也比较高,一般农村和企业承担不起。全国所有沼气罐的使用者(企业)基本上都依赖国家资金补贴生存,因此很难大面积推广。
2014年以来,姚旭华又研发成功了省钱、省工、省料、出气量大的地下沼气窖,同样用在食品厂替代液化气。当年3月,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了姚旭华的沼气工程,以《沼气是个宝》为题,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向全国视频播报了姚旭华的事迹(网上可查阅)。
2015年至2018年,旭华沼气公司和青县耿忠公司,分别在河南、河北、天津、东北等地建造了20多处沼气工程。一年一创新,一年一改进,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冬天,在哈尔滨某地建造的4000立方地下工程,零下30多度照常满负荷生产沼气。实践证明,东北寒冷地区秸秆照样能生产沼气。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秸秆原料没有铡碎,玉米秸秆腐烂慢,造成了出料难的问题。姚旭华说,哈尔滨这个工程的教训是沉痛的,以后凡是长秸秆原料必须铡碎后施用。、
年近七旬的姚旭华在重大挫折面前没有却步,2018年初,他和儿子贷款60万元,在青县一家食品厂附近,创造性地采用大循环接种新工艺,开始研制秸秆沼气地下反应堆。姚旭华昼夜干在工地上,睡在工棚里,一身泥土,两手老趼,满头白发。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姚旭华的秸秆沼气地下反应堆终于实验成功。青县旭华沼气公司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前来考察,联系电话13315740418、15532854588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手机: 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