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识:中国古代的香事
前言
为香事正本清源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所谓的博物馆达人,不过论起真正的博物馆达人,我只服扬之水老师。从前她在社科院文学所工作时,曾计划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顺道参观欧洲的博物馆,所里会报销部分费用,在讨论批准经费的会上,所里的领导说:经费可以放心批,你就是让她玩儿,她都不会去。
又见史睿老师说,扬之水每次在博物馆参观时,都是全程在用相机记录。逛过展的朋友应该有体会,逛展本身就挺累,何况还得拍照。而且扬之水老师的博物馆之旅,就是字面意思,从一个博物馆到另一个博物馆,绝无其它娱乐活动。所以你若问她对博物馆所在城市的映像,那是断然没有的——她根本没去逛过。
以我不多的逛展经历,就曾在不同的博物馆中偶遇过她两次,一次是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上,她正在拍从陕西千里迢迢过来展出的文物;再一次就是在国家博物馆的古代绘画展厅,她在拍新展出的古代书画。
在国家博物馆偶遇扬之水老师
跟很多人拍了照片晒在网上不一样,扬之水老师拍的照片都会融入她的最新研究。文物文物,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时,往往只能看到“物”,但扬之水老师总能挖掘到这些物件背后的“文”化属性。这跟她从事的名物学研究是分不开的。什么是“名物”?通俗一点,就是给古代留下的物品找到它当时的名字及功用。沧海桑田,古时很多东西流传至今其功用名字早已不甚了了,甚至失传的也不在少数。扬之水老师则不辞辛劳,把这些东西还原到它们各自的历史环境中去,各回各家。
《定名与相知》
扬之水著
读扬之水老师的书,绝无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她的书真真是图文并茂。历史文献,诗词歌赋,古代绘画中涉及的器物,她一一将它们与同时代出现的实物对应上。
在《香识》一书中,扬之水考证说,南北朝时代,在佛教图像影响下,博山炉渐同莲花相结合,而香合向莲蓬的形状衍化,至唐代,形成了莲花状香炉与莲蓬状“宝子”并用的格局。说到六朝人诗咏博山香炉:“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时,扬之水列举出几个隋唐时期的博山炉实例。
绿釉博山炉
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书中还列出还原度最高的一件百济扶余郡一座古寺中出土的金铜博山炉,我们将这件博山炉与前述诗文对着看,会有更加切实的认识,方觉古人风雅真实不虚。
金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郡出土
香事自古以来都是雅事,在上古时期,古人认为神明不饮食,但是嗅香气(“至敬不飨味,而贵气嗅也”《礼记》),因此在祭祀中将袅袅香气作为与神明沟通的媒介。往后来,香事在世俗生活中的也变得越发重要,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
近代以降,雅道凌迟,香事不再,一些人开始从东瀛取经。取长补短,本无可厚非,但以彼为宗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因此扬之水老师的这本《香识》,可谓是正逢其时,为我们正本清源。
《香识》是一本有关香事的百科全书,从香到香具,历朝历代的演变,作者用了大量妥帖的配图。不仅摆事实,还讲道理,将这种演变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许多不易察觉的知识经扬之水老师这么一阐释,读者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明白其源流。
《香识》书影
“香识”之“识”,可读“shi”取“认识”之意,也可读“zhi”取“记取”之意。《香识》收入了扬之水先生关于古代香事主题的九篇文章,涉及香具、香料以及古人日常生活中与香有关的种种细节。
《香识》书影
作者以其一贯的敏感见微知著,常能于细微处见人所未见,将文物与相关诗词、文献、书画等将照着互证,为文物还原身份,又“以物证诗”“以物证史”,其诗意灵动的语言一扫学术作品的枯燥乏味,而论证之严密又无懈可击,像个侦探带我们寻觅古人的日子里与诗词相依偎的一缕香韵。
《香识》系列文章的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多年来,扬之水老师一直根据所见在做补充,本书即为此前版本的修订版,更换和补充了不少新资料。如扬之水老师在书中所说:“虽然原初之意在于访香而以今证古,却因此未敢轻易以当代经验去理解古人的沉香,也因此《香识》的关注点仍是古代,仍是两宋士人生活中与诗词相依偎的一缕香韵,那是现代生活中已经完全消失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