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在颐和园打秋风
我对节气一直很迟钝。
在我的朋友中,我是比较懒的人。当早晨第一个人问候我秋安的时候,我估计还在梦中,当第十个朋友问候我的时候,我还在睡回笼觉。
醒来去超市买东西,很多人堵在门口,不仅要求查看健康宝,还得看大数据行程卡,看来北京的防疫已经升级了。
进得超市,广播大声宣传为了满足客户“贴秋膘”的愿望,这个肉特价,那个肉做活动之类的。我被这个广告刺激了,不仅没买肉,还给自己今天定个目标,去颐和园搞个拉练。
想去颐和园也是有原因的,距离上次去颐和园已经半年多的时间了,那天是“花朝节”,陪女儿去的,当时虽然春光明媚,可由于疫情放开了,园子里人满为患,一点赏花的心情也没有。想到乌泱泱的人,我力争不去旅游景点凑热闹。
昨天有同事发朋友圈,说现在的园子里因为少了旅行团组织的游客,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想到手里的公园年票才用了一次,我心里跃跃欲试了。
没去之前,我在心里就已经对线路进行规划了,今天的路线主要是围绕福山走一圈。对颐和园,我心心念念的还是须弥灵境什么时候能修缮完毕,我好像近距离地观瞻一下。当然,要是遇到有需求的游客,我也愿意当个义务讲解员,给他们介绍一下须弥灵境,省得去一趟颐和园,什么印象也留不下。
我从北宫门进入,也许因为天热的关系,游人非常少,愿意爬须弥灵境的人更少,我还是逐个建筑内心问候了一下,然后就直奔智慧海,那里有几个人,尽管千佛阁关门闭户,他们还在门口双手合十地祭拜。
我从山顶往西,我想去看看半壁桥和双林桥。以前去那儿看了,也没有录像,今天正好弥补一下。
拍完录像,今天收获特别大,因为我惊喜地看到清华轩开门了。
我不知道以前是否开门,平生第一次进清华轩,心里的激动心情简直无法言表。
清华轩门口的指示牌介绍,清华轩当年是大报恩延寿寺的五百罗汉堂,院子里还立了一块乾隆平定准格尔的纪念碑。罗汉堂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掉了之后就没再重建,慈禧时期建了清华轩。
清华轩门脸不大,门墩好像是石鼓上趴着石狮子,现在已经被包起来,门槛是铜门槛。进得大门应该是个仪门,不过现在都已经打开了,从大门就直接能看到里面的正厅。
进门后往东西两侧有连廊,可以遮风挡雨,连廊里面的支架和顶上,当年应该也是刷漆描花的,现在因为年久失修,只觉得连廊里黑乎乎的。
通过仪门,面前是一个八边形的水池,水池上有一座汉白玉的石桥从中间而过,这样的设计感觉很新奇,同时也让人感觉很突兀,总觉得太过于直接,以至于缺乏园林的美感。
资料上说,清华轩是两进院落,有几十间房子,可现在能看到的就是一个正方形的四合院,穿过八边形的水池中间的石桥,就到达正北面的清华轩正厅。说心里话,到厅门前,心里真的感觉非常凄凉,清华轩的门匾估计自1971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刷过漆。
其实,颐和园管理处做的真不好,既然开放了,基本的维修和维护还是需要的,现在这样铁将军把门,且破旧得不堪入目,确实有碍观瞻。
好在去这里的人,大多不知就里,我随机采访了几个人,无论男女老少,知道清华轩的知识,不超过门口的指示牌上的介绍。
从清华轩出来,我经过乐寿堂和仁寿殿,接着就直奔谐趣园了。
印象中,我还没有在夏天到过谐趣园。
如我想象的差不多,谐趣园里的水域都被清香四溢的荷叶覆盖了,荷叶之间有粉色荷花点缀其间,我环顾了园子一周,原本想静静地听听松风,闻闻荷香,可今天园子里人好像多了一点,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静心的阴凉所在。算是跟老朋友打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了。
原本计划环绕山脚转到苏州街,可从谐趣园出来看到一个牌子指示山上有益寿堂,这不知道是个什么所在,我真的还没有去过。
到得益寿堂,一看名头还是很大的,一是因为毛主席在这里接待过民主人士,再者这个院子在解放后归柳亚子先生居住,柳先生跟毛主席诗词唱和,当时是文坛佳话。
再往山顶,又一座建筑,远远地看,觉得它就不一般,方亭式建筑,四面抱厦,这座建筑名字叫景福阁,资料上说,这是当年慈禧赏月听雨观湖的所在,看来慈禧老佛爷也是懂得风情的人。解放之初,国民党与共产党就是在这里讨论北京城的接收方案。
来了颐和园很多次,每次都阴差阳错这两个所在,今天真的幸运,也是有缘分。旅游就是这样,缘分到了,就能遇上。今天原本还想去瞻仰一下琉璃塔,可就是错过了,只能下次续缘了。
立秋就不贴膘了,补充点知识。长点见识比长肉强多了,只是多了身心更加健康,而肉与油多了,真的可能要命。
我过了“立秋节”了,在颐和园,我“打了秋风”。
谐趣园的夏天
知鱼桥的正面
知鱼桥
仁寿殿,也是九五大殿
清华轩大门
清华轩内部的水池和石桥
清华轩正厅
颐和园石舫
听鹂馆
排云殿
长廊
西牛贺州
北宫门
苏州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