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干净”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张建国(226500)

所谓“干净”,就是清洁、没有杂质。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部分教师的语言不怎么“干净”,其主要表现为:“嗯”“哇”“好的”之类的口头禅比较多,有些语言因字数太多导致“有病”,不由自主地重复学生的发言。

有人会说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的语言不太“干净”属于细节问题,无需揪住不放,刻意放大。殊不知,在很多时候,细节关乎成败。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结果。

一是会贬损教师良好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来说,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发挥表率、示范、引领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干净”,就有可能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导致自身的良好形象打上折扣。有些时候,少数学生善意地模仿某些教师的口头禅,就是一种有力的佐证。

二是会浪费教学宝贵时间。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师唯有科学安排、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才容易夺取教学质量的大丰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教师讲了不“干净”的语言,必然会占用正常教学时间。这样,教师正常教学所需要的宝贵时间,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是会干扰学生正常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的确,语言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正确、标准、规范,所传递的信息中不含“杂音”,学生接受起来才会顺畅、轻松,容易接纳和吸收。反之,有了“杂音”干扰,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吃力,效果难能令人满意。

由上可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大教师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时刻警惕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干净”的语言,决不能让不“干净”的语言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障碍。

首先,要努力清除“口头禅”。口头禅是人们在说话时经常挂在口头的习惯语言,因为经常说、说多了,已经成为了习惯,要想改变是不太容易的。习惯有好坏之分,口头禅也是这样。无论是谁,只要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良的“口头禅”,都应该坚决清除。不少教师听其他教师的课,大多容易发现“口头禅”。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口头禅”,往往不容易发现。怎么办呢?可以请同事们指出来,也可以请学生说出来。还可以播放自己课堂教学的录音录像,找出其中的“口头禅”。知道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口头禅”,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下定决心,直到清除为止。

其次,要谨慎使用“长句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以简短、干练为主,尽量不要使用长句子,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听起来比较费力,不容易准确把握、完全吸收,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对教师来讲,说起来比较吃力,前后连贯有难度,而且容易出现语病。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化繁为简,将“长句子”转化为“短语言”。比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一位被人们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望庐山瀑布》”,就可以转化为:“唐代有一位伟大诗人,人们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一首特别著名的诗,题目是——《望庐山瀑布》。”

再次,要避免成为“复读机”。一些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重复一遍,似乎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复读机。这种现象,在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新教师要早觉醒、早发现、早解决,一旦形成了习惯,要想克服,就麻烦得多了。有人说,学生回答的声音太小了,其他学生听不清,教师是不得不重复的。还有人认为,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教师重复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是这样,教师也没有必要像复读机似的重复一遍,应该给予学生机会,让发言的学生再高声回答一遍,也可以请其他学生复述一遍。这样,课堂教学也更好地彰显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干净”,会贬损教师良好形象,浪费教学宝贵时间,干扰学生正常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益受到影响。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坚决清除不良“口头禅”,谨慎使用“长句子”,避免成为“复读机”,力求语言“干净”,为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好坚实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