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鉴赏与辩伪
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重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清代是中国银锭最为流通且银两制度日益确立的时期,可是近代银两制度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却是一种落后的货币制度。首先,近代世界已经进入金本位时代,白银已是普通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第 二,近代银锭只是一种计重货币,交易繁琐;第三,近代银锭的计值是两、钱、分、厘等重量单位,而没有像英镑等货币一样成为纯粹的货币单位。银锭必将要被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淘汰。一直到光绪十六年(公元1900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东造币厂冲压出流通版“光绪元宝”银币,各省继之,银锭开始被银元取代。社会上逐渐流通起来的银元种类有广东造币厂领头所铸的“龙洋”、民国三年起天津造币厂所铸的“袁头洋”、南京、武汉造币厂所铸的“中山洋(小头)”、“帆船洋”等。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国民政 府废两改元,银锭才最终退出流通领域。
银锭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5%以上,银锭的颜色除有包浆外,都应是雪白色的发出宝光。
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以后改称"银锭"。
银锭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就形制而言,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银铤、银饼和银锭统称为银锭。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 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如汉代银锭铭文字少;唐代的银锭字开始多起来了;宋金银锭铭文较以前有了显著变化,用途也较广泛,很多银锭开始注明用途、地点、成色、匠人等铭文;元代用途进一步扩大,有了税课银徭役折银税等铭文。明代的铭文多涉及税银内容一般包括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监铸押运官员等;清代和民国时期银锭铭文变化最 大。
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收藏时一定要注意。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