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徐卫祥的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
徐卫祥
一
一声炸雷,震得屋子的窗户嗡嗡作响。接着的闪电,划破了黑夜,映得天空通亮通亮。
赵云下了地铁,径直往家里奔跑。
“办好了吗?”一进门,妻子就问。
“……办好了,……定金交了。” 他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回答。
“多少钱啊?”妻子焦急地问。
“六百万。”
“还是上次我们一起看的,四十平那套房子吗?”
“是。”
“这么贵啊!”她睁圆眼睛,惊讶地看着丈夫,这才发现丈夫的衣服都是湿的,头发还流着水。
“你嫌贵?不是定金交得快,就被别人抢走了呢。”他边换衣服,边说。
“那我们首付缺口怎么办?”妻子担心地问。
“再想办法,再想办法!”赵云有气无力地回答。
赵云和妻子李琼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南下打拼。工作倒是顺利,一路升职加薪。但当初买不起学区房,儿子只读了一个普通的小学,心里总感歉疚。妻子李琼要强,闺蜜之间议论哪家小孩在读名校,她心里像针扎一样疼。
这几年,他们有了一些积蓄,夫妻商量,进入初中,一定要让儿子读上名校。他们开始关注房价和学区房。
赵云上网查询,看到了一些合适的房源,但到实体店一问,价格远远比网上查的高。他对妻子说:“我们再等等吧,房价太高了。”“嗯,再等等。”妻子无奈地答道。“房价这么高,我不相信政府不管!”赵云信心十足地说。
果不其然,政府出台了控制房价的八条措施,俗称“X八条”。赵云不无骄傲地对妻子说:“我说吧,政府一定要管的,这下房子肯定要降价啦。”政府一出手,房屋交易迅速冷淡下来,有的区域房价还有下降。但是半年后,犹如关在笼子里的兔子放了出来,房价腾腾往上跑。
那年年底,他们看中了一套六十平方的学区房,双方的价位也很接近。但卖方十分强势,开的价一分钱不能少,而赵云执意要抹掉零头三万元,双方僵持不下,最终没有成交。
过年回来一看,那套房子卖了,并且同样面积的房子,房价又涨了几十万。夫妻大吵一架。妻子:“你像个男人吗?为了三万,你看现在多出几十万了!”丈夫反驳道:“你不是在场吗?你为什么不决定?”“你个男子汉还说得出口?每次外面的事不是由你决定的吗?这下,我们去年一年又白做了!”妻子越说越伤心,呜呜呜……大哭了起来,在这阴沉的天气下,听得异常凄苦。写作业的儿子,听到妈妈的哭泣,走到妈妈身边,安慰道:“妈妈、妈妈,别哭了,别哭了!我们就住在这里,不去买学区房了。”听着,刘云的眼泪快出来了,他冲出家门。这时天空雷声滚滚,大雨瓢泼。他冲到雨中,仰天狂吼:“我不是男子汉,我不是男子汉!”雨水重重地打在他脸上,打在他眼睛里,撞着他的眼泪四处乱溅。
这几年为了买学区房,他们勒紧裤带过苦日子,生活中能省的尽量省,妻子几年没有买新衣服了,家里储备最多的是榨菜和面条,朋友请吃饭总是找理由推辞,以免回请。儿子喜欢吃牛排,每次到餐馆吃饭,点一份牛排给儿子,夫妻要两个素菜,牛排的汁赵云拌饭吃。
转眼儿子读六年级了,无论多贵,这次四十平方的学区房一定要签下来。这些年学区房像坐上了火箭一节一节往上冲,由当初每平方七八千,到现在每平方十五六万了!
四月份,他们申请了学位。李琼想,我再也不用躲躲闪闪,说到儿子读书的事像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似的,儿子终于可以读名校了!
六月份公布录取名单时,他们傻眼了,竟然没有她儿子的名字。他们急得团团转,像无头的苍蝇,去问门卫,一问三不知。学校招生的事,门卫怎么知道呢?像他这样在校门口打转的有十多人,一问都是这种情况。 “去,去找校长。”一个充当领头的说,这样六神便有了主。
他们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说:“我们是按区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指标和打分规则,从高到低录取的,我们没有办法。”“你们要找,就应该去找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补充道。
大家无言以对。
这些人迅速建了一个微信群,他们统计有房无学位的有三十户,在群里纷纷议论开来:“我们明天一早就去找区教育局。”“是的,事不迟疑。”“我们要求他们增加学位。”“我们带孩子去吧,争取领导的同情。”
第二天,他们带着小孩来到了区教育局,给他们的回复和校长的回复一样。听后,他们十分着急,在一个人的提议下,扑通扑通……六十多个人一齐跪在了教育局门口。害怕事情闹大,区教育局刚才强硬的口气缓和了:“你们的问题,我们再研究研究,你们回去听候消息吧。”听到有了希望,纷纷回了家。
跪求学位的照片,迅速登上各大报纸,国外某大报CXN也登出了。但政府不受舆论左右,坚定地说:“我们按制度办事,我们是法治政府。”
家长更急了,微信群里:“怎么办啊?怎么办?!难道我们买学区房的千万打了水漂!”突然有人说:“我听说,学校点招了学生,占了我们的名额。”一石激起千层浪。“赶快去调查。”
他们找到了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开始说也是按政策办事。家长说:“学校点招了,侵占了我们的名额。”教育局说:“这不可能,我们前年发文就停止点招了。”家长拿出了调查到的证据,教育局语塞了!立即叫来了校长,校长语塞了!稳定是政府的大事。学校立即退回了点招生,三十个有学区房的孩子进了名校!
回到家,赵云和李琼夫妻相视一笑,眼泪夺眶而出。
二
赵云和李琼结婚第二年生下儿子赵昊,生下来时白白胖胖,几十天就会笑,大人逗他,笑得咯咯响,人见人爱。
妻子李琼对丈夫说:“我们要把儿子培养好!”丈夫深情地看着妻子说:“一定的,我们要使他出类拔萃!”
事实上,妻子怀孕后,他们就开始胎教,妻子躺在沙发上,听音乐;躺在床上,也听音乐。听古典音乐,听现代音乐,中国的,外国的。孩子不到三岁就教他唐诗,每次客人来到家中,妻子都要让儿子表演背诵唐诗:儿子笔挺站立,眼看前方,有模有样,第一首背完了。“再来一首。”他又大方地再背一首,迎来客人一片掌声和啧啧称赞。
儿子大方可爱,又喜欢问问题,客人每次都对夫妻俩说:“你儿子聪明,将来是北大清华的材料。”夫妻听后微笑地点着头,心里是无限的憧憬。
他们对培养儿子信心十足。幼儿园大班,他们就辅导儿子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他们想,决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像爬山一样,你爬在上面看下面正在往上爬行的人,心里有说不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所以每个假期,他们都要让儿子在辅导班学完下学期的内容,永远享受着这份优越和自豪。
尽管夫妻俩很节俭,但是为儿子的学习他们却舍得花钱,小学一年级就请了家教。读三年级时,老师说,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他们积极行动,暑假花了三万元报了 “量子波动速读班”。即蒙上眼,在电光火石之间阅读完一本书,就像金庸的武侠所描写的情景。后来被证明那是骗局,但他们为了儿子不后悔交了“智商税”。
儿子长大了,有时看到妈妈很辛苦,到厨房帮忙妈妈洗碗,妈妈却不让,说:“不用,不用,赶快去学习。只要你学习好,妈妈再苦再累也情愿。”儿子喜欢打篮球,喜爱各式炫酷的球鞋。每次儿子考好了,妈妈给他买一双球鞋。学校要求穿校服,但鞋是可以自选的,儿子便有了炫耀的资本。
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夫妻俩吃得简单,但儿子的营养一定要保证。除了每周去餐厅吃一次牛排外,一日三餐,青椒炒瘦肉,可乐鸡翅,油焖虾,清蒸鲈鱼,糖醋排骨……挑着儿子喜爱的,交替做儿子吃。
但儿子的学习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的!
有个星期六,赵昊约了几个同学上午八点打篮球。本想从八点打到九点,然后去参加数学辅导。但打着打着,一看时间,十点了,他心里一阵惊慌。怎么办?伙伴说:“今天就不去辅导了,痛痛快快玩一次。”他打到了十一点半。
回到家,他悄悄地打开门,轻轻地侧身进屋。“今天到哪里去了?”声音脆而尖,他大吃一惊。“我……我去数学辅导了。”他吞吞吐吐。“你去辅导了?”声音更亮。“我……”他知道再隐瞒不过去。“你给我站到门外去!”爸爸说话了。
中午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他一直低着头,像过去被审判的犯人一样。下午四点,他爸爸叫他进屋,问:“还再不再犯?”“不再犯了。”爸爸问:“今天难不难过?”儿子很快回答:“不难过。”爸爸狠狠地瞪他一眼:“你做错了事还不难过!”儿子不敢大声,喃喃地说:“我是想,爸爸教育我,是为我好,我不难过。”
从此,儿子再不敢逃课了,即便是周末两天辅导安排得满满的,他都不敢吭一声,按时去按时回。
赵云和李琼教育儿子是有分工的,李琼负责儿子的生活和学校的联系,赵云负责儿子作业,保证按时完成和难题辅导。赵云轻松,他儿子做作业自觉,不像有的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但儿子五年级应用题遇到了困难,赵云反复讲解儿子都不懂,有几次想打儿子,手举起来了,忍着还是没有打。
赵云和妻子商量:“怎么办?”妻子说:“我听说,有一个提高思维能力的培训班,叫什么来啥……想起来了,'火箭思维班’,假期让他去培训培训。”暑假交三万元,让儿子参加了'火箭思维班’。但到六年级,儿子做应用题还是困难,妻子对丈夫说:“是不是我们又交了'智商税’?”
儿子小学顺利读完了,每科能考到90分,成绩在中上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赵云和妻子还比较满意。
开学前一天,赵昊约王莹一起到即将就读的中学看看。
王莹,小学和赵昊一个班,住在同一小区,在同一个机构辅导,只是王莹为了永远保住班级第一名,在机构的提高班,而赵昊在普通班。
一路上,他俩蹦蹦跳跳,在明媚的阳光下,洒满了一路的欢声笑语。校门口,一串串宣传牌,密密麻麻都是名字,他俩进校心切,一晃而过。
走进校园,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切都感到好奇,一切都感到新鲜。他俩来到英语角,看了一会儿书。来到钢琴室,弹了一会儿琴。在跑道上,两人进行了百米比赛,然后,躺在操场草地上,喘着气,嬉戏着。
“我闻到了淡淡的桂花香。”赵昊说。
王莹深深吸着,“我也嗅到了。”
他俩来到了教室后面的花园。勒杜鹃,火红绽放,像烈焰般炽热,映红了整个花园。粉纸扇,花开满枝头,一阵风吹来,好像是粉色的纸扇轻轻摇晃。
他俩沿着花园的竹林小径,看到了一片小小的桂花树林,在灼灼的阳光下,翠绿的叶子折射着银光闪闪。“没有桂花呀?”赵昊惊讶地问。细心的王莹用手拨开茂密的树叶,一朵朵小黄花隐藏其中,“桂嫩传香远”,阵阵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在这美丽的校园,在这所名校,他俩对中学生活无比向往!
王莹说:“校门口的宣传牌子是什么,我们没有看,赶快去看看吧。”
原来那一个个玻璃框里,密密麻麻的是今天考上大学的名字和中考优秀生姓名,看着,两人倏然安静了下来,一言不发。赵昊心想:我一定要努力,直升这所名校的高中部。王莹暗暗发誓:在这所名校,三年后,我也要像这届学姐一样,誓夺中考状元!
三
赵昊和王莹,初中又分到了同一个班——十五班,进到名校,既兴奋又忐忑,但初一上学期的内容假期在辅导班都学了,他俩信心十足!
王莹,在她弯弯的睫毛下,有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她能说会道,在小学是班长,她顺理成章地竞选上了班长。赵昊,他个子高,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篮球,在他真诚的恳求下,同学选他当上了体育委员。
刚入学,学校体育活动比较多。初一有足球比赛。这是进校的第一次大型比赛,作为班长,王莹十分重视,她和体育委员赵昊商定,成立了三个小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指导组,口号鼓劲组。
训练了几次,开始比赛了。这帮男生,有了女生在一旁的加油呐喊,他们便有了使不完的劲,跑啊,冲啊,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决赛。
在决赛中,他们首先失了一球。“十五十五,男生最酷!”“十五十五,男生最酷!”女生的加油声响彻操场上空。一个男孩在冲撞中跌倒,眼镜掉了,爬起来,带着球,左冲右突,直捣龙门,球进了,1:1。最后,虽然技不如人,输掉了比赛,但有了女同学在为他们加油鼓劲,个个心里美滋滋的。
“喂,您好!您是赵昊的妈妈吗?”班主任给赵昊妈妈打电话。
“姚老师,您好!有什么事吗?”赵昊的妈妈知道是班主任姚老师打来的。
“我想把赵昊入学以来的表现向您反馈一下。赵昊啊,很积极,进校竞选上了体育委员,工作做得出色,就是啊,上课管不住自己,我找他谈了好几次。”
接完电话,李琼心里嘀咕:我儿子小学守纪律,是你年轻的老师不凶,孩子不怕你吧。
到初中,学科增多了,作业也多了。赵云越来越感觉到,儿子赵昊做作业不像小学那样认真及时了,有时磨磨蹭蹭做得很晚,老师在班级Q群中公布没有交作业名单,有时还有他。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赵昊有的学科在80分,多数学科是70多分。李琼联系班主任:“老师啊,我孩子小学成绩都在90分,怎么到初中下滑那么大呢?”班主任耐心解释道:“进入初中,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孩子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学习主要在课堂,请你们不要安排提前辅导,那样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啊……嗯……”李莹勉强应答着。
成绩下滑了,春节放假,家里对赵昊抓得更紧,除年三十和年初一休息,其它时间都安排学习,白天在机构辅导,晚上做作业。辅导学的是下学期内容,李莹想,老师讲不要提前学,说得轻松,若下学期赶不上怎么办?
大年初二赵昊没有辅导,他约好了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但他家不允许他出门,妈妈李莹说:“你成绩下滑那么多,还想到玩。”赵昊赌气一天不出房门,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焦躁不安。亲戚劝她:“春节吗,让孩子出去玩一天吧。”李莹的脸沉了下来,说:“他学习不认真,就不能让他出去玩。”接着又无奈地说,“你们劝我生第二胎,你们看,一个孩子管理都那么难,两个孩子怎么受得了?现在生活费用又那么高。”
整个假期赵昊是在学习中度过,虽然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但家庭气氛仍旧沉闷。
初一下学期,学校活动仍然较多,组织了“十人十一足”比赛。班长王莹,不仅学习成绩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有声有色。男生足球获得亚军,她不满足。于是,动员女生,在学校的“十人十一足”比赛中力争夺冠。她有训练的策略:先分后合,先走后跑。先二人一组,五人一组分开训练,然后再合练。先慢喊号子“一、二,一、二……”步行,待步伐一致后,再加快喊:“一二,一二、一二……”跑步。
最后夺冠了!
赵昊,假期辅导学的是新内容,似懂非懂,这学期上课更不遵守纪律了,老师批评他,他和任课老师顶嘴,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一点没有改变。于是,班主任撤销了他体育委员职务,座位从“中心区”调到了“边缘区”。
赵云对儿子的作业越来越伤脑筋,每天提醒,儿子拖拉反而越来越严重,Q群中因不交作业,老师点他的次数越来越多。赵云对他儿子的学习状况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一天,赵云等儿子回家,六点多了,还不见踪影。他坐在沙发上,都能感觉到胸中的怒火在蹭蹭往上涌。七点钟儿子回来了,他凶狠地看着儿子,问:“怎么回这么晚?你不是说好了每天六点回家吗?”
“是……是老师放学晚了。”
“是老师放学晚了吗?”赵云的声音更大了。
赵昊不敢再撒谎了,说:“去打球了。”
“成天打球,想到学习没有?学习一天比一天差,以后再不允许打球了!”赵昊听着,向爸爸瞪着眼。
“说你还不服气。”啪,一把掌。赵昊的眼晴瞪得更大了,冒着凶光,拳头捏得嘎嘎响。
初一就这样很快过去了,十五班在班长王莹的带领下,屡夺桂冠,成为了“五星级”班级。王莹成绩稳居班级第一,并挤进了年级前五。赵昊虽然磕磕绊绊,成绩还是保持在班级的中游。
四
名校自有抓成绩的绝招。赵昊与王莹所在的名校抓成绩的绝招是“一天一考”,即到初二,每天第九节课,学生拉开课桌,一天考一科,并第二天把成绩公布在班级家长群中,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公布成绩的妙法:只有学号,没有姓名。
“考”就有“比”。这所学校很幸运,在比的过程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次,学校的历史老师病了,让体育老师去代历史课。这位老师上课前先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结果期末一比,他所带的班考试夺得了全校第一名。
学校很兴奋,请专家将这种教学法进行理论提炼,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定为“十分钟最优教学法”。学校下达文件,任何教师讲课不能超过十分钟,教务处监督检查,凡超过十分钟的扣除绩效工资。果不其然,自从实施这种教学法之后,学校中考成绩节节攀升,去年还夺得了中考状元。
姚老师年轻,理解问题快,这个方法不就是要反复训练吗?我研究生所学的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过程,那是理论上的海市蜃楼,是出不了成绩的。
年轻教师工作压力大,每次考试都要比,小考小比,大考大比。倘若没有考好,领导大会上批评;工作前几年没有成绩,也许一辈子都带“烂”班。有一天晚上,姚老师躺在床上,她想,我除了用“十分钟最优教学法”外,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时间加汗水”不是最古老最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吗?每天下午放学后,留学生半个小时进行辅导,肯定能提高学生成绩。她庆幸自己很快想到了这个方法,便微笑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她把这个想法公布在班级家长群里,得到了家长们热烈的拥护,尤其是王莹妈妈率先点赞叫好。王莹数学不稳定,数学考好了,一定能夺得第一名。
辅导三天后,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说:“你被家长投诉了,你违规补课,扰乱了学生的生活,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姚老师刷一下脸红了,心里怦怦直跳,急忙解释道:“我没有收钱,我是义务解答学生的数学问题。”
“义务也不行,立即停止!”校长态度十分坚决,并要求姚老师写出书面检讨。后来,有位家长悄悄地告诉姚老师,是赵云的妈妈投诉的,她一直认为儿子成绩下降,是因为年轻的姚老师把班级没有管理好造成的,并对姚老师撤销她儿子体育委员的职务耿耿于怀。
赵昊破坏纪律越来越严重。在家里,时常听到妈妈议论姚老师,在学校,他便把姚老师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在教室里,他和姚老师争吵了起来。
姚老师说:“你今天上课怎么又讲话?”
“是ⅩX同学找我讲话。”赵昊满不在乎。
“你又狡辩,你再讲话叫你妈妈领回去。”
“你叫我妈妈领回去,还不知道哪个先离开十五班呢?”
姚老师气得在办公室哭一上午。
赵昊以前数学基础还是比较好的,有一个星期,他认真学了,考试内容相对简单些,在“一天一考”中他竟然考了90分,姚老师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便添了神力,像鸟儿飞一般到了家。他拿着试卷,在他爸爸妈妈面前晃动炫耀。爸爸冷冷地说了一句:“说不定是抄别人的哩。”他愤愤离开,哐当,狠狠地关上房门。他向王莹说,那晚他哭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自从那次住院后,赵云就没有怎么管儿子。他是被儿子气得住院的,老师多次投诉儿子不交作业。有一次,下班回到家,他把儿子叫到身边,问儿子为什么不交作业,儿子找出各种理由,他气得发抖,举手要打,也许是当天工作太劳累,也许过于生气,也许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刚一举手,就晕倒了,头碰在墙角上,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
从此,儿子的学习全部由妈妈管理。女人毕竟心软,赵昊对付妈妈总有办法。说他破坏了纪律,他说是别人找他讲话;说他作业不交,他说书被同学拿走了;说他成绩不好,他说是老师讲得差。有一次,他要买一部新出品的手机,妈妈说:“你要专心学习,不能买。”早晨他不起床,对妈妈喊话:“你不给我买,我不上学。”妈妈只好顺从了他。买了手机,妈妈又担心他晚上打游戏。儿子每天吃完晚饭后,进自己的房间便锁上门。一天晚上,十二点多了,李琼听到屋里有动静,起床看到儿子正从卫生间进房间,门虚掩着,她便进去,见儿子正在打游戏。她抢来儿子的手机,气愤地说:“手机再不给你了!”儿子走到了窗边,大声说:“你拿走,你拿走,我跳下去!”李莹脑子嗡一声,好像一个锤子敲击了一下。去年,在她们小区,也是为了学习问题,一个十五岁的小孩从十八楼跳下了。想到这里,李琼放下手机,退出了儿子的房间。
五
王莹入学时的梦想一直蓄在心里,初一考到年级第五名,这个梦想如一颗种子,发芽了,她要像学姐一样夺取中考状元。
进入初二,为了每天考试拿到学科第一,她辞去了班长职务,每晚的学习从十点延长到了十一点。
老师每天在QQ群发布班级学科成绩,虽然隐去了姓名,但每个家长一看,就知道十号就是王莹,每天的第一名,各位家长在微信中纷纷点赞,她妈妈心里像喝了蜜汁一样甜。
期中考试她作了充分准备。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她主动和每科老师联系,确认重点,反复练习,错题重做。但天有不测风云,她只考了班级第二名,她伤心不已!
放学了,她还趴在桌子上哭,同桌不停地安慰她,她听不进去,听烦了,突然起身,跑出教室,同桌紧跟其后,怕她做什么傻事。她冲出校门,越跑越快。
时至深秋,树上的叶子黄了,她俩踩在松软的落叶上,脚下咯吱咯吱声响。
同桌在后面喊着:“王莹,王莹。”路上的行人投以诧异的目光。
一口气她跑到了附近的石蜜公园,跑到了公园人工湖边,她声嘶力竭地对着湖水喊:“我为什么是第二名,为什么是第二名!”泪如雨下。
于是,她每晚的学习从晚上十一点延长到十二点,有时甚至到凌晨一点。课堂上实在熬不住,睡着了,老师不忍心叫醒她,同学们却侧身眯着眼笑。
有一天,她来到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问:“有什么事情吗?”她默不作声,站了一会儿,流泪了。班主任又问:“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吗?”她不语,擦了擦眼泪离开了。
同桌有一天来到办公室,悄悄地告诉班主任:“姚老师,姚老师,我看到王莹用圆珠笔扎自己的手背。”
班主任感到事情严重,迅速打电话给王莹妈妈:“王莹妈妈,王莹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有时她到我办公室流眼泪,同学还说她用笔扎自己的手背。”
王莹的妈正在为数学没有考好,女儿期中没有夺得第一名,肚子里窝着火呢,她冷冷地答道:“老师,没什么的,你不用……担心。”后句话差点说出——你不用大惊小怪。
王莹小学成绩优异,进入名校,却是一位年轻老师带班主任,她妈妈心里很不痛快,但后来看到女儿喜欢班主任,也就平静了。但到初二,女儿数学仍然不拔尖,影响她获得第一名,她对班主任兼数学的姚老师极其不满。李莹为了儿子进名校,当年买了高价学区房,这些年为了还房贷,衣服买换季打折的,不敢外出用餐,一分钱掰开当两分钱用。然而儿子进名校后,在校不服老师管,在家顶撞父母,学习上兴致来了学一点,不想学了就玩游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琼深深感到教育儿子的失落和失败,她怨恨年轻的班主任姚老师。她俩和其他几个家长商量,初三一定要把这个班主任换掉。
初二很快就要结束,几位家长找到校长,语气强硬地说:“我们以全班家长的名义,要求换掉十五班班主任。”
校长心平气和地问:“十五班孩子喜欢姚老师,她的班还是星级班级,为什么要换呢?”
李琼抢先说:“我儿子在小学表现好,成绩优良,到十五班后,表现差了,学习也不好。”
校长分析说:“小孩品德和习惯的形成主要在家庭,小孩进入初中,性格特点发生了改变,如果你家长不按照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孩子表现当然越来越差。”
王莹妈妈插话:“孩子马上到初三了,再不换班主任会耽误孩子的前程。我孩子没有拿第一名都是数学没有考好。”
校长说:“班主任姚老师带的十五班数学成绩一直比较好,她善于调动孩子思考的积极性,你孩子基础扎实,初三数学能力一定会显示出来。”
“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班主任,有时课堂纪律差。”家长想了一会,又找到了一个理由。
“初中生很活跃,有个别学生影响纪律是难免的,你们不能以偏概全,你们要信任姚老师!”
说不服校长,王莹的妈妈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如果学校不换姚老师,我的女儿就转学。”
校长沉默了。王莹可是学校冲刺中考状元的人选啊!
校长只好点头,同意了家长的要求。
初二下期末考试,王莹数学考了满分,一举夺得年级总分第一名。
全班欢欣鼓舞,举办了沙滩Party。
家长和学生每六个人围成一个小圈。黄昏时刻,点燃小圈中央烧烤炉的木炭,海风阵阵,火星四溅,闪烁绚丽,在毕毕剥剥的材裂声中,能仿佛听见人们心里狂热的呼喊,人人的脸蛋都烘成了暖滋滋的新红色。
王莹妈妈,高高地举起酒杯,激昂地说:“家长们,同学们,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举杯欢庆吧。”
大家纷纷举杯庆贺。
李琼今天十分兴奋,十五班的班主任终于换了,她看到了儿子的希望。她儿子也十分兴奋,平时成绩不好,在学校和家里十分压抑,他拿着啤酒瓶到处敬酒,妈妈看到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没有制止。最后他喝得醉熏熏,眼神迷离,摇摇晃晃,差一点栽倒在沙滩上。
六
到初三。如果把初中三年当成一个战役,那么初三就是战役最后的总攻,到处可以闻到硝烟的味道。
学生下午放学更晚了,晚上学到凌晨的人更多了,大型考试更频繁了,考试后的分析更尖锐了。为了最后的总攻,初三多数老师都换了,派上了精兵强将。
十五班换了一位市级优秀班主任——中年女教师。上任伊始,她对班级时间重新规定:早晨提前二十分钟到校,中午要到教室学习半小时,下午六点放学后跑一千米。她坚信,古老的“时间加汗水”,仍是现代最好的教学方法!
姚老师带十五班两年,利用自己年轻的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对她有感情。赵昊是第一个看望姚老师的学生。
课间,他来到姚老师办公室,调皮地说:“老师,我好想您!”
“别调皮了,老师每天批评你,你还想老师?!”
他笑嘻嘻地看着老师。
“到初三了,要认真学习,上课再不能讲话了。”老师恳切地说。
“老师,您放心,课堂上我不会破坏纪律了。”他接着说,“初三,老师讲得快,我再也听不懂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喜欢汽车,初中毕业后,我准备去学汽车修理。老师,您车子坏了,到时候包在我身上。”赵昊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王莹的同桌跟几个女同学一起来看望姚老师。“姚老师,姚老师!”她们边喊,边给姚老师一个熊抱。然后皱着眉苦着脸说:“老师,您继续带我们多好啊!现在的班主任很凶,每天偷偷地在窗户看我们,好恐怖!”
姚老师深情地说:“孩子啊,不能这样说,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教育风格,你们要尽快地适应新班主任的管理,她还是我们学校的名班主任呢。”
“王莹怎样了?她怎么没有和你们一起来?”姚老师关切地问。
“她……她……最近我们没有看见,不知什么原因她没有来学校了。”
原来,进入初三,学习更加紧张。王莹扎自己手背的现象更严重。有一天,班主任发现她目光呆滞,精神恍惚,手里还流着血,马上带去校医务室,包扎好后,心理老师跟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
王莹借助于药物,在家调整两个月后,回校继续参加中考复习。但昔日那双水旺旺,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不见了。她参加了中考,考了多少分谁也不知道……
赵昊上课完全跟不上了。李琼和丈夫赵云商量:“孩子在学校上课跟不上,我们是不是让他到校外培训班进行中考复习?”
赵云说:“我们每个月交房贷后,所剩无几,哪有钱交培训费?”
“我们还是想想办法吧。”
赵云点头同意了。
于是,他们向培训机构交了八万元中考复习培训费。
近年,由于儿子学习不用心,批评他就顶嘴,赵云很少理睬他。但中考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儿子的前途,他们作最后的努力。
中考赵昊考了330分,他很想去学汽车修理。李琼和丈夫赵云心想,我们花钱买学区房,儿子读了名校,怎么能去学技工呢?为了孩子,最后他们决定让赵昊去读私立高中。
徐卫祥,1964年5月出生,原任教黄石十五中,现深圳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出版著作有《教者当自强》和《我的多彩课堂》。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