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我庆幸刷屏我朋友圈的都是权威消息和防疫科普

我想所有人的朋友圈都一样,被这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刷屏了,霸屏了。

关于疫情,有国家和各省卫健委及各级央媒党媒在那定期更新和发布,可以帮助社会舆论全面了解最新进展,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线上的疫情,即舆情。这几天,随着网上话题的持续讨论引爆,势必会有谣言、段子从中挑事,我们都要注意防范。

要特别当心自己的业主群、爱好群、团购群、商家群等各种各样的网络社群,因为一旦没有警惕心,就很容易在疫情信息的连续轰炸下,不自觉地被有意编撰过的小道消息、坊间传闻和带有戏谑性的揶揄段子挑动情绪,干扰自己独立公正的客观判断。

我发现,这两天已经有一些无良商家开始渲染炒作所谓“防御肺炎神器”,将一些已经被多次辟谣毫无作用的板蓝根、醋酸有意“神化”,引发不少网民跟风抢购,造成市场物价出现人为波动。更为恶劣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甚至还有人不惜捏造污蔑武汉卫健委官员临阵脱逃等极端恶劣谣言,挑动公众负面情绪,达到自己宣泄不满的目的。

比如,在一些小区业主群、团购群中就有人大量转发所谓“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毒法”,在许多群友跟风询问哪里可以采购这类盐水时,趁机推荐一品牌漱口水,以团购便宜、早订有货为借口进行利诱,导致抢购网民常常要花上高出平时价钱几倍甚至几十倍价钱,而且还没有任何效果;再比如,还有一些网民道听途说,在未经核实真实信源情况下,想当然地把各地为保险起见,将来自武汉疫情高发地的游客、返乡人员送到所在医院观察的行为,错误理解为当地已经有确诊病例,随意发朋友圈、微信群,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多说一句。在传染病领域,疑似病例也是一种临床诊断,也需要经过十分严谨的诊断程序才能称之为疑似病例,而并非一些网民想象的“有个相似症状都可以称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最后要经实验室检测确定DNA阳性后,才能被诊断为临床确诊病例。

从这方面看,当前网上传播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谣言和失实信息,应该就是这种对医疗卫生领域不熟悉、不了解、不专业引起的误区误解。

不过值的欣慰的是,虽然网上还是有不少人唯恐天下不乱,享受着全民焦虑带来的负面快感,但我发现更多的人是在传播国家及各省市卫健委更新的权威信息和防控知识,号召与其在网上信口开河、嘴不把门,不如从我做起,配合卫健疾控部门做好身边人的防疫科普,能不去武汉的不去武汉,已经在武汉的还是暂时不出武汉。

2003年,我们经历了非典;2020年,我们再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相信这17年不是虚度而过,我们应该有能力有信心战胜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你说呢?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