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家长,请多指教

  曾子云过:吾日三省吾身。在当了一名初中生的家长近一年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吾已数不清省了多少次。周老师云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经验教训,要赶紧写下来,警醒自己,也造福他人。看到家长群里孩子班主任发的一篇家长反思,促成了今天的这篇反思。

  这么多年来真的很感谢儿子。虽然他调皮捣蛋,虽然他情商颇低,但是在学习方面,从来没有要我们操心。作业自己做,词语自己默,英语自己读,课外书自己看(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事实上,我们没有为他的学习付出太多精力,而且从表面上看,他的成绩还算不错。

  可幸福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就上初中了。这一年艰辛的历程,使我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更深的理解。

  一、关于阅读

  刚刚进初中的第一次月考,全年级1100名学生,儿子考了336名。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初中竞争的残酷。震惊之余,要和周老师一起分析了儿子的情况:语文依然中等,数学失误较多,英语不算拔尖,小四门全军覆没。总体来看,和平时的课外阅读情况关系很大。自我反省了一下,也是因为我们的原因,并没有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造成了他的阅读量偏小,阅读面不广。痛定思痛,决定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读背一两篇小古文;看课外书并做一定的标注;每天在班级群中读背二个一。

  下达给孩子的任务前,预先和他商量。比如看什么书,制定什么样的规划;如每天看的页数、如何做标记、如何检查等等。先统一一下意见,执行起来才没有抵触情绪。最好是打一张时间表,每天打卡。仪式感这种东西,对养成习惯真的是管用。

  二、关于习惯

  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数学考得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粗心造成的失误较多。比如,倒数看成了相反数。又比如,上面的式子是24,下一步就抄写成了20。乍看起来,“粗心”不是个大问题,但其实习惯使然,是最大的隐患。

  到了第二次月考的时候,虽然考前已经说了又说,但数学依然出现多次失误。“粗心”,依然是一头最为可怕的拦路虎,怎么办?

  考虑了很久,采用这样的办法:

  每天精选一道数学题,作业做完之后做。题目难易程度一般,因此必须要求做正确。做题时要求:a.必须在题干上做标记,将重点词语标出。b.必须使用草稿纸,草稿要认真写,不允许跳步。c.如出现失误,则进行相应的惩罚。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儿子不良的做题习惯渐渐有了好转,低级失误渐渐消失了。

作为教师,一直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然而,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如何养成这些习惯?孩子的教育,不能总是在口号上,必须落到实处。

  三、关于刷题

  期末考试的时候,儿子的数学又没考好。拿到试卷一分析,没有低级的失误,问题出在一是没有正确理解题意,二是生活常识的缺乏。错的两题,题型类似。

  其实,儿子之前已经开始每天做一题数学难题,但是目的性不强,翻到哪题就做哪题。

  然而刷题也是有讲究的,选择的题目针对性不强,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因此,每天的题型选择就要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试卷的出题风格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一段时间的坚持过后,数学成绩渐渐稳定住了。

  ……

  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改变。儿子从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我们也在摸索着如何做好一个初中生的父母,彼此都在学着做最好的自己。“初”为家长,请多指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