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收线的风筝,曾经飞过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三月的风筝在天际飞舞,曾经来过这里的那个叫风筝的女人,别来无恙?
文/如海
风筝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我不得而知,因为我不曾和她谋面,仅有的交流都只是网络上的片言只语,而且和文字相关别无其他。去年冬天,风清云淡欣喜地向我推荐风筝,说她也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我说好啊。正好码字社的创作者们都日理万机,供稿速度奇慢,对于原创者的加入我向来是求之不得的。
就这样我和风筝在网络上联络了。她正好刚去过乌镇,非常喜欢那个唯美的小镇,于是花尽心思写了一篇《遇见》,征询我对文章的意见。我曾去过丽江和大理,也写过一些矫情和无病呻吟的游记文字,但总觉得都难以脱俗。当然不知道是否丽江本身自己变得暧昧和俗气了,反正大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一种静谧和温和的美。而江南,我能够从风筝的文字中独到纯粹和温润,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从她细腻的描写中,可以在脑海里涌现出如诗的画面。
纯粹的文字创作者,和我一起写纯粹的文字,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不做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之徒,但也不做蝇营狗苟的世俗之人。
平台一直缺乏勤奋耕耘的写作者,何况风筝的文字有属于她的风格,我迫不及待地推送,但她却非常犹豫,说希望我能够修改完善。她和乌镇的切肤遇见,那样的心灵感悟我无法再画蛇添足,生怕破坏了一副怡然美丽的风景。
这是风筝加入码字社的一个美好的开始。我和风清云淡都盼望着她更好的文字,也筹划着在现实中见面交流,一群喜欢文字的不惑之人,不畏矫情和戏谑,坚持和守候一份热爱。风筝不负众望,用温暖的文字写了一个姑婆老人的故事,我取了一个《找回属于她的年代,那里有她的最爱》的标题。风筝是一个不善圆滑的人,这篇文字后来我才知道几乎是真实的完整还原。风筝用含泪的文字,写下那个一个凄苦老人的人生时光,哀婉、孤寂、落寞,徒留伤人的追忆。
但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篇温暖感人的文字,成为风筝留给平台的最后一篇文字,开始便是结束。风筝关于姑婆的真实回忆,让她身边的人颇为不快。我能够猜测得到,孝顺善良的风筝在陪伴姑婆最后的日子里伤恸时,却有姑婆的亲人袖手旁观。老人的凄凉和孤独,在风筝的文字里本是一种真实,而关怀的人、冷漠的人,在人性的世界大白天下。谁在慰藉,谁在无视,似乎总有昭昭。
风筝终究畏惧世俗的眼光,悔恨这篇逼近真实的回忆文字,也许揭开了他人的伤疤和痛处。老人的凄风寒雨,难道唯有风筝这样的女人,才如此娴熟善良?这样的文字,让老人至亲的人颜面何在、自尊何在?这样的文字不亚于一种攻击和刺伤,刺伤着那些曾经冷漠和麻木的人。让他们青筋暴突、怒火丛生。
每一个写作者都逃离不了真实的自己和内心,即便是如毕飞宇那样的最擅长写虚构小说的作家,我相信文字里面都有他的影子。风筝不是一个擅长写小说和故事的人,她也不曾想到关于自己对姑婆的怀念,会引起世俗的不快和羁绊。世界也许就是这样,当你描绘着风花雪月,或者为他人高唱赞歌的时候,没有人来为你的所写点赞,而当你看似褒奖着自己的善良和伟岸时,却无意中对比着别人的渺小和懦弱,你突然发现曾经那些微笑的脸庞变得如此陌生和狰狞,化成漫天的唾沫和丑陋将你湮灭,让你无法呼吸和挣脱。
你的真实文字,将你引火自焚,让你后悔不迭、痛不欲生。也许,我忘了告诉风筝,文人们说的非虚构创作,其实是多么危险的创作模式,不但要剖开自己的内心,变得伤痕累累,还要面对这个可怕的世界,随时突袭而来的谩骂、攻击,甚至封杀和决裂。我们,是否都应该写下那些与自我无关的东西?迎合或奉承,虚拟或幻想,而不是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你。
总是我和风清云淡都无能无力,唯有盼望风筝的坚强回归,或者已经是遥遥无期。风筝,一个想象中坚韧而脆弱的女人,不曾谋面,便已成萧萧;近在咫尺的城市之中,一直陌生却似曾熟悉,世俗的横亘力量堆砌成了天涯般的遥远,唯有祝福吧!
三月的风筝迎风飞翔,线有多长,就能飞得多远多高。虽然这个平台仅仅推送过风筝两篇文字,但一个真实、感性和细腻的风筝,依然让我敬佩。我曾经让风筝写一句话来作为自我介绍,可惜只使用过两次。她的笔名叫似水流年,让这句话作为结尾吧。
似水流年,徜徉在孩子童真的世界里,葆有一颗清灵净透的心,静赏繁华,素笺心语,惟愿岁月静好,浅笑安然。
风筝曾经的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