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启贤:怎么做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与对抗
本文由作者徐启贤授权发布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怎么做到“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徐启贤
课外习题:知道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写法吗?请问:它妙在何处?
何本真点头,但答不出其所以然。表妹则说:“小学生嘛,能围绕中心思想写就不错了,用什么技巧?”
“问题是,小学生转眼就升入中学了,到时若用,岂不是临时抱佛脚?何况,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所谓‘扬’,指内容向上;所谓‘抑’,指形式向下,分明是形式与内容的一种对抗,从而构成审美情感,并产生文学的魅力。”
徐老师如此一说,好像把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手法“扬”上了天,反令何本真生疑,他说:“未免太夸张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欧阳修语),文章的波澜起伏,是由‘扬’(内容)与‘抑’(形式)相对抗而形成的……当作者听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因自由恋爱而被封建礼教逼死的消息,此刻事件的内容与形式都是悲的,作者据此写来,从头到尾就成了一场哭戏,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文章也就波澜不起,没啥看头了。然而艺术创造出来的《梁祝》,悲的内容却用‘杭城求学’‘十八相送’‘化蝶’等喜的形式包装,这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如钱江潮:东海水这一内容因月亮引力向西涌,钱塘江则因喇叭口型与江底由东向西抬高之形式进行阻挡,形式与内容如此一对抗,就形成了“钱江潮天下无”的壮丽景象)致使剧情‘不平’,才令观众叫好……这种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常会用到,像写大字,明明是写‘横’,老师却叫你‘竖’向落笔,就是一例……”
徐老师的一番话,令何本真醍醐灌顶……表妹则诡谲地一笑,假惺惺地问:“你说常会用到,请问有什么依据,始作俑者又是谁?”
“应该是进化论者达尔文吧!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说:‘如果有一种直接相反的思想情绪(比如内容想跳高,——徐老师解释,下同),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由自主的意向要做出那些直接相反性质的动作(形式之躯就下蹲)。’另外,学者孙绍振也说:‘而在实现直接相反的动作时,我们就使一组肌肉发生作用(注意:想跳高与下蹲,是局限于同一躯体的“一组肌肉”上的),例如,向右转和向左转,把一件东西推开或拉近,把重物举起或放下……因为在相反的冲动下做出相反的动作,已经成为我们和低等动物的习惯性动作,所以,当某一类动作在某些感觉或情感活动的影响下,由于习惯性联想的作用,完全相反性质的动作便会不由自主地发生。’”
徐老师落音刚落,妹妹就哈哈大笑着说:“欸,探讨的是文学,怎么一杆子扯到动物世界中去了,离题万里了吧?”
何本真也打趣道:“您是《动物世界》看多了吧?”
徐老师没有直接回答,继续引经据典:“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达尔文的意思是说:人和动物的表情动作都遵循着‘对立的原理’(即先扬后抑)。某种表情动作是以与之相反的表情动作为前提的。”普列汉诺夫说:以大量的事实证明达尔文的‘对立原理’适用于审美学、艺术学。维戈茨基说:任何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这两个因素,其情感指向是不同的,内容‘向右’转,而形式则‘向左’转,形式与内容对抗,并战而胜之,从而转出一个属于艺术的新的情感世界(可见,文学的审美情感就是由内容与形式相冲突而勾兑出来的),这是‘对立的原理’在艺术内部构成中的体现。”
听到此,何本真才发觉徐老师并没离题啊,而是道出了“先扬后抑”是由仿生而来的历史,不觉向表妹投去轻蔑的一笑……
这一下,恼怒了表妹,她先缩(抑)回拳,后“扬”向表哥的手臂,说:“你猴子吃仙桃——不知好歹!怎么反来笑我?我让你感受一下先扬后抑的滋味……”
痛得何本真咧着嘴,也伸拳相向……
为止住他俩的胡闹,徐老师拿出范文叫他俩看:
记一件“高兴”的事
浙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六年级 许可
我拿着水杯朝女同学一扬手。顿时,她吓得一声惊叫,躲到一边……我骗她说:“哈哈,这是我新买的魔术道具,尽管里面装满了液体,其实是双层内壁的,水是倒不出来的。”她信以为真,一眼瞧见她妈正在客厅的沙发上闭目养神,就说:“让我去吓吓我妈吧!”(内容——“想逗妈妈开心”,先“扬”——何本真插话,下同)
我俩充满好奇地走了过去,她叫了声:“妈妈——”只见她妈从睡梦中惊醒,“啊”的一声睁开了眼。“我倒水了!”她说着,就把杯子对准妈妈的脸,来了个“底朝天”,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来:刚才想捉弄这位女同学,真往里面装了一点儿茶叶水呢,——怎么会忘了?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啊!”接着传来怒吼:“你做啥啊!”看到妈妈从沙发上弹射起来,头发上挂着茶叶,水正顺着她的脸庞,滴滴答答往下掉……女同学瞬间愣住了。我一惊,但面对她妈妈的狼狈相、女同学的呆样,我实在憋不住笑,想必脸部的肌肉也不停地抖动着。这时,看到她娘怒视着女儿的样子,我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而女同学却歉意地用纸巾给妈妈擦脸,扭头恨恨地瞪了我一眼,说:“都怪你!干嘛骗我倒不出水的,害得我妈……看我不打你!”(形式——捉弄妈妈,——这一内容与形式相冲突,就令文章波澜起伏而增色不少)
此刻,她妈妈才知内情,气愤地瞪着我,然后拉着女儿,喘着粗气,气呼呼地走了……
客厅里,只留下了止不住傻笑的我,笑着笑着,我眼前突然浮现起她们母女俩走时那愤怒的眼神,令我不禁打了一个激灵,想:“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搞恶作剧,伤了友情,值吗?”我开始后悔了……
何本真看后,意犹未尽地说:“如果开头不先‘扬’一下,而改成从头到尾都是捉弄妈妈,那样写来,文章就平淡无奇了……”
这一结论,却勾起了表妹肚子里的一笔陈年旧账,只见她扔出一文,气呼呼地说:“我也是用先扬后抑手法写的,为什么得不了高分?”
记我的妈妈
开头写:我英语考了六十分,一进家门,妈妈就骂,且不肯签字……(“抑”吧!表妹插话,下同)
结局写:这时,爸爸心疼女儿了,出来帮腔说:“你也别老骂她,考得差的时候总有的!女儿别灰心,这次爸爸给你签,今后考得好一些……(“扬”吧)”
徐老师笑了,说:“‘抑’与‘扬’得‘使一组肌肉发生作用’,即针对一个弹簧的作用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妈妈与爸爸相当于两组弹簧,井水不犯河水,‘抑’彼是不能‘扬’此的!这是你们常犯的错!”
说得表妹如梦初醒……
接着,徐老师又递上一文验证:
一次被中断的早自修
杭州市文龙巷小学三(2)班 尹瑞儿
“咯、咯、咯”,有节奏的高跟鞋踩在地上的声音由远而近,沈老师伴着高跟鞋踏地的声音,走进了我们正在早自修的教室。
她今天穿得“银光闪闪”,在灯光照射下,银白色的颗颗珠子反射出抢眼的光芒,黑色裙面上还缝着许多中空的、长圆柱体的黑色饰物。那些珠子不是四处散落的,而是拼成了蒲公英的图案:若干珠子拼成了一个个渐渐变大的圆形花朵,而一些珠子则排成一条条细枝……在蒲公英上方,挂着许多由珠子排成的银色细线,短短长长的,凑在一起,就像朦胧细雨一样,放眼看去,就是一幅名叫“雨中蒲公英”的画吧。
沈老师还穿了一件中短袖的黒色外套,也挂着一条条银色的细线,只不过是缝上去的。(美轮美奂啊!着力描写老师衣着打扮之美,形式上“扬”!——何本真插话,下同)
这是沈老师自己搭配的吗?如果真是这样,沈老师真厉害!多有艺术感的套装啊!(看看,学生还有什么心思用在学习上了,——内容的“抑”)
全班同学都静了下来,忘了早读……好像都被惊艳了,目光都集中在了沈老师身上,齐刷刷地,连值日生也一样,忘记了管理班级的职责,愣在那儿……
沈老师径直走向一个架子,取下一个花盆,转身走了。
她的背影消失了十几秒后,大家才回过神,领读的同学又开始领读(还能用心读吗),同学们又开始跟读(不会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吧,内心一定想着老师的服装吧),值日生又开始管理……只有我,虽也张着嘴,却发起了呆……
“是的,此文的‘扬’与‘抑’都发生在沈老师身上,形式上虽赞美老师的‘模特儿打扮’——‘扬’,而内容上则写了反害学生分心——‘抑’,从而提出了关于老师穿戴的‘度’的哲理思考……”
听到这里,表兄妹异口同声地说:“形式与内容在同一物体相冲突的,这才符合扬抑之道啊……”
见时间不早了,徐老师起身送客……
微信公众号:congmingzuowen
付费QQ群:52803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