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找这篇作文不合理的地方,你会佩服这个小孩子的分析

下面这张图片中的老作文,有不少逻辑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兴趣,你自己先找一找,理一理,然后再读下面这篇六年级学生的分析作文。也许你会发觉,还不如六年级学生厉害呢。哈哈哈~~~

给作文找错误

■文/俞杭晓

看了《上学路上》这篇文章之后,我从中找到了几个不合情理的地方。

1.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写到了“蔚蓝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下雪天,天空为什么会是蔚蓝的呢?不应该是灰蒙蒙的吗?所以,我建议把“蔚蓝”换成“灰蒙蒙”。这样更能体现当时的冷与阴暗。

2.在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孩子的妈妈紧紧追着孩子。作者身为一个旁观者,是如何知道那个女人就是孩子的妈妈的呢?也许是阿姨、姑姑、邻居……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bug。我觉得,可以改成“一个中年女人在后面紧紧追着”,这样更合情理,也更加点明了作者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角度看见这个情景的,便可以突出后半部分作者的好品质:助人为乐与见义勇为。

3.文中,作者写到自己救了孩子之后,说“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我觉得,这个“距离我不到一米”在逻辑上也有一个很大的bug。汽车看见小孩,应该都是急刹车停下的,为什么还会离他们这么近呢?是下雪天,打滑了?一般人读到这句话,会把这个距离理解为车头与“我”的距离,可是,“我”已经把小孩拉到马路边了,这距离是不是应该是车门一侧到“我”的距离?总之,作者在这里交代得不清楚,从而让人不禁觉得这件事十分的假,不是那么的真实,像是捏造出来的。所以,作者可以将这个“距离我不到一米”改一改,改成“汽车在一旁停了下来”,模糊处理它;或者干脆直接删去这个词。

4.作者写自己冲上去救孩子时,运用了一个词语——毫不犹豫,因为当时是千钧一发之际,晚一步可能就来不及了。但是呢,作者在这之前又写到自己的脑海当中闪过了雷锋等无数英雄的形象,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怎么能叫毫不犹豫呢?所以,显得文章很不真实,令人读起来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紧张感,就没有现场感和画面感了。所以,我建议可以把“脑海当中闪过了雷锋等无数英雄的事迹”这句话删掉,更加突出当时的危险性。而且与“毫不犹豫”对应起来。

5.文中,主要写到的就是作者看到一辆车快撞上小孩了,所以把他救了下来。可是,在十字路口中,路人有那么多,而且,那个女人也紧紧的跟在小孩身后,为什么是一个还在上学的作者去救他,而不是其他人去救呢?理应在十字路口,路人与孩子的距离应该比作者与孩子的距离更加近,从而让人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就没有发生过。

6.结尾写到一群人异口同声地说:“真不愧是小雷锋。”一群人怎么可能异口同声地说呢?难道是计划好的吗?从而让人觉得这件事像是电影一样排练好的,所以演员之间都十分有默契。让人感觉这篇文章是凭空写出来的。所以,是不是用“七嘴八舌”或者“纷纷”更好呢?这样既体现出了表扬作者的人很多,也可以体现出当时事件的真实性。

7.作者结尾点到了“我的脸刷地红了”。这话有毛病。自己脸红不应该只有旁观者才能看的到吗?作者以第一人称出现,又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这怎么会合常理呢?所以,我觉得,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写到感觉脸在发烫,既可以巧妙,隐喻的表达出自己的害羞,又可以让事件更加真实、合情理。

以上,就是我发现的7个bug,所以,令人感觉这篇文章像是捏造出来的。改掉之后,文章也许会更加真实,更富有画面感哦!

随谈

写这样的一篇作文,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吧。这不仅是训练一种思维表达,更是让学生有一种质疑的眼光与能力。不一定说学生分析的都对,但学生至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加以一定的分析。这个能力是很重要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下,我们一个人所面对的信息是如此之多,怎么辨别这些信息,怎么攫取有效的信息,从而做出判断,逻辑的分析是多么重要。有理有据。当学生意识到了这些之后,自己在写作文时就会注意到这些问题。作文的选材,用因果关系来选,就会清晰起来。

我小学时,老师讲过一个郑板桥的故事,记忆至今。说出去春游,过一座桥,桥下浮着一少女尸身,仰面朝天,头发散乱,在旋涡中打转。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十岁的郑板桥问老师:您又不认识这位少女,怎么知道她正好十六呢?又是怎么知道她是被吹落桥下的呢?您又怎么看到她的三魂七魄随着波浪打转呢?老师被问住了。郑扳桥改了改,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由衷折服。——这其实是一个写作的角度问题,角度不一样,对同一件事的了解程度不一样,所表达的也就不一样。上面文中讲“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与“二八女多娇”犯了同样毛病。

广告

智慧微童话系列丛书

陆生作  主编

冰波、雪野、王一梅、陆生作作品

天猫、当当、京东、新华书店有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