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苦等了两年的角膜源,在这里只用了4天

29岁的木拉提(化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是一位聋哑学校特岗教师。就在他坚守岗位,为无数孩子们带去希望的同时,自己却承受着左眼几乎失明的痛苦。“这一年多,眼睛一天比一天模糊,甚至无法看书,我是一名老师,这对我的职业影响特别大”。

据木拉提表述,他5岁时由于意外伤到了左眼,此后视力逐渐变差,经当地医院诊断,确诊为角膜白斑,建议他成年后进行手术。2018年,他在乌鲁木齐接受了第一次角膜移植手术,原本以为从此可以迎来光明,却没有想到依旧面临着巨大痛苦。

手术后半年左右,左眼出现了排异症状,视力持续下降,木拉提乘坐飞机多次往返于阿图什市和乌鲁木齐之间接受检查和治疗,并听从医院建议,等待二次角膜移植手术,但由于缺乏供体角膜材料,手术时间一拖再拖。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医院特邀的外地专家无法顺利到院,手术更加遥遥无期。

2021年6月,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备受煎熬的木拉提决定远赴北京求医,为此,特意咨询了同为眼科医生的舅舅,舅舅建议他到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找李绍伟教授,经过各项检查后,李绍伟教授确认适合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眼伴有白内障,最终为其进行了后弹力膜角膜内皮移植+Phaco(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人工晶体植入)+瞳孔成形联合手术。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新疆等了两年都没有等到的角膜材料,在这里仅仅等了4天,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内心的激动无法描述,随后我办理住院,并在当天完成了角膜内皮移植手术,以前我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术后就能够看见医生拿着棉签,特别开心,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6月22日患者出院时,视力相较术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7月19日术后复查,视力再次提升。

手术医生李绍伟:角膜情况复杂,手术难度高

“虽然术前做了全面的检查,但由于患者有眼外伤并发症,且有角膜移植手术后的排异症状,角膜灰白混浊,很多位置看不清楚,眼内情况十分复杂,对于手术操作和应变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手术医生李绍伟教授说。

患者入院时,原计划是做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全层正常角膜代替全层病变角膜),但综合考虑患者排异经历和用眼需求,李绍伟教授制定了“穿透备内皮”手术方案:提前做好后弹力膜角膜内皮移植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进一步探查,根据眼部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术中探查,撕除混浊水肿角膜上皮后,基质透明度尚可,眼内瞳孔部分缺损不规则,有白内障,这个时候就比较纠结到底选择什么术式,考虑患者年轻,外伤二次手术,要尽可能提高视力和避免远期并发症,最后选择做了后弹力膜角膜内皮移植手术联合Phaco+IOL植入白内障手术、瞳孔成形术。”

李绍伟教授解释说,后弹力膜角膜内皮移植手术仅移植带有健康内皮细胞的后弹力层,而保留受体角膜所有健康组织,其手术后的解剖结构更符合角膜的生理状态,手术创口小、外来物质少、术后反应轻,手术安全性较高,排异几率更低,视力恢复更快,有效降低了术后散光。

此外,后弹力膜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可以将同一角膜材料的其他角膜层用于其他患者的手术治疗,充分利用供体救助更多患者。

供体角膜稀缺,爱尔眼库建设很重要

对于木拉提苦等角膜供体的情况,李绍伟教授介绍说“目前全国单眼和双眼角膜盲症患者约有400万~500万,且每年大约增长10万~20万,其中约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虽然目前的角膜移植技术相当成熟,但每年实施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不足1万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供体角膜资源稀缺,在国内,像木拉提这样长久等待角膜资源的患者还有很多。”

作为爱尔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教授一直呼吁并积极推动眼库建设。目前,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已在全国设立了10家爱尔眼库,并与29家红十字角膜捐献接收站合作,通过“库站联合”的模式,为患者快速协调角膜材料,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术后视力。

“依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患者不仅能够快速等到角膜资源,还可以在术后就近复查,以后木拉提可以在新疆多家爱尔眼科医院复查,不必每次都飞到北京”李绍伟教授补充说。

此外,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还发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项目,帮助更多角膜盲症患者及时诊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