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革命纪念地摄影美图大放送:咸阳篇!

中国共产党陕西革命史
本文为“成博士陕西旅游”为所写的专栏,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值此中国共产党之际,本人整理了近年来拍摄的陕西红色旅游纪念地图片和视频。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连载。

咸阳,在大革命时期,涌现出魏野畴、史可轩这样的革命家。大革命失败后,先后组织了旬邑暴动、三原起义,后创建了渭北革命根据地,是陕西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后来在旬邑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个八路军总部就是在泾阳云阳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咸阳旬邑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

革命先驱魏野畴故居

魏野畴是咸阳兴平人,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魏野畴1924年到西安,参与创建了西安市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5年9月参与领导了西安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整顿工作,担任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委员,为早期西安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魏野畴后来被派往安徽,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与吴岱峰等人一起组织了皖北暴动,1928年4月被逮捕,惨遭杀害,年仅30岁。

魏野畴烈士葬于安徽,在他的家乡,咸阳兴平市板桥村,目前建设了魏野畴烈士事迹展览馆,将魏野畴烈士光辉而短暂的革命历程,分为艰苦求学、播火三秦、革命事迹、彪炳史册四个板块,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进行展览。

中共三原特别支部成立地

三原县宏道书院,位于三原县城北,是陕西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培养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张季鸾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及专家学者。民国时改为陕西第三职业学校,建立了咸阳地区第一个党团组织。

1925年1月,在上海大学读书的三原籍学生、青年团员李秉乾,受团中央的派遣回到咸阳,建立和发展团组织。李秉乾以三原陕西第三职业学校为基地传播马列主义,到9月发展了17名团员。此时,团中央派吴化之到陕西整顿团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三原特别支部,先后下辖中共岐山小组、云阳小组、大寨支部和高陵支部,有党员101人。

三原史可轩墓

史可轩,陕西兴平人,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4年参与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负责紫禁城的警戒,任国民二军第三补充团团长。1925年驻军河南开封时,结识王若飞。1926年9月参加冯玉祥的五原誓师,任国民联军总司令部警备师师长。1927年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兼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后奉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率部赴陕北创建革命根据地。途经陕西美原镇时,被国民第二军师长田春生杀害。史可轩葬于咸阳三原李靖故居。

旬邑暴动纪念馆

1928年,为了配合渭华起义,渭北的旬邑、三原等县县委纷纷领导群众进行武装暴动。5月6日,共产党员许才升等在旬邑县发动18个村140多名农民起义。他们成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全县,国民党反动当局非常恐惧,一方面调集军警、民团围攻旬邑县城,一方面收买起义队伍中的投机分子。5月30日,敌人攻入旬邑城内,起义失败。许才升等七位同志壮烈牺牲。为了纪念旬邑暴动中牺牲的7位烈士,旬邑县城建设了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

渭北革命纪念碑

清涧起义、渭华起义失败以后,陕西的革命暂时陷入了一个低潮。1930年,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渭北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3月,黄子文等重新建立了武字区游击队,到8月发展为渭北游击队,活跃于三原、富平、耀县一带。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26军第四团。然而,渭北革命根据地地处渭北中心地区,距离西安不到50公里,自然成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眼中钉,他们调遣部队进行围剿,而执行左倾路线的省委负责人不顾敌强我弱的形势,一味正面阻击,1933年11月遭到失败。为了纪念渭北革命的这段历程,在三原县陵前镇,有渭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列入了陕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亭口活动旧址

习仲勋曾在长武亭口镇驻防,期间密切联系当地群众,发展了一些群众为党员。1932年两当兵变失败后,习仲勋徒步经麟游、邵寨返回长武,在好友王志轩家养病。在习仲勋的影响下,王志轩等人先后向陕北护送了刘刚等十多位革命同志,使亭口成为长武县革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武县亭口镇亭北村,亭口习仲勋革命活动旧址于201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总面积280平方米,共有8孔窑洞,并立碑纪念。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长武县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

旬邑红26军成立地

旬邑马栏镇东25公里,有一个转角村,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诞生地。目前保存有整编会议旧址,刘志丹、王世泰旧居等,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建设了陈列馆,展示红二十六军相关历史图片140张,绘画、影印件等54幅,文史资料3万余字,陈列文物160余件。

三原黄子文墓

黄子文(1909-1947),陕西三原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了与渭华起义相呼应的三原起义,1930年在武字区成立了中共三原特别支部并任书记,领导党员开展革命斗争。曾担任渭北革命委员会主席。渭北革命失败后,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任职,为西北红军和苏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受到政治迫害,被迫离开根据地,与中共组织失去关系。后回到家乡坚持革命,1947年6月与国民党军的遭遇战中,不幸牺牲。黄子文烈士墓,位于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甘涝池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三原、云阳改编

西安事变以后,经过八个月艰难的谈判,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红军在陕西正式改编为八路军,举行了抗日誓师大会,之后从韩城渡过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为了宣示抗日决心,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当日,驻扎在三原的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师,迅即组成红军抗日先遣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在三原县体育馆前的广场,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原改编出征抗日纪念碑。碑身远观呈“八”字形,代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碑高37.8米,寓意红军主力部队1937年8月完成改编;碑体造型为合聚一处的3把大刀,象征改编后的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

红军改编八路军后,云阳镇成为八路军的第一个总部驻地。红军主力改编誓师抗日云阳旧址包括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八路军一一五师改编誓师抗日会址,红军总部医院、野战医院旧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为云阳镇文家大院。八路军一一五师誓师抗日会址为云阳镇中街大操场。红军总部医院、野战医院遗址在云阳以北的马家村,旧址现已全毁。2003年9月,该遗址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泾阳安吴青训班

1938年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举办的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场所。它是抗日青年的旗帜、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

安吴青训班的校址就是泾阳吴家大院。抗战期间,吴家后人把这个院子捐给了共产党。

旬邑马家堡关中特委

关中特(分)区党政军机关马家堡旧址,位于旬邑县城东北20公里的职田镇马家堡村。1936年1月,中共中央派贾拓夫等到达关中特区,在中共陕甘边区南区委员会、陕甘边区南区苏维埃政府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国共合作后,将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关中分区机关在马家堡办公三年多的时间,在分委书记习仲勋的领导下,开展反磨擦斗争,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健全地方党政军组织,发展边区教育事业,并先后两次召开党代表会议,为关中分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旬邑马栏革命旧址

1941年底,关中分区机关迁到马栏镇马栏村,先是住在群众家中,后相继开挖了300多孔窑洞。1942年12月,中共西北中央局决定将中共陕西省委与中共关中分委合并为中共关中地方委员会,统一领导关中分区和陕西国统区党的工作。1943年1月,中共关中地委成立,机关仍驻马栏镇,并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领导原中共陕西省委所辖国统区党的工作。马栏革命旧址位于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西约400米的西河坡村北的山梁之上,距县城53公里。

爷台山反击战旧址

抗战期间,国民党对边区进行封锁,不断挑起摩擦。1945年7月21日,胡宗南部36师、暂编59师和骑兵2师向旬邑爷台山发动进攻。八路军守军新编第4旅14团,在关中分区地方游击队和民兵配合下进行英勇自卫。

以上,就是本人多年拍摄的咸阳红色革命旧址。欢迎大家进行补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