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之行6:来到芬芳的莫奈花园
昨天,我们去了凡高小镇,非常愉快。今天(9月23日)我们去另一个小镇——莫奈小镇吉维尼。
吉维尼在巴黎正西方70公里处,属于上诺曼底省,座落在塞纳河谷的一个小山坡上。
小镇周围是葱郁的树林,碧绿的草场,镇村前面是一片略有倾斜的开阔地,一直延伸到塞纳河边。
今天,我们到另一个火车站乘车。(在巴黎,共到过三个火车站。)
早晨8点整(起得蛮早的啊),来到圣拉扎尔车站。
车站前,有一堆钟的造型,还挺有特色的。可是,仔细看一下,车站上方的钟却是不准,不知为何。
今天,天阴。后来,差不多一天没有阳光,使得团长茉莉耿耿于怀:没阳光,都不想拍照片了!
乘火车,先到达一个叫弗农的站。弗农,应该是一个小城市吧。在这儿换乘大巴,乘十几分钟,就到吉维尼了。
看,到弗农的火车,外部装饰很莫奈风。
团长说,SNCF就是法国铁路的缩写。我顺便了解了一下,中国铁路缩写是CR。
换乘大巴。大巴车身也有莫奈花园的照片。
乘大巴上,一路上风景如画。
这是过一条河(应该就是塞纳河)时,在桥上抢拍的。
我被优待坐窗口,看风景。
年龄最大,是老干部( 老干部的意思是没法生龙活虎了!)。譬如,选房间床位,小美说:让老干部先选。
。。恩恩,老干部不要成拖累就行。
路边风景真的非常美。看到牛群在草地上啃草。
这一路,如果不乘大巴,也可以乘敞篷的那种小火车。观景更直接些。
到达大巴车的停车场。车上下来一看,风景也是太美。
阴天,却刚好有一缕太阳从云缝中照出来。照在树上,茅草上。那树,有绿有白有褐。叶子白亮的不知是什么树。
那边有一座山(山的那边,有塞纳河),山下有玉米地。这边脚下,无缘无故地,有一丛紫色的菊花。四周只有这一丛花。
茅草到了秋天,也是好看。草尖上泛着红色,闪着特别的光。
秋天,有些树的叶子黄了。
走过好多外国中学生。此行到几个风景地,都看到好多来游玩的中学生。
想起我以前教的学生,没有机会出外春游秋游。前天,在网上,有一首宁波小朋友写的诗,非常好玩:
天啊!地啊!
同学和老师啊!
谁能告诉我,
何时秋游啊!
我准备的酸奶过期了,
我准备的薯片过期了,
而下一个即将过期的,
恐怕就是我这善良的心灵了呀!
哈哈,觉得这小盆友好可爱。
芦花给小美拍照。我走过,风吹起头发,像那个小画书历险记里面的“丁丁”
。茉莉老师抢拍的。
天气预报,这天的气温只有7度到17度。可是早晨却不冷啊,我们出来穿得有点多。
后来傍晚回巴黎时,果然降温了,冷得要命。
一路进镇。
一路很美。
这向日葵,显然是为观赏的。
后来我们看到地里种的很多向日葵,都很矮,大约只有一二尺高。整块田种向日葵,是为了收籽榨油吧。
走过干净而美的街巷,莫奈花园就在这条路上。
家家门前有花的。
这家窗店进去看看。
1883年,莫奈坐火车经过吉维尼,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于是搬来小镇居住。他在这儿住了43年,创作了好多画作。
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出生于巴黎,5岁时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15岁时,他画木炭漫画,为作品标价每幅20法郎。在诺曼底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后者成为他的良师益友,教他画油画。
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看到许多画家在模仿艺术家的作品。而他要画的,是他所看到的大自然。
莫奈服完6年兵役后,进入大学学习艺术。
后来他进入了夏尔·格莱尔画室。结识了雷诺阿、弗巴齐耶,西斯莉等人。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了这幅《日出·印象》。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展上亮相。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艺术评论家讽刺性地提出了“印象派”的说法。
以莫奈的《干草垛》来看印象派。干草垛本是褐色的,但因为在阳光下,光影变化着,草垛尖的阴影部位呈现些许蓝色,草垛下部却呈现了些许红色。印象派,就是捕捉自然光影来作画。
再来看莫奈和雷诺阿同一地画的画。他俩是好朋友,常一起外出作画。这幅青蛙塘,两人同一地画的,虽然呈现的作品略有不同,但都注意了光与影。
莫奈《青蛙塘》。
雷诺阿《青蛙塘》。
1883年4月,莫奈43岁,来到了吉维尼。开始是租房住。7年后,在1890年买下这幢楼房。而1890年,正是凡高潦倒去世的那一年。
这座两层的粉墙绿窗青瓦楼,是莫奈的故居。楼前,就是很大的莫奈花园。参观故居和花园,门票9.5欧元,相当于80元人民币。
楼前全是天竺葵,开得热烈而有生机。
看那边,进故居排队的人太多了(限人数参观),我们决定先看花园。
这个花园面积一公顷。即1万平方米。
虽然已是秋天,花还是很多。如果是春天,花还要多。
莫奈画《吉维尼穿过花园的小路》
莫奈画《吉维尼花园的年轻女孩》。
有资料介绍,莫奈雇了8个(一说是5个)园丁和他一起打造花园。
莫奈画《花园里的鸢尾花》。这是春天的花,繁花似锦啊。
秋天了,花园里的菊类就比较多。
卷边的花很有特色。
生机盎然。
这一幅,茉莉认为我拍得好。
我们在园子里随意走着,赏着花。忽然来太阳了,赶紧在这个黄金角度拍照。在这儿等着拍照的人,要排队。
抢时间合影。
走累了,坐一会儿。难得拿出相机拍了几张,总觉得手机拍照来得方便。
没有阳光,心情也好。
两个高人花中行。(都1米68,怎么样,高吧?)
这贴着地开放的,是秋水仙。确实是真花啊。
参观故居的人少一些了,我们进入了莫奈故居参观。
窗帘都好看。
这个是二楼靠西边的书房。
墙上挂满了画作。
大窗,大房间,适合作画。
想当年,这儿的藤椅上坐的都是高朋名家吧,论艺谈画,不亦乐乎。
茉莉为我留影。
房间好多。都布置得好看。
参观完故居,又来到了莫奈的水园。花园已是够大的了,水园也好大啊。
零星的睡莲开放。这时,雨下得有点大。
在这样的水边,莫奈画了好多幅睡莲画。
莫奈的睡莲画。
水园中,有两座日本桥(日本风格的桥)。
莫奈画《日本桥》。这幅的光影和色彩极美。
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一个外国女子自拍视频,自言自语。这就是自媒体了,一个人就完成了视频直播。
在日本桥上好不惬意。
绿荫浓,也是躲雨了。
我也来留影一张。
参观完水园,我们就走出莫奈花园了。
仍要回到进口处。这里,有一个大的纪念品商店。伙伴们买了莫奈画的印制品。我买了一个冰箱贴作为纪念。
接着,我们吸取昨天过点吃不到午餐的教训,12点半就去找餐馆了。此时,下着大雨。
到一个餐馆,吃了牛排。出来时,雨倒是小了,后又停了。
吃饱喝足,去找下一个景点,吉维尼教堂,再去看一下教堂边的莫奈墓地。一路上景色也是极好。
边走,边就开心地搞搞人像摄影了。
满墙的红叶,衬托了人,景美人美。
满窗的天竺葵,呼应着人,也太美。
吉维尼这么美,据说自1887年至20世纪初,大批画家(前后有一百多位)来此定居,大部分为美国画家。吉维尼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村。
我们走到旁边一个卖画的店。主人是画家,听说我们是中国来的,便说他到西安开过画展。并指着门上贴的一个中文广告,说他中文名叫啥啥。
路边,就是这样的房子。
路边,还有这样房子。
这,我好像在抢镜头了呀。
粉色天竺葵,好看。。
帽子戴端正一些。
台阶随意走一走。
一路走过去,找到了教堂。这里的白玫瑰很漂亮。
教堂边,顺着花道,走上台阶。就看到莫奈的墓了。
这个就是。鲜花簇拥着,家族好几人的墓都在这儿。
莫奈1926年去世,活到86岁,也是高寿了。
从这儿往回走,我们又去了一个美术馆。这个美术馆展示一位印象派画家(没听说过,比莫奈晚得多)的作品。因为最近看的好画太多了,觉得他画得固然好,但没留下太多印象。参观过了,连画家名字也没记住。
我们公认,他最好的一幅画是下面这个。
荷花去拍了它的局部。
看完这个美术馆,我们就回程了。
今天,虽然天不好,时不时下雨,但我们领略了小镇之美,闻到了莫奈花园的芬芳,听到了雨打莲池的美妙音响,真是不虚此行。
回程时,在那个很美的大巴站等车,我差点丢了蓝帽子。还好茉莉眼尖,找回。后来,又坐错车,上了一辆人家的旅游团车,以为就是开来的公共大巴,也是那个司机误导的结果。
等坐了大巴到了弗农站,忽遇降温,冷风嗖嗖。后来乘上火车后,就觉得温暖,顺利回到巴黎的34B。